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洋 楊娟瑞
摘要:醫療健康行業在信息化時代下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在全球價值鏈環節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在已經逐步實現構架合理的網絡體系建設、完善的基礎數據庫建設、規范信息行為嚴格的監管機制之外,也存在著缺乏信息的深度專業化分析、業務融合進程緩慢等問題。
關鍵詞:健康信息;人口健康信息化;物聯網
一、人口健康信息化
人口健康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體現國民生活質量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之一。
國家衛生計生委高度重視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2013年兩部委合并之初,就制訂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明確提出“合理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信息平臺”。
二、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信息化
1、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信息化發展現況
全球防控疫情的背景下,醫療健康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將不斷攀升,5G時代之下的健康信息化建設也可以優化規劃方案,調整建設運行機制。
“2030年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健康信息平臺互通共享、規范應用”的建設目標,納入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總體部署。[]“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模式已經逐步改變了公眾就醫、問醫的程序,各地相關的健康大數據在不斷完善,構建電子醫療檔案、處方藥醫護交流平臺也正切實維護著人們的健康權益,有效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2017年6月底,已完成國家平臺與全部省級平臺的聯通工作,并實現全員人口信息數據庫的網絡報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務體系框架初步形成,提高衛生計生重點業務領域信息化建設應用水平。[]
2、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信息化發展優勢
(1)網絡體系建設構架合理
我國現有的衛生信息平臺所依托的信息共享平臺,正逐步解決接入方式不統一、速度慢、傳輸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正逐步推動向安全、合理、層次、管理和實踐等方面發展。信息共享平臺保證了各區域系統的正常運行與數據的快速傳輸,通過注重網絡體系的總體規劃,積極推進相關技術與設置的標準與支持制度的制定,使系統的互聯互通有據可依,有效滿足業務系統的應用和網絡的整體升級。
(2)基礎數據庫建設完善
各地區市民的電子健康數據庫及其電子病歷數據庫,是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平臺的重大數據基礎,從統計運算和精密管理上加強數據整合,構建了數據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按標準實施,優化各類數據的錄入、存儲、傳輸,實現安全共享的數據規范化記載。以各類信息卡實現數據的全面整合,打造橫向全方位覆蓋各醫療機構、縱向重心為“人”的健康信息數據庫。
(3)嚴格的監管機制規范信息行為
在當今社交媒體愈發成熟的時代,各信息分享平臺涌現著目不暇接的信息。龐大的客戶群體可以在便捷的交流與溝通環境中獲取充分的醫療指導規劃、全面的在線問醫分區和具體的經驗共享信息。相關部門不斷加強對信息平臺的監管與管控,不斷推進信息管理制度的審改與完善,確保網絡健康信息環境的整潔。
(4)經驗型信息庫與專業化就醫指導建立健全
在疫情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比同期增長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臺診療咨詢量也比同期增長了20多倍”。[]隨著這場線上互聯網抗疫戰之中積累的經驗愈發充沛,不僅使人民群眾獲得準確醫療評估,還帶動非疫情外的其他病患相互間的經驗共享、得到了精準指導下的更為有序的就診。
三、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缺乏信息的深度專業化分析
對于醫療健康信息的深度分析的缺乏,使得管理者能夠測度醫療運行的警惕性指標不足,削弱了充分發揮各部門的科學決策、嚴謹決策的職能的能力;不能最大程度滿足臨床醫務人員對數據挖掘和的需求、不能最大化地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相應的輔助決策,進而在為醫療健康信息共享事業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支撐上也存在困難。
2、相關業務融合度低
按照國家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全面建設以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為基礎,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六大業務應用為重點,建成人口健康信息網絡體系。[]現存的業務體系協同度低,缺乏進一步深化醫改監測,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報預警和風險決策支持能力不足。
四、醫療健康行業的信息化的應用
1、降低傳染性疾病的物理空間感染風險
通過視頻、聊天、留言等形式的醫療信息咨詢服務可以隔絕病患的流動度,減少尤其是感染類疾病的傳播風險,迅速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集中病患相關信息,為重大衛生事件的突發打造集中庇護地提供分流指導,保證基本醫療護理與監測。
2、結合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穿戴設備數據記錄健康信息
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病患與醫生、醫院、醫療器械之間的互動,打造智慧醫療。將傳感器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網絡技術、視頻檢測識別技術、GPS技術等綜合應用,實現整個醫療管理體系之中的信息交換和病情監測,不僅打造實時、準確、高效的醫療控制和管理系統,并能為用戶時時刻刻的健康數據做出陪伴性監測。
3、推動國際醫療信息要素流動
醫療健康行業的信息化會著重關注用戶需求,并且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做好醫療衛生管理策略的部署。作為公眾和媒體關注的焦點所在的醫療健康信息,在整個國際社會上的共享也將帶來更多的經驗效應。不僅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落后國家防范信息超載與信息失真,還能通過發達國家的醫療技術的外溢效應,讓全球信息共享這把大傘下的人都能感知最接準確、真實的健康信息而。
參考文獻
[1]孟群.互聯互通促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科學發展[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6,13(04):323.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6(32):5-20.
[3]劉文先,胡建平,肖大華,徐向東,王升保.全國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8,15(01):20-23.
[4]肖大華,徐澤全,呂永濤.“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疫情防控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20,17(03):310-314.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性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2013-11-20.
基金項目:2020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省級計劃項目:基于物聯網技術與 5G 自媒體的 全球健康信息共享平臺(項目編號:202010214122)。
作者簡介:劉洋洋,2000年12月31日生,女,漢族,山東滕州人,本科生,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學院,經濟管理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