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瑞年


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建制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又名圖什業圖旗,簡稱科右中旗。科右中旗位于大興安嶺南麓、科爾沁沙地北端,是興安盟最南端的一個旗,被稱為興安盟“南大門”。總占地面積15613平方公里,轄12個蘇木鎮,總人口26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6%,是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聚居旗。身處少數民族地區,“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努力做好少數民族地區派出所工作,是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要一環。
一、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強化派出所黨支部政治功能
近年來,科右中旗公安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力推進派出所黨組織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組織生活制度,強化派出所黨支部政治功能。組織開展“最強派出所黨支部”宣傳推薦評選活動,增強派出所工作組織力、凝聚力,增強民警榮譽感、歸屬感。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派出所所長“一崗雙責”,努力引導基層民警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中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強化忠誠核心、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另外,在鞏固“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活動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公安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通過開展政治輪訓、支部政治學習、主題黨日、專家授課、座談交流、觀看正反典型教育片等活動,購買書籍、印制口袋書、“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把牢思想之舵。
二、以隊伍建設為抓手,切實筑牢派出所隊伍發展根基
一是全面推進警力下沉工作機制。科右中旗公安局2019年已完成25%的下基層工作任務,解決了5人(政法專項編制加事業編)以下公安(治安)派出所警力問題,完成了派出所和社區民警雙40%目標。2020年又有15名民警下沉到派出所;2021年將新錄用的24名民警和43名正式民警全部充實到基層派出所,警力配備全力向基層傾斜。
二是深化派出所警務輔助力量建設。完成城區和城關鎮派出所輔警比例達到1:2,其他派出所不低于1:1配備標準;按照《興安盟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薪酬制度實施方案》要求逐項進行落實,現已實現輔警薪酬待遇統一,并完善了五項相關制度方案。
三是切實完善派出所民警培訓制度。為提高全局民警輔警政治、業務素質,增強業務理論水平和綜合作戰能力,根據《科右中旗公安局全警實戰大練兵工作方案》要求,2020年依托科右中旗公安局黨校、警察訓練基地,對全局民警輔警進行為期10天的全封閉式輪值輪訓培訓班。2021年已組織集中培訓7次,參加培訓人員包括民警、輔警以及黨委委員、部門負責人、派出所所長。
四是多措并舉加強民警權益保護。成立維權律師隊伍,警務督察大隊認真貫徹落實《公安機關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規定》,建立維護民警執法權益法律援助隊伍,聘用3名內蒙古圣泉律師事務所律師承擔民警維權法律援助工作,為民警維權提供法律支撐。
三、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不斷加強派出所基礎工作
科右中旗公安局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牢固樹立“警務圍繞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工作理念,大力推動“楓橋經驗”本土化創新實踐,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霍林郭勒派出所、罕敖拉派出所結合鎮區派出所矛盾糾紛高發、頻發等特點,始終堅持把排查化解矛盾工作落實到走訪群眾、調處糾紛、整治隱患、偵辦案件等警務活動中,以多元化調解,全面提升調處能力。創新推出“1+N”社區網格化管理,組建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形成了集人民、行政、司法、社區專業于一體的“大調解平臺”。代欽塔拉派出所結合轄區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景區規模的不斷擴大、流動人口的日益增多等客觀實際,準確把握楓橋經驗新內涵,推出“1+2+N”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模式,打造了集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景區警務室及全覆蓋的視頻監控為一體的治安防控網。
各農村牧區派出所結合轄區工作實際,也不斷加強治安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緊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目標,與司法所相互配合,以“兩所聯動”工作六項機制為指引,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特殊人員管理、矛盾糾紛調處、法制宣傳、法律援助服務工作協同聯動這五項內容,充分發揮了“一村一輔警”以及治保主任的職能作用。“楓橋經驗”本土化的創新實踐成果,在新時期社會治安防控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局上下已形成了部門協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各派出所累計走訪各類家庭、場所29000余戶,散發警務宣傳材料18000余份,年均排查各類矛盾糾紛900起左右,化解800起左右,化解率達88%以上。先后涌現了“全國調解能手”“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先進個人。
四、健全保障機制,著力提升基層派出所警務運行效能
加強經費保障。按照“明確責任、分類分擔、收支脫鉤、全額保障”的原則,嚴格落實財政部、公安部(財行〔2017〕466號)文件要求,2020年年底,科右中旗公安局派出所人均公用經費達2.8萬元。2021年,科右中旗公安局還將進一步加大對基層派出所經費的投入力度和保障。
加強裝備保障。按照“急用先配、逐步到位、優化配置、資源共享”的原則,科右中旗公安局各派出所防護裝備配備率達到100%;派出所執法執勤用車可以滿足執法執勤辦案需要;繼續推進新型單警裝備更新換代,公安派出所民警單警裝備每人一套,現已達到55%的標準;采購的209部移動警務通按要求全部配發給一線民警和各派出所使用。
加強基礎保障。嚴格落實《公安派出所建設標準》,加強派出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現公安派出所用房需求,建立健全派出所用房維護保養長效保障機制,科右中旗公安局19個派出所已全部實現外觀標識統一,內務設置規范,功能完備齊全。優化派出所和警務室設置。在2020年年初5個警務室的基礎上,又增加了8個警務室,共13個警務室,警務保障部門負責建造,現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在配齊社區民警的同時健全完善了各類臺賬和制度。推行“兩隊一室”警務模式。科右中旗公安局2019年5月出臺文件,推行“三隊一室”“兩隊一室”及科學劃分若干警務區運行機制的通知;建制鎮兩隊一室綜合指揮室為杜爾基派出所和高力板派出所,相關配套設施已落實;農村牧區派出所推行“一警多能”“二警合一”警務運行模式,“一警多能”模式已完成。“兩隊一室”警務模式已全部建設完畢。另外,對19個派出所大數據平臺權限全部授權,經過多次集中培訓,民警已能熟練運用。2021年,連續多月大數據平臺民警登錄率全盟第一。
五、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用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新期盼
科右中旗公安局始終堅持便民服務,突出服務理念、簡化審批程序、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創新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派出所窗口“互聯網+”“大數據+”建設,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積極開展警民懇談、警營開放、入戶走訪等活動,走進百姓生活,了解社情民意,多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其中,新佳木派出所矛盾調解“三步十法”、站前派出所出租房屋“分級分色”等做法成為開辟服務群眾新路子的典范。
通過構建以交巡警、特警、派出所、“紅袖標”巡邏隊員“四位一體”的治安防控工作格局,切實打造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升級版,全面提高了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水平。延伸“紅袖標”隊伍服務觸角,組織紅袖標巡邏隊員積極協助社區民警開展入戶走訪、人口排查、戶口登記等系列工作,并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在防火、防盜、防搶、防詐騙等安防宣傳工作環節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積極開展法制“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進企業”等活動,“警企”“警醫”“警銀”“警校”“警運”等和諧警民關系建設,推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拒絕跨境賭博”“優化營商環境便民利企惠民”等宣傳活動和“國家反詐中心”App下載及政務號推廣等工作。做實派出所對三級消防單位的監管,全旗190家三級消防重點單位和22棟高層建筑全部實施“消防片警”制。同時,今年科右中旗公安局繼續推進“互聯網+戶政服務”工作,在微信等基礎平臺上可以受理戶籍基礎業務的同時,在互聯網上及時回答各種咨詢。
通過不懈努力,全旗社會穩定,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自治區民調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本旗群眾安全感和社會治安滿意度均在94%以上。
(作者系內蒙古科右中旗副旗長、公安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