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坪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帶動下,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猛,與此同時我國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多次在重要場合宣布在2030年實現“炭達峰”,在2026年實現“炭中和”。在這一國家戰略背景下,要求減少消耗化石能源產生的碳排放,那么產生碳排放最多的就是發電與供熱行業。因此本文重點對當前我國供熱行業熱網設備的經濟性運行技術的應用實際情況進行探究,希望可以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促進節能減排,減少煤炭消耗,降低能耗。
關鍵詞:熱電聯產、安全性分析、經濟性運行、換熱器效率
前言:
筆者通過實踐調查了解到我國建設部在2000年發布了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該規定的發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供熱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近年以來熱電聯產的應用較為廣泛,對于熱網設備的供暖模式和運行的方式都做出了及大的改變,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了雙方的需要。
1、熱網設備經濟性運行分析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為了更好的解決我國熱網經濟性運行出現的問題,就需要著重分析我國當前熱電聯產形式下熱網系統耗能的重點部位,尤其是對一次網,二次網的經濟運行及安全進行詳細分析。
①安全性分析
我國熱網企業主要是利用大型火力發電廠汽輪機做過部分功抽出的蒸汽,將一次網內的循環水進行加熱,一次網水在換熱站內與二次網水在表面式換熱器內進行熱交換,被加熱的二次網循環水進入熱用戶。 那么熱網首站的安全運行就顯得尤其重要,這就需要發電企業能夠保證供熱機組安全穩定運行,保證熱網首站運行穩定,持續不斷的輸出熱量供給熱網企業。熱網企業在非供熱期投入資金,對所轄設備一、二次網管道、閥門、換熱器、轉動設備進行檢修,及時消除缺陷。 據了解,2019年供熱中期,長春熱力公司由于一次網管道夏檢不到位,造成一次網管道破裂,影響部分居民用熱,給社會民生帶來極壞影響,可見熱網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性。
②管道熱損失分析
我國熱電聯產機組運行時,一次網內輸出大量的熱水,這些熱水由換熱首站經十幾公里距離輸送到熱力公司換熱站,換熱站將熱能通過板式換熱器傳遞給二次網循環水,再經過主管道輸送到居民家中,因此管道的設置就顯得十分重要。對于管道的鋪設問題就要予以高度重視,以免造成惡劣影響。與此同時,當管道出現破損情況時就會造成一些惡劣影響,管道熱損失主要是由于自身的保溫和隔離的效果不佳,造成供熱經濟損失。
③水力失調分析
通過實踐調查了解到我國熱網企業在運行方式安排上,會優先選用大流量和小溫差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保持溫度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有利于后期工作的開展。我們都知道在日常大流量時,也較容易出現一些調度困難問題,因此必須予以高度關注。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當前實際需要。如果產生這些問題,將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資源的大量浪費。
④換熱器換熱效率分析
筆者通過實踐調查了解到熱網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是由于一次網、二次網供水水質不合格,造成在換熱器內進行熱交換時換熱片結垢,使換熱片熱阻增大,導致換熱效率下降。其次換熱器內部漏泄,使一次網循環水漏入二次網側,造成經濟性下降。再次,熱網換熱設計不合理,熱網換熱器采用一、二次網逆流換熱要較順流換熱效率要高。
2、熱網設備經濟性運行技術
①改造供能端與受能端
通過具體實踐了解到我國工作人員在進行供能變革時,通常只針對個別設備進行整改,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熱網設備進一步發展。而且只整改部分對于后期工作容易造成片面發展,對于整體的提升不起作用,因此需要供熱企業加大對于整體設備的改良重視度。片面整改無法滿足當前市場企業和居民的實際需要,同時對供熱企業來說,更需要了解市場和居民的實際需要,同時多掌握一些現場的施工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幫助施工順利開展。從而才能更好的滿足市場和居民的需要,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節能減排。而且還需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建立熱電聯產的熱電廠和大型的集中供熱鍋爐,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供熱能力,積極開展區域供熱能力,以熱電聯產取代耗能較高的小鍋爐,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碳排放。
②定期進行設備安全檢查
通過實踐分析了解到,熱網首站及熱力公司換熱站應該進行設備定期檢查,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供熱安全。而且需要相關單位與企業較力較為密切的聯系,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對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力度,從而保證熱網系統安全、經濟、穩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國熱網設備安全運行的可能性。
③實現DCS遠程集中控制系統
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居民的供熱需求。因此引起我國工作人員的重視力度,減少由于自身重視度較低,而產生一些供熱隱患。不僅如此,市場中對于供熱管理方式也進行了明確的要求,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然不適用于當下,因此要求熱網企業員工通過運行狀態實時監測工作。DCS系統就實現了集中監測控制,,能夠保障熱力公司運行人員全面監視系統運行參數,對系統異常進行及時處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性、安全性。
④合理改造熱網系統
我國熱網系統由于自身受到眾多因素影響,這也就要求我國工作人員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對熱網改造也是一個長期持久的工程。因此要求我國工作人員對于該項技術的整改工作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的科學的可控的制度方案來進行合理監管,并且在進行管道鋪設上要盡量減少彎頭和水頭的損失。并采用多種直埋方式和保溫隔熱相結合的方式,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相應的能源消耗,滿足我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國策要求。在建設完成之后,還要求我國工作人員建立一支較為素質較高的隊伍來,定期對于管道和系統進行合理檢查與維修,這樣才能保障我國系統可以正常有效運轉,同時發揮出自身的固有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也不難看出,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對于熱網設備的經濟性運行技術進行了全方位研究,為了更好的提高我國熱網設備,可以正常安全,有效發揮其固有價值,就需要對熱網系統整體運行情況進行全方位了解。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將它進行及時的修正。只有進行科學合理的監管時,才能更好的促進發揮固有價值,同時滿足居民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并且要求我國工作人員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術來進行設備的運行支持,以提高我國供能水平同時推動資源節約型國家進一步建立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攀.現役火力發電機組汽機側節能優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140.
[2]郭江龍.基于能效分布矩陣方程的火電廠熱力系統分析方法[D].華北電力大學(保定),2004.1-110.
[3]林振嫻.熱電聯產系統冷源領域節能及耦合機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