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一、農業基礎及施肥現狀
湯陰縣地處全國優勢農產品規劃區,總面積64 600 hm2,下轄9鎮1鄉298個行政村,總人口52萬。湯陰縣擁有333.33 km2優質玉米生產基地,農產品年加工能力達到240萬t,是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命名的“千年古縣”,是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省級優質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食品安全示范縣,也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定的連續六屆十二年“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唯一“中國食品工業名縣”。湯陰縣耕作制度基本是一年兩熟,主要為小麥—玉米輪作,輔以花生、大豆、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湯陰縣常年種植小麥面積3.81萬hm2、玉米面積3.4萬hm2。湯陰縣是傳統的農業縣,國家商品糧基地縣。2020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為73 020 hm2,糧食總產量達58萬t。湯陰縣全年施用化肥總量(折純)為4.113萬t,其中,氮肥2.235萬t,磷肥1.23萬t,鉀肥0.648萬t,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5:0.29,平均每667 m2年產量37.2 kg。
湯陰縣現有施肥狀況是,側重化學肥料,有機肥料比例仍需進一步提高;重施大量元素肥料,輕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氮、磷、鉀及微量元素施用比例有待進一步合理化。這些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進一步提高,需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二、2006年以來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情況
2006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以來,湯陰縣根據原農業部及《河南省測土配方施肥試點縣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湯陰縣實際,如期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20年,全縣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71 333.33 hm2,施用配方肥面積33 333.33 hm2,其中,小麥21 333.33 hm2,玉米12 000 hm2。小麥每667 m2平均增產21.9 kg,節肥2.8 kg,玉米每667 m2平均增產3.4 kg,節肥2.9 kg,每667 m2增收節支22.34元。
2006年以來共采集和化驗土壤樣品11 096個,化驗共65 900項次;采集和化驗試驗植株樣品149個,化驗共3660項次。2006年以來安排小麥、玉米、花生及蔬菜等田間肥效試驗、示范共計147個。
三、湯陰土壤基本情況及配方依據
(一)土壤類型
湯陰縣土壤分類系統采用土類、亞類、土屬、土種四級制,與原農業部和河南省新分類系統對接后,全縣土壤分為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風沙土4個土類,7個亞類,10個土屬,27個土種。具體情況見表1。
(二)土壤等級劃分
湯陰縣的地力分為6個等級,全縣耕地總面積55 865.35 hm2,各等級地力面積所占比例的具體情況見表2。
(三)各鄉鎮土壤分布
各鄉鎮土壤分布具體情況見表3。
(四)土壤區劃分類
湯陰縣土壤類型繁多,根據等級和土壤質地進行如下分類。
1.一等地。湯陰縣一等地的土壤面積總計1 692.72 hm2,在城關鎮、韓莊鎮、古賢鎮、菜園鎮、任固鎮、伏道鎮、宜溝鎮均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菜園鎮、古賢鎮、任固鎮,3個鎮一等地土壤面積分別占全縣一等地土壤面積的39.56%、23.89%、22.25%,一等地分別占本鄉鎮土壤面積的10.02%、12.79%、4.70%。湯陰縣一等地質地包括輕黏土、中壤土、重壤土,3種土壤分別占一等地土壤面積的63.04%、26.12%、10.84%。
2.二等地。湯陰縣二等地的土壤面積總計8 022.26 hm2,在湯陰縣3鄉7鎮均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古賢鎮、韓莊鎮、菜園鎮、任固鎮,4個鎮二等地土壤面積分別占全縣二等地土壤面積的22.91%、16.33%、15.88%、13.79%,二等地分別占本鄉鎮總土壤面積的58.14%、22.10%、19.06%、13.81%。湯陰縣二等地質地有中壤土、重壤土、輕黏土,3種土壤分別占全縣二等地土壤面積的80.84%、11.77%、7.39%。
3.三等地。湯陰縣三等地土壤面積總計17 865.74 hm2,在湯陰縣3鄉7鎮均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任固鎮、白營鎮、宜溝鎮、韓莊鎮、伏道鎮、菜園鎮,6個鎮三等地土壤面積分別占全縣三等地土壤面積的17.09%、16.41%、13.73%、12.93%、12.16%、11.39%,三等地分別占本鄉鎮土壤面積的38.12%、91.26%、24.11%、38.99%、33.75%、30.45%。湯陰縣三等地質地構型較多,共9個,分別為均質中壤、均質輕壤、黏身中壤、夾黏中壤、壤底重壤、黏底輕壤、均質重壤、砂底輕壤、黏身輕壤,其中,主要是均質中壤、均質輕壤、黏身中壤、夾黏中壤,這4種土壤分別占全縣三等地土壤面積的56.63%、18.69%、11.82%、10.75%。
4.四等地。湯陰縣四等地的土壤面積總計19 200.92 hm2,在湯陰縣除城關鎮以外的其他鄉鎮均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宜溝鎮、任固鎮、五陵鎮、伏道鎮、菜園鎮、韓莊鎮,6個鎮四等地土壤面積分別占全縣四等地土壤面積的25.14%、17.66%、15.69%、11.41%、11.18%、10.74%,四等地分別占本鄉鎮土壤面積的47.44%、42.35%、50.65%、34.04%、32.13%、34.80%。湯陰縣四等地質地包括中壤土、輕壤土、沙壤土、緊砂土,其中主要是中壤土,占四等地土壤面積的66.99%,輕壤土占四等地土壤面積的18.15%,沙壤土占四等地土壤面積的14.79%,緊砂土僅占四等地土壤面積的0.07%。
5.五等地。湯陰縣五等地的土壤面積總計6 245.75 hm2,在湯陰縣韓莊鎮、菜園鎮、任固鎮、五陵鎮、瓦崗鄉、伏道鎮、宜溝鎮均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瓦崗鄉、宜溝鎮、五陵鎮、伏道鎮,4個鄉鎮五等地土壤面積分別占全縣五等地土壤面積的34.72%、20.85%、20.24%、13.12%,五等地分別占本鄉鎮土壤面積的41.23%、12.80%、21.25%、12.72%。湯陰縣五等地質地包括中壤土、輕壤土、沙壤土、緊砂土,其中主要是中壤土,占全縣五等地土壤面積的76.80%;輕壤土占全縣五等地土壤面積的10.63%,沙壤土占全縣五等地土壤面積的6.61%,緊砂土占全縣五等地土壤面積的5.96%。
6.六等地。湯陰縣六等地的土壤面積總計2 837.96 hm2,在湯陰縣韓莊鎮、菜園鎮、五陵鎮、瓦崗鄉、伏道鎮、宜溝鎮均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瓦崗鄉、宜溝鎮、伏道鎮,3個鄉鎮六等地土壤面積分別占全縣六等地土壤面積的47.93%、27.42%、15.76%,六等地分別占本鄉鎮土壤面積的25.86%、7.65%、6.95%。湯陰縣六等地質地構型包括黏身中壤、均質中壤、夾黏中壤、均質沙土、均質輕壤,其中主要是黏身中壤、均質中壤,兩種土壤分別占全縣六等地土壤面積的45.12%、39.90%。因此根據6個區域的劃分以及土壤養分的含量情況制定適合不同產量目標的配方肥。
四、施肥配方建議
根據各區的土壤類型、土質特點、河南省配方建議以及往年施用效果,具體建議見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