劉曉吟

幼兒園階段是蒙以養正的關鍵時期,如何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重慶市九龍坡區森林小學附屬幼兒園圍繞“為孩子的美好未來播種”的辦園理念,以兒童喜愛的戲劇為媒介,成立了“基于社會領域核心經驗的戲劇課程構建與實踐研究”課題小組。經過調研,課題組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要求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社會領域的培養目標結合,梳理出“森林小豆豆戲劇課程”的培養目標,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就地取材,豐富幼兒社會領域核心經驗。選材是戲劇表演的首要環節,針對班級中幼兒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或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并創編戲劇故事。來自幼兒生活的內容,自然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劇本的創編中,對話要盡量簡短,以幼兒的語言為主;故事情節設置要簡單有趣,貼近生活,不必跌宕起伏;角色需展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征,同時預設豐富的肢體動作。
以大班劇目《玩具分享日》為例,幼兒園每周五的玩具分享日深受幼兒歡迎。教師就地取材,引導孩子們畫一畫“玩具分享日你最開心的和不開心的事”,圍繞“遇到不開心的事可以怎么解決”展開討論,最終形成劇本,孩子們經常遇到的“想和別人交換玩具”“很多人都想玩同一個玩具”“有人弄丟或者弄壞了玩具”等問題都進入了劇本。故事情節是孩子們熟悉的活動,問題的解決是孩子們自己討論出的辦法,演起來也就十分得心應手。
角色海選,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在所有孩子熟悉劇本故事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孩子們報名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各班通過角色海選,來確定每個角色的演員。相同角色如果有多名競爭者,就由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當評委,選手選擇劇本中一個片段進行表演,得票最多的獲勝。
以大班《去郊游》為例,很多男孩子都想演司機。有的找來玩具車的方向盤,讓表演更加真實;有的憑借自己坐車的生活經驗溫馨提示“請小朋友們系好安全帶”“道路不平,請大家抓穩扶手”。角色海選培養了孩子的自我意識,角色競爭也讓孩子們明白了努力才會有收獲的道理。對于落選的孩子,這更是一次抗挫折能力的鍛煉。
戲劇排練,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家庭中,幼兒作為被全家關照的對象,往往集體意識、合作意識不足。戲劇排練是一個與人合作的過程。在一次次的磨合及排練中,孩子們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中班《美麗的家園》就是一部體現團結互助精神的戲劇。小動物們齊心協力趕走砍伐樹木、破壞森林的壞人,表現出面對災難時團結一致的精神和戰勝困難的決心。排練中,臺詞對話、練習走位、動作配合等,都需要小演員們相互協作,幼兒積累著表演經驗,也積累著尊重他人表演、與人合作表演、協商和解決問題等經驗。
以“森林小豆豆戲劇節”為展示平臺,擴大育人效應。一年一度的“森林小豆豆戲劇節”,孩子們把平時在班級排練的戲劇節目搬上更大的舞臺,面向全園家長和小朋友表演。這是一次更大的挑戰,完成表演后的孩子們在心理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辛勤付出所帶來的喜悅。對于小觀眾們來說,這些生動有趣又飽含哲理的戲劇故事,提升了他們的社會認知能力。
如《噓,請小點聲》講述了公共場合要文明,不影響他人;《見“圾”行事》給大家普及了垃圾分類的知識,朗朗上口的兒歌有趣又容易記。對于可塑性極強的小觀眾來說,觀看充滿正能量的戲劇,將真善美扎根于心底,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系“基于兒童社會領域核心經驗的戲劇課程構建與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0-08-210)
責任編輯: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