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躍華 彭伊鑫

摘要:為保護和改善鄉村的生態環境,防治污水污染,促進鄉鎮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成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人民幸福的家園。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極為優越,但南方農村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導致農村污水治理落后,且技術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存在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覆蓋率低,建設資金不足和運營管理困難,不適宜直接套用城市污水治理模式。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引言:根據《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4號指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因地制宜做好廁所下水道管網建設和農村污水處理,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積極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農村人居環境最突出的短板,面臨著思想認識和資金投入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管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各地要充分認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義,把其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抓緊抓實,切實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一、南方農村污水的特點
1.農村生活污水主要為沖廁污水和洗衣、洗米、洗菜、洗澡廢水。污水中主要是生活廢料和人的排泄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質,往往含有氮、磷等營養物質,還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南方農村地區以水沖廁所為主(排泄之后手動用水沖下去),一些發達地區農村已經普及了類似于城市住宅的水沖式廁所,然后排入到糞坑(化糞池)中堆漚發酵,產生液體和糞渣。南方農村污水BOD、COD等值并不是很高。南方現在農村存在水量波動大的特點,隨著節假日的到來,城鎮人口返回農村,造成平時污水量低,節假日人口劇增,污水量增大。
2.農村污水規劃較差,部分地區沒有完善建設和保護機制,農戶保護環境的自覺性不高。
3.由于鄉村居住比較分散,污水存在水量小、水量水質波動大、農村污水的復雜性與多樣性。
若選擇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和工藝,不能確保出水水質的穩定和達標??赏ㄟ^方案比選后,選用合適的工藝進行污水處理。
二、南方農村常用污水處理工藝及處理方法
1.分散式農村污水
分散式農村污水常以一戶或者分散幾戶為單位產生生活污水,并使用三格化糞池式、雙甕漏斗式、三聯沼氣池式、糞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式和雙坑交替式廁所等幾種相對成熟的無害化衛生廁所類型,通過相關技術規范使污水、糞便實現無害化。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能夠有效降低污水對環境的影響。
2.集中式農村污水
集中式農村污水常以村為單位對整個村莊產生的農村污水,通過污水管道進行收集后,通過污水處理系統,對整個村莊的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
由于厭氧、缺氧和好氧三個區嚴格分開,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長,脫氮除磷效果好。且目前A/A/O工藝成熟、運行穩定、應用廣泛,是目前大部分市政污水廠選用的生物處理工藝。
3.A/O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的實質之一是在池內充填填料,在填料上布滿 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的另一項技術實質是采用與曝氣池相同的曝氣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的氧,并起到攪拌和混合的作用,這種技術又相當于在曝氣池內充填供 微生物棲息的填料。
雖然我國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多采用單獨的 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實現有機物及氮磷的去除。鄉村污水存在水量小、水量水質波動大、選擇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無法確保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
四、 南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實用技術的研究
1.利用生態塘的原有生態結構,結合人工強化等手段
部分村莊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如靠近江河湖庫等,還應增加深度處理,如生態塘工藝,該工藝是污水經一定的前置處理后進入生態塘。結合人工強化手段如人工增氧、放置微生物載體、投放水生動物、栽植水生植物、施用高效微生物菌劑對污水中的有機物、N、P等污染物進行高效降解、吸附、吸收處理,達到凈化污水的同時,可以大幅度改善村鎮水鄉景觀效果。在農村地區,可充分利用荒廢的池塘,融入生物降解自然法則,大大節省投資成本,生態效應顯著,提升環境景觀。運行成本低,維護工作量小,適應性好。
2.采用A/O工藝和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相結合的處理技術
一體生物罐采用了多級A/O-序批式生物接觸 氧化工藝(SBBR),此工藝是將傳統的A/O工藝和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有效的結合起來, 通過多次序批反應達到降解污染物的一種技術。由于反應器內置填料微生物量大,能耐受較大的水質沖擊,較適用于農村污水,故而可保持一個較穩定的處理效果。具有污泥齡長,污泥產量低的優點。其工藝及處理流程:
①化糞池處理技術: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暫時儲存排泄物,使之在池內初步分解,以減少排放污水中的固體含量。
②調節技術:調節水質水量。由于農村污水存在來水量不均勻,為了保證后續工藝的進水水質和水量。
③生化處理技術:主要利用污水中的微生物的特性,針對不同水中污染物進行代謝消解,保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控制水中微生物的含量,確保反應器內的污泥濃度。
④清水池處理技術:污水經處理后,通過沉淀后的在生化區 進行泥水分離,達標排放至清水池,經污水 提升泵排出,提升泵由液位計控制。整個過程生化反應區間歇運行,分段進水,排水。
相比于傳統的污水處理設施,此系統的 適應性更強,不受地形、管網條件限制;運行維護簡便,建設運維成本低。
結束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農村人居環境最突出的短板,面臨著思想認識和資金投入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管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各地要充分認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義,把其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抓緊抓實,切實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排水系統中化糞池發展趨勢探討》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 ?2006年6月第2期 ?穆榮 ?郭靜等
[2]《集成式生物化糞池》 ?環境衛生工程2002年12月第10卷第4期 韓生健
此論文支持《一種環保高效節能型生活污水技術的研究》項目編號HKKY2021Z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