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對于社會消防建設不可忽視。消防隊站要加強預防期的消防訓練,呼吁公眾重視生活中的消防安全意識,相關的部門要加大作業人員的滅火救援能力培養,注重日常訓練加強火災處理以及消防技能培訓。只有不斷加強平時的訓練,才能在火災發生時及時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打贏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關鍵詞:基層消防;滅火救援;戰斗力提升;策略
消防人員要在日常的訓練中鍛煉自身本領,快速掌握火情的局勢,當火災發生時,能夠快速趕到受災區域內實施救援活動。近年來我國火災事故發生的頻率增高,對于平時的訓練要保證火災現場的實戰化模擬訓練,訓練中重視人員的保護措施,通過不同場景的實戰訓練,讓消防人員能夠在對面火情時做出有效的救援判斷,落實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做好消防宣傳“七進”“六進”工作,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提高基層消防隊站滅火救援戰斗力的重要性
火情發生時,消防隊站要快速進入到狀態之中,對火災現場的情況做出科學的判斷,規劃好區域聯防組織,確保救援過程的有效開展。日常訓練對于消防人員的能力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實戰化訓練可以模擬火災現場的情況,讓救援人員身體和心理進入到戰備狀態,在高強度高壓力的訓練環境中,更能培養消防人員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勇于向前的精神。
時日常訓練模擬火災救援、高層建筑,“三合一”場所等場景,把握不同場景中的救援方式,可以使救援人員對實際的現場判斷更為精確,快速對救援路線做出規劃?,F代社會消防救援行動中,救援人員要對城市內不同建筑物結構做出分析,救援人員要熟練掌握相應的救援技巧,不但要對城市中復雜環境進行救援判斷,而且要做好相應的自身防護工作。
一般來說城市救援過程,需要考慮火災發生現場的人流量、交通以及建筑物的架構,森林救援中要熟悉風向、植物種類等導致火災蔓延的因素,所以要不斷加強救援人員對這些要素的認識,增強其緊迫感和心理素質,能夠模擬真正的火災環境,形成健全的“3+2”消防車輛基本作戰單元,讓救援人員在實際作戰中更好地完成消防救援工作。
二、目前消防人員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消防隊站訓練基礎設施缺乏
一些小城市的消防基礎訓練設施建設不完善是導致訓練無法開展的原因之一。隊伍的訓練設施老舊,沒有專門的訓練基地對城市火災發生現場進行模擬訓練,訓練時沒有相應的裝備。很多基層隊伍只能利用空闊的場地進行火災模擬訓練,但在城市救援上需要模擬建筑樓層,考慮各類可能影響火災蔓延的因素,而基層隊伍缺乏系統化的訓練基地,專業化訓練工作不能有效開展。
(二)基礎工作不達標
一些城市由于長時間沒有發生火災事故,消防隊站的出勤次數較少,導致不重視人員的訓練工作。日常訓練沒有重視消防人員的體能訓練和各類消防用具的使用,消防人員的出警速度緩慢,整體隊伍的機動性不強。沒有嚴格的實行考核制度,訓練時只要求消防人員達到規定的訓練標準,沒有對各類消防技巧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各類消防用具由于長時間沒有使用,沒有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導致消防設施質量較差,面對火情時一些設施常出現異?;蚴遣荒苁褂玫那闆r。
(三)信息化建設不完善
很多消防隊站只重視日常的人員訓練工作,現代化信息技術建設不完善。現代社會救援行動中,要求指揮人員和后勤保障人員熟練地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保障在火災救援時系統化的進行人員調配,對于城市消防信息數據缺乏,數據采集工作不完善,導致消防隊站的信息化建設與城市脫節嚴重。
(四)缺乏專業的作業人員
沒有專業的人士指導,導致訓練不能有效地展開。現在消防隊站人員大多是從當地隊伍或是退役老兵中抽調出的力量組成,在專業技術上面有待提高,不能合理的規劃人員的實戰訓練工作,或是實戰訓練的內容不科學。而且實際有戰斗經驗的老兵稀缺,很多人都只是有理論基礎,而沒有真正經歷過真正火災現場的情況。
三、提高消防隊站滅火救援戰斗力的策略
(一)加強日常基礎訓練工作
消防隊站要加強人員的日常訓練工作,保障每個前線人員都有良好的體能和心理素質,通過不同的場景模擬現場中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訓練。城中村以及“九小場所”火災消防救援中,由于當地的交通情況復雜,很多消防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當中房屋結構老舊,救援過程難度增加。日常訓練時消防隊站要深入到基層中,對各類的消防基礎設施定期排查定期維修,確保火災發生時,設備能夠有效地運轉。在訓練設施落后的地區,消防隊站可以利用身邊的事物進行模擬訓練。例如,在火災撲滅訓練時,可以在空闊的地區放置枯草,在特定的地點設施防火隔離帶,讓消防人員進入到現場中撲滅火災,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模擬火災發生時的溫度和火苗的蔓延趨勢,為后續的實戰打下基礎。其次在訓練時要加強團隊協作能力,培養救援團隊的凝聚力,通過一定集體活動來鍛煉救援人員的默契感。每一季度都要做好人員的考核工作,對救援人員的身體素質做出判斷,定期進行人員的體檢?,F代化火災救援不但要求救援人員具有堅實的救援能力,而且需要豐富救援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對火情做出獨立的判斷。要落實救援人員的日常學習工作,不僅要嚴抓體能訓練,專業技能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二)建立良好的作戰指揮機制
火災發生時,要求消防隊站要快速的接警并火速趕往現場開展撲滅工作,這就要求隊伍有完善的戰斗指揮體統,保障整個隊伍的機動性。作戰指揮機制的建設需要包括跨區域合作,作戰單位輪換,現場情況判斷以及后續救援力量的調整工作,實現“五分鐘消防”。信息化建設可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效率,對火情做出快速的應答,以及人員調配?;馂陌l生時,信息化設備可以對火災發生的地點進行分析,派遣距離火源最近的消防隊站出動,對現場的路段進行有效的疏導,救援路線的合理規劃,保障消防隊站能夠第一時間的趕往現場。在救援過程中,利用信息化設備可以快速摸排轄區內的水源分布情況,保障現場水源的供應,可以使用無人機能現代科技手段,對火勢情況做出數字建模分析,精確判斷火源位置,以及人員的被困情況,有序開展后續救援工作。比如,在救援過程中有些隊員不能進入的狹小位置,就可以利用無人機、氣壓爆破等手段清除阻擋物、供應物資,還可以采取紅外熱感技術對被困人員的位置進行精確判斷。
(三)加強消防隊站的后勤保障
消防隊站的基礎設施要不斷隨著時代的進步更新換代,確保更加優良的救援設備能夠投入到現場救援中,保障救援人員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對于消防力量要進行有效的區域劃分,樹立轄區內的安全責任制度,對區域內的消防設施定期保養維修。消防隊站要與城市中各個部門建立緊密的聯系,采集城市建筑物的規劃圖以及城市消防設施的分布數據,成立應急事件處理小組,對火災現場的一些突發事件和意外事件做出防備,保證發生此類事件時能夠及時處理,從根源上阻斷意外事件的發生。
四、結語
為加強消防人員的救援能力,提高作戰人員的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需要重視日常的消防訓練,使其面對火情時做出科學有效的判斷,快速融入戰斗狀態中,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金靜,李洋,劉靜琪.基于“互聯網+”的全民消防滅火救援機制構建[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9,26(05):139-142,149.
[2]李開偉.提高基層消防中隊滅火救援戰斗力的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19,17(25):230-232.
[3]曲凱.芻議如何提高中隊滅火救援戰斗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8):304.
作者簡介:
李洋(1988.6—),男,滿族,吉林通化人,工學學士,研究方向:滅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