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元



摘要:地鐵線路的開通,伴隨著城市建設同步進行,規劃中的商業、住宅、交通陸續實現,客流有時按照預期目標發展,有的則超出規劃,對原有設計進行有效調整,整合現有資源提升服務是必然措施,而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的客流疏導優化,應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一、地鐵車站自動售檢票系統功能概述
自動售檢票系統是基于計算機、通信、網絡、自動控制等技術,實現軌道交通售票、檢票、計費、收費、統計、清分、管理等全過程的自動化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作為整個地鐵運營體系中乘客體驗的重要一環,使用頻率高,合理的規劃,良好的站廳客流疏導,能更好的保證通行速度,提高服務質量。
二、地鐵車站規劃的局限性
地鐵車站規劃往往無法滿足變化的客流情況,通過優化車站自動售檢票設備客流疏導,根據地區自身客流特點,指導完成車站調整是各地地鐵遇到的難題。從南京地鐵多年車站改造經驗看,主要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安全要求提升,新線接入,客流潮汐化,節假日瞬發大客流,車站周邊發展變化等。
三、地鐵站廳合理化客流疏導
針對地鐵初期規劃,隨著開通時間的增加,原有設計無法滿足現有變化及需求,為解決其中客流疏導不暢的問題,歸納不同的誘發原因采用對癥下藥的方式來分類解決,以下是一些典型需求的改造思路及案例。
1、安全要求提升需求
主要是針對重點車站,隨著客流增加原設計不滿足現場需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此種改造一般土建量和安裝設備較多。需要考慮安裝位置分散,重點站人流量大,在地面施工期間不能在當晚完成的,保證做好圍擋或者地面遮蓋,確保第二天白天的正常運營。施工場地復雜,給設備的搬運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確保設備安裝工作,提前確認目標站設備部署情況,乘客通行客運情況,車站網絡及設備房狀況;閘機機身寬度、配型等情況,根據場地現場實際情況編制搬運方案。
典型車站:新街口站(如圖1),完成施工后站廳層南部,增加2個出站閘機,由現狀6個變成8個;取消現狀3米換乘通道西側的共計10組閘機,將現狀換乘通道擴展成1.5+4+1.5米混合換乘通道;在3號梯和4號梯之間,增設7組出站閘機,與1.5米出站通道連接;在4號梯西側,增設4組出站閘機和1處票亭。
原換乘方式換乘通道負荷度較高,二號線換乘一號線“T型樓梯”處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各換乘通道利用率不均衡、高峰期多處客流積壓,造成設施設備沖擊。如遇突發情況,在人員疏散方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也會增加踩踏事件的發生,為科學合理的優化站內換乘方式,安全、有效的做好車站客流組織工作,結合相關研究成果、方案和專家建議,確認改造新街口站部分自動售檢票設備。
2、新線接入需求
因地鐵線路建造不可避免有時間先后順序,當涉及到換乘站時往往需要對既有線路,做接入改建施工。一般情況下后續線路已有完備的施工方案,但具體到客流疏導,還會根據車站當前客流組成、流向進行分析,最后作出適當修改和變動,達到平穩換乘目的。
典型案例:鼓樓站,位于北京東、西路交匯處,一號線鼓樓站西側,鼓樓公園東側,車站主體呈東西向敷設于北京西路下,車站與既有一號線鼓樓站形成開敞的換乘廳,實現站廳T型換乘。4號線鼓樓站公共區設置有兩組兩扶一樓,一部樓梯;1號線鼓樓站公共區設有三組兩扶一樓。乘客通過1、4號線站內樓扶梯由站臺行至站廳,通過站廳兩個換乘通道換乘,換乘通道寬度分別為5m和4.6m。拆除原一號線兩個付費區域,合并成一個付費區域與4號線付費區域對接,實現站內換乘。
根據上表,站廳換乘通道,1m寬混行樓梯通過能力為3200人/m.小時;換乘人數:9865+7216=17081(人/m.小時);換乘通道寬度:17081×1.3÷3200=6.939m<9.6m;通過計算,設計換乘寬度均滿足規范要求。
3、客流潮汐化需求
主要是針對客流潮汐現象明顯車站,瞬間單向大客流是其特點,在短時間內達到峰值,平峰時客流又較小,客流曲線呈現“馬鞍形”,能滿足峰值又在平峰時不浪費通行設備量,是車站調整的重點,較為有效的措施是讓設備呈雙向可調劑,通行設備做到靈活機變。
典型案例:中勝站,由于附近商業寫字樓逐年增加,北站廳高峰期客流積壓嚴重,北站廳9臺進出站閘機承載著中勝站四分之三的檢票任務,在早晚高峰期客流積壓嚴重,乘客投訴頻繁,嚴重的影響了車站現場服務,如遇突發情況,在人員疏散方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也會增加踩踏事件發生的幾率,為了及時、有效、安全的做好車站客流疏導工作,除增加3組出站,重要是改變站廳內多組單向閘機為雙向閘機,高峰時間段可通過調整8個雙向通道,大幅度改變出/進站比。
4、節假日瞬發大客流需求
主要是大型交通樞紐或景點附近車站,此類車站客流通常受外部季節性周期影響,如高鐵、機場站附近受旅客進出寧的班次影響,往往會在短時間多頻次瞬間客流集中;風景名勝、公園附近車站,受假日和季節影響較多,在一段時間迎來全年的高峰客運量,其他時間段客流相對平緩。
另一個特點是,外來人員較多,由于設備使用相對不熟悉,會造成通行時間較長,容易形成客流積壓,同時也給安檢帶來挑戰。合理的利用自動售檢票設備可以對乘客起到疏導的作用,通過優先篩選購票方式,在隊列中提前對乘客分類的方式,有效引導快速通行。并且由于近年來安檢力度持續加大,人員密集處安全工作必須放到首位,此類車站會預留臨時安檢通道,對應的自動售檢票設備也做好儲備。所以一般會根據客源方向,在靠近的出入口,集中增加或預留設備,防止突發事件。
典型案例:南京南站(如圖2),客流逐年持續增長,旅客到站時集中進出通道擠壓嚴重,乘客投訴頻繁,嚴重的影響車站現場服務,如遇突發情況,在人員疏散方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也會增加踩踏事件發生的幾率,為了及時、有效、安全的做好車站客流疏導工作,增加4號口出站閘機通道。站廳東側兩組進站閘機陣列分別增進站閘機通道,其中在G29南側增加2個通道,G36北側增加6個通道。
玄武門站,由于周末節假日進站客流猛增,一號口和三號口的進站閘機已經不能滿足進站通過率,會造成進站閘機前的客流擁堵,并存在擁擠、踩踏的安全隱患。在南站廳(1號口進站閘機)加裝2臺進站閘機,北站廳(3號口進站閘機)加裝1臺進站閘機;票亭縮減一半,對其護欄做增補,為臨時安檢設備預留空間。
紅山動物園站,因節假日客流激增,造成站廳非付費區客流積壓嚴重,造成進出站客流對沖,影響車站正常客流組織。為緩解客流壓力,將G5,G6,G7從單向出站改為雙向閘機,開展閘機換型改造。
5、車站周邊發展變化需求
車站與周圍的商住建筑形成共生關系,客流的客流疏導給附近的商住建筑到來良好的促進條件,本著共同發展的目的,也會對設備進行調整。
典型案例:張府園站(如圖3)為提高南京地鐵收入,提升物業價值,調整車站內閘機、自動售票機、安檢、票亭等的方向,以引導客流至張府園上蓋物業。3、4號出入口處客流動線,因安檢欄桿遮擋4號出入口且4號口閘機為進站閘機,因此幾無客流由4號出入口出站,乘客大多由3號出入口進出,對張府園上蓋物業地下商業影響較大。同時,也造成站廳商鋪客流較小,無法經營??土髦匦率鑼Ш?,站內積壓有所緩解,并且提升上蓋物業的價值。
四、結束語
為滿足車站客流組織和安全運營的需要,因地制宜的通過優化車站客流疏導,達到提高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使用效率,以便更好服務乘客,提高地鐵的運營服務水平。在已運營線路的車站,開展客流疏導調整工程,對運營服務質量提升有較大影響,對工程規劃的合理性,對工程實施完成的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保證自動售檢票客流疏導調整工程順利高效的完成,對客流疏導調整工程的可行性做出分析和指引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車站客流特點研究分析,對癥下藥形成方案,達到緩解客流壓力的預期效果。南京地鐵多年來典型案例積累,成功經驗總結,系統的展示優化后的車站效果,可以為自動售檢票客流疏導應用帶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