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玉

摘要: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樂器的音色調節方面,借助各類型的傳感器,可以實現音色的自動調節,為表演者在音色調節方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本文的研究中,基于音色自動調節功能的實現,以鼓這一打擊樂器,探究如何在鼓中安裝傳感器、調節裝置,以實現打擊樂器的音色自動調節。
關鍵詞:音色自動調節;調節功能;樂器研究;研發設計;
引言:音色自動調節的作用重大,能夠解放表演者的雙手,讓表演者將精力投入到樂器的演奏上,而不用擔心音色調節不到位導致的發音不準確的問題出現。在音色自動調節中,需要借助傳感器、控制器技術,以監控樂器的運行狀態并實現動態調整,因而音色自動調節功能的樂器具有自動化、智能化的特點。在本研發中,選擇了相對容易改裝的打擊樂器,進行了相應的改裝,以實現打擊樂器的自動音色調節。
一、選擇打擊樂器的原因
打擊樂器相比較其他樂器,其體積較大,適用于傳感器、控制器、相應元器件的安裝,便于實現音色的自動調節。其他學期,如小提琴、吉他等,雖便于安裝傳感器,掌握樂器的運行狀態,但是在控制器的安裝及自動調節方面,不太容易去實現,因此本研究選擇了打擊樂器作為研發對象,以期通過對打擊樂器的改裝,實現音色的自動調節。
從打擊樂器的構成與特點來看,打擊樂器主要是通過打擊、摩擦、搖動來實現震動發聲,打擊樂器的聲音洪亮、低音突出,能夠帶給人們極為震撼的沖擊感。在現代的樂器組合中,打擊樂器是必備樂器之一。隨著音樂演奏對打擊樂器音色的增多,單一的打擊樂器并不能夠滿足音樂演奏對音色的需要,往往需要使用多個打擊樂器,才能夠滿足其對音色的需要,無疑加大了音樂演奏的難度和成本。為此本研發旨在降低音樂演奏對打擊樂器數量的需要,滿足音樂演奏對打擊樂器多種音色的需要。
三、打擊樂器音色自動調節功能實現的研發
2.1 結構與功能
在本研發中心,所設計的具有音色自動調節功能的打擊樂器在結構上分為鼓身、上鼓面、下鼓面、傳感器、控制器、調節器等。其中鼓身起固定、支撐的作用,是實現音色自動調節功能的基礎。為更好的實現音色自動調節功能,本研發所使用的鼓身為圓柱形,如圖1所示。圓柱形的鼓身為傳感器、調節器、控制器的安裝留足了空間,便于后續的施工與安裝。本研發所選擇的上鼓面、下鼓面將各類裝置封堵在鼓身內,保證了鼓的外觀是美觀的,便于發聲的實現,是打擊樂器的腔體發聲部分。本研發的傳感器起收集和監測鼓運行狀態的作用,以及時根據音樂演奏的需要,向調節器和控制器發送信息,由控制器發布命令,實現音色的自動調整。本研發所使用的控制器猶如“大腦”,負責整個音色自動調節功能的運行與控制,根據傳感器所傳送的信息,判斷是否需要調節音色、音色調節幅度為多少,進而向調節器發布指令,由調節器實現音色的自動調節,達到音樂演奏的需要。
2.2 實施方案
在本研發中,為實現音色的自動調節,在上述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之上,采取如下的實施方案,先通過上鼓面、下鼓面圍成一個腔體結構,將調節器安裝在上鼓面、下鼓面的腔體結構內,為音色的自動調節奠定基礎。然后在腔體結構內安裝傳感器,對上鼓面、下鼓面的打擊情況進行記錄,了解上鼓面、下鼓面的發聲是否達到音樂演奏對音色的需要。在鼓身的中間位置安裝控制器,控制器與傳感器和調節器相連接,根據傳感器的所發送的信息,判斷鼓身的運行情況,是否需要調用調節器調節上鼓面、下鼓面,以改變上鼓面和下鼓面所發出的音色。調節器則是直接安裝在上鼓面和下鼓面的下邊,在不改變原有腔體結構的情況下,通過調節器位置的變化,使鼓身內的腔體體積發聲變化,進而作用于上鼓面和下鼓面,達到調節音色的效果。在本實施方案中,為了保證音色調節的準確性和連續性,需要借助傳感器,實時監測上鼓面和下鼓面的位置變化,在此基礎之上形成閉環控制機制,以保證調節器在調節音色時,不因為異常震動而調節不準確。在本結構中,所使用到的裝置有電機、齒條、齒輪、基座等,齒輪與齒條將鼓內的腔體連接起來,在基座上安裝位移傳感器、調節器、控制器等,在電機的推動下,帶動齒輪與齒條的轉動,從而讓位移傳感器、調節器、控制器能夠按照音色調節的需要進行作業,以實現音色的自動化調整。
三、所使用的情景
通過本研發的音色自動調節打擊樂器,所能夠使用的場景較多,主要是應用于音樂演奏、教學場景。在應用于音樂演奏中,得益于本研發在不改變腔體結構的情況下實現的音色自動調節,能夠發出多種音色,從而大大減少了其他類型打擊樂器的使用數量和頻率,保證了音樂演奏期間,對打擊樂器的需要。在音樂演奏期間,表演者通過控制器對打擊樂器的發聲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再控制位移傳感器,便能夠在同一個打擊樂器上發出各種各樣的音色,與其他樂器進行配合,進而滿足了音樂演奏的實際需要。在將具有音色自動調節功能的打擊樂器應用到教學情境以后,可讓學生實際體驗打擊樂器是如何實現音色的自動調節,一方面對打擊樂器音色自動調節有概念性、直觀性認識,有助于啟發學生在實際的演奏中掌握調節音色的竅門;另一方面學生對音色的變化有了直觀性認識,與其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相對應,有助于學生理解音色的概念,逐漸理解如何把握音色,并對音色進行合理的調節。
結語:本研發主要是選擇了打擊樂器,即鼓作為研發對象,憑借鼓這一簡單、可靠的樂器,在鼓的腔體內安裝了傳感器、調節器、控制器,以實現對鼓的音色自動調節,讓其滿足音樂演奏和教學的實際需要。但受限于本人的研發水平和研發時間,本研發必然存在不足之處,仍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 后方帥. 基于單音的西洋樂器音色識別方法研究[D]. 山東大學, 2019.
[2] 張陽. 論鋼琴機械結構的調整對鋼琴整體音色的影響[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 v.18(03):124-125.
[3] 王任亞. 一種古琴音色調節裝置:, CN109979417A[P].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