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
摘 要:為全人類謀求解放、實現人民幸福是《共產黨宣言》所表達的重要思想,具體到我國的實踐歷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時刻秉承的初心。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當中提出了諸多關于實現人民幸福的經典論斷,這些經典論斷為深刻理解人民幸福思想的本質內涵、生成邏輯提供了文本依據和學理支撐,也為站在新時代發展階段的我們繼續堅守黨的初心提供了現實指導。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人民幸福;本質內涵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11-0022-03
《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其內涵豐富、要義深邃、影響深遠,是人類歷史上的劃時代巨著,其中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是我們今天建設發展社會主義的重要依據。列寧曾評價:“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為最全面最深刻的發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于階級斗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造者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盵1]416
一、人民幸福思想的本質內涵
1.關于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想信念。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產黨宣言》當中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2]422這就意味著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當時的社會現實,以睿智的眼光看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命運,指明了未來社會關于人類的發展走向,即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豆伯a黨宣言》所闡述的思想要義并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而是致力于指導無產階級真正去實踐,實現“普遍的人”的真正解放。毋庸置疑,在理論層面,關于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是人民大眾內在的渴望,它對當時處于社會最底層的無產階級起到了美好前景激勵的作用,使無產階級清楚認識到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里自身將獲得的現實幸福和全面發展,形成了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高度憧憬和深切期盼,并成為他們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在實踐層面,實現從“必然”到“自由”的飛躍是一個十分漫長且充滿艱辛的歷史過程。無產階級只有堅定會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迷茫和挫折當中堅守“為人民謀幸?!钡某跣模拍茉趹獙щy和挑戰的過程中越挫越勇,從而發揮出理想信念所激發的精神鼓舞和力量凝聚的作用,為真正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全人類的解放凝心聚力。
2.關于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意志。無產階級是伴隨著資產階級的產生發展而出現的,《共產黨宣言》曾指出:“隨著資產階級即資本的發展,無產階級即現代工人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2]407即可以理解為無產階級是伴隨著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產生發展的。在資本主義的條件之下,資本家雇傭無產階級為其生產、勞動,資本家通過延長工人剩余勞動時間或增加勞動強度的形式盡可能多地壓榨工人的剩余價值,即使工人辛勤勞動也只能換來微薄的薪水勉強維持自己的生存。在這種社會條件之下,無產階級根本沒有任何自由可言,勞動也不是真正的勞動,無產階級淪為資本主義大生產的附庸?!艾F實”是“思想”的基礎并決定著“思想”,“思想”對于“現實”起著指導性和引領性的作用。無產階級面對著自己的悲慘處境,現實激發了其想要擺脫壓迫,爭取獨立、自由的人格與幸福生活的深層渴望,形成了革命的斗爭意志。無產階級所具有的這種關于爭取自由的斗爭意志不僅僅只是為了謀求單個人、單個階級的解放,而是包含全人類的解放。他們內在渴望擺脫階級壓迫,實現獨立、自由以及人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因此無產階級所具有的這種斗爭意志也就內在地揭示了關于人民幸福思想的深層現實根源和內在邏輯旨歸。
3.關于階級斗爭當中所彰顯的物質力量?!爸两褚磺猩鐣臍v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盵2]400《共產黨宣言》的這句話準確地概括了階級對立與斗爭是階級社會所具有的顯著特點。資本主義社會也不例外,形成了兩大對立階級,即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馬克思認為,“物質力量只能被物質力量摧毀”[3]11。如果僅僅將實現人民幸福停留在理論的自信和未來美好的期待上,那么實現人民幸福、全人類解放只能是語句上思辨的循環,既不可能打破舊世界的限制,也更不可能創造新的世界。要想真正獲得人民幸福,需要通過革命、暴力來取得。面對資產階級的剝削與壓迫,無產階級的反抗和斗爭從未停止。無產階級在階級斗爭中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最初是單個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廠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勞動部門的工人,同直接剝削他們的單個資產者做斗爭”[2]408。無產階級在現實的階級斗爭當中逐步成長壯大,開始組織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需要奪取政權將自己上升為統治階級,然后利用自己的政治權利一步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通過這種努力以達到消滅資產階級,消滅這種階級壓迫形式的目的。也正是無產階級在階級斗爭、革命當中所彰顯的物質力量,這種可以感觸到的物質事實不斷鞏固實現人民幸福的思想,才能真正使為人類謀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的觀念成為共識。
二、人民幸福思想的生成邏輯
1.私有制經濟的根本束縛。馬克思曾指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盵2]414但是,“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2]414。所有制的問題也就是在這個國家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的問題??v觀人類社會形態的變遷,在階級社會當中,生產資料都歸私人所占有,生產資料私有制作為經濟基礎而存在。而共產黨人所要消滅的私有制為資本主義私有制,關于原因,馬克思也在《共產黨宣言》當中這樣解釋道:“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面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備的表現?!盵2]414通過馬克思的表述,我們可以理解到資本主義私有制所起到的束縛作用。一方面,私有制經濟將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就容易形成階級,有階級的存在就會有對立、壓迫和反抗,在資本主義社會就具體化為資產階級作為剝削階級,不斷壓榨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在現實處境中希望能夠獲得解放,獲得真正的幸福。另一方面,通過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當中關于世界發展總體趨勢的表述,我們可以清楚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基本矛盾及其弊端,具體表現為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將生產資料集中于少數的資本家手中,這就造成了與社會化大生產的沖突,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出現。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現代化的大生產已經超出資產階級可控的范圍,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沖突也超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能承受的范圍。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的種種問題既反映了私有制經濟的根本束縛,也表明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最終命運,從側面突顯了廣大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希望獲得真正幸福的內在訴求。
2.階級對立反映的現實需求。馬克思曾指出:“至今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而這種對立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形式。”[2]420即從奴隸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階級之間的對立與斗爭是不同社會形態所存在的顯著特點,馬克思重點對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階級對立與斗爭進行批判。無產階級作為被壓迫、被剝削的階級,馬克思認為他們的社會地位被貶低為與機器同等的位置,他們“作為單純的勞動人的抽象存在”[4]106,他們“有一切方面的需要,而沒有客觀條件來作為勞動能力實現自己”[5]104。也正是由于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所處的社會地位,以及在大工業生產中鍛造的先進性,進一步激發了其渴望獲得解放的心理,決定了其要“消滅集中表現在它本身處境中的現代社會的一切違反人性的生活條件”[6]45,以此獲得真正的人民幸福。馬克思也正是以其睿智的目光看到了無產階級的先進性,以理論的指導和宣傳教育幫助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學會運用“批判的武器”,使他們“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7]5,在這個基礎之上,幫助無產階級擺脫這種現實處境,將實現全人類的解放、人民幸福作為整個無產階級的奮斗旨趣和終身追求。
3.共產主義社會的未來指引。馬克思曾指出共產主義社會作為一種理想的社會形態,其具有的顯著特征便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們的精神境界得到極大提高”“每個人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是我們理想的社會形態,也是我們需要一步步努力才能達到的社會形態。在共產主義社會的條件之下,生產力能夠真正擺脫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的生產關系,實現真正的社會化大生產;“現實的人”也能從支配自己生產和生命活動的“異己力量”中普遍解放出來,重新找回“自由自覺的活動”[8]46,獲得發展的手段;能夠真正達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構建無疑給廣大無產階級指明了一條現實的出路,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虛無縹緲的理論,它是通過無產階級的接續努力確實可以達到的美好社會。從現實出發,馬克思主義者勇敢地向無產階級披露現世界的罪惡,勾勒出一幅在未來新世界里廣大人民能夠獲得真正幸福的美好藍圖,促使無產階級認識到現實中被奴役的悲慘處境及其作為未來新世界開創者的使命責任,激發其作為革命主體的斗爭意志,努力使“積極建立新世界、真正實現人民幸?!钡囊庾R成為廣大無產階級的情感共識,腳踏實地地朝著未來的新世界邁進。
三、《共產黨宣言》中人民幸福思想的現實意義
1.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核心?!豆伯a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的“掘墓人”和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必須要擔當起革命主體的責任,廣大的無產階級要團結組織成為無產階級政黨以此來擺脫被壓迫、被奴役的社會地位,最終實現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目的,實現全人類的解放。根據馬克思的思想,中國成立了自己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的執政黨,制定了符合我國社會發展規律和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針政策,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斷向前邁進。關于共產黨人所具有的特點,馬克思曾指出:“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在無產者不同的民族的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盵2]413根據馬克思所表述的共產黨人所具有的鮮明優點,在我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盵9]自從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就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擺在核心位置。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家所處發展階段的變化,黨的具體方針、政策可能會因時而變,但必須始終恪守為廣大人民謀根本利益的價值標準。站在新時代的發展方位上,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核心,一方面,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中國共產黨在思想層面要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指導思想不動搖,在理論層面要隨著時代發展和階段變化與時俱進,保持黨的前瞻性,堅定全黨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黨要發揮自我革命的精神。黨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大管黨治黨的力度,推動自我革命向縱深方向發展。通過黨的自我革命來實現改造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目標,以便能夠在面對國內外的風險挑戰時保持自己的先進性與純潔性,確保黨的核心地位,完成其擔負的歷史使命。
2.以堅持貫徹“人民中心論”作為關鍵。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就是人民性,關于人民的思想,是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觀,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基礎上闡明的重要觀點?!豆伯a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2]411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本質就是其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并注意到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在革命運動當中的主體力量。根據馬克思所表達的關于人民的思想,在新時代的發展階段就具體表現為要堅持貫徹“人民中心論”,這一發展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自從共產黨誕生之日起,人民性就應運而生,人民的重要性在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歷程中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边@是《共產黨宣言》當中關于“現實的人”的精神的當代表現,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站在哲學高度上準確表達出共產黨人最根本的利益代表。在新時代的發展階段,堅持以“人民中心論”作為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牢記黨的根基與血脈在于人民。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不竭力量之源,縱觀歷史上動亂興替的規律,人民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第二,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我國人民經歷了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在新時代的發展階段,人民的需要呈現出多樣化、高層次的特點,因此我們要努力使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當中獲得更多幸福感。第三,要用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因此,我們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發展道路,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服務人民,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第四,要全面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能力。要堅持貫徹“人民中心論”,最根本在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而在新時代所面對的“四大考驗”“四大風險”問題仍然存在,因此,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容忽視。
3.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根本。《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其中蘊含著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我們黨正是以唯物史觀作為理論基礎,獨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條獨屬于我們國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盵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福祉。這條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是展現民族風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我們黨站在新時代的發展階段,面向未來,繼續走好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著重把握我們國家要達到的近期目標。首先,要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黨要在堅持五大新發展理念的基礎上,通過發展生產力來滿足人民群眾更高層次的生活需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其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國家要通過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等方式充分釋放經濟發展的活力,朝著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最后,要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連接著過去、現實和未來,這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最希望、最迫切實現的偉大夢想。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通往偉大復興夢想的康莊大道、人間正道。我們黨要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礎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調動全社會的活力,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在世界范圍內彰顯中國形象、展示中國面貌。
參考文獻:
[1]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10]習近平.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J].求是,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