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軒 高劉巍 張濤



派出所名稱: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西長安街派出所。
建所時間:1958年。
轄區概況:轄區面積4.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萬余人,流動人口1萬余人。西長安街派出所是全國離“紅墻”最近、站“紅墻”外第一道崗的戶籍派出所。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95人。
榮譽:一級公安派出所。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10次、集體三等功6次,集體嘉獎2次。獲評先進黨支部、先進單位2次、文明單位、先進集體、青年文明號、群眾滿意的派出所等榮譽稱號。
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西長安街派出所,轄區面積4.24平方公里。這里有被稱作神州第一街的長安街,8萬多居民沿街而居,形成了最具北京特色的生活圈,號稱中國“第一社區”。
守護好這條街和周邊群眾的平安和諧,就是在守護黨和國家形象,“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的“紅墻意識”應運而生。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西長安街派出所是全國離“紅墻”最近、站“紅墻”外第一道崗的派出所。
一直以來,派出所始終秉承“離紅墻最近、跟群眾最親”的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做踐行“兩個維護”的“先鋒隊”,維護安全穩定的“排頭兵”,服務人民群眾的“示范崗”。經過一代代民警的耕耘守護,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這里已然落地生根,結出累累碩果。
突出多元化解,“居民議事廳”對癥下藥聯合調處
在所里,新來的民警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每次在長安街執勤,路過新華門的時候,我們都會看見‘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這時候我們就會更加堅定信念,既要保護好黨中央的安全,更要為人民服好務?;饷?,守護平安,咱警察就得讓老百姓過得踏實。”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社區民警為了不耽誤白天的工作,每次排班的時候都爭取把自己的執勤時段安排到凌晨五六點,多點時間和大爺大媽們聊天、了解他們的需求,多點時間給他們提供幫助。
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派出所摸索建立了“多渠道摸排、多部門協同、多元化化解”的“三多”工作模式和社區調解、調解室調解、綜合行政調解的“三級調解”機制。民警在轄區11個社區設立的“居民議事廳”中主動作為,充分整合社區、信息員、樓門院長等力量,并與區司法、信訪、住建等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對摸排發現的矛盾糾紛、風險隱患綜合會診、對癥下藥、聯合調處。
2020年,西交民巷社區一戶居民因家庭內部糾紛未繳電費導致斷電。社區民警劉卓了解情況后,考慮到該處房屋現有老人居住,冬天完全依靠用電取暖,斷電會影響居民正常生活,更會使家庭內部矛盾雪上加霜。經過多方了解情況與積極協調,劉卓啟動西交民巷社區居民議事廳機制,召集街道、居委會、電力部門及居民家庭代表會聚一堂,圍坐在一起“嘮出困難、說透問題、商討辦法”。在劉卓的熱心主持與積極努力下,居委會工作人員參與協調,促成矛盾雙方坦誠相待,理性提出要求,共商解決辦法。最終恢復了這家居民供電。事后,這戶居民主動找到劉卓表示感謝,劉卓也順勢將居民家庭的矛盾糾紛提上化解日程。經過這一次的促膝長談,既幫助化解了居民家庭矛盾,也贏得了居民群眾更深層次的信任。今年在慶祝建黨百年活動期間,這戶居民家中老人主動戴上紅袖標,高高興興地為打造平安西城的群眾力量添磚加瓦。
截至目前,西長安街派出所轄區11家社區議事廳共推動了756件矛盾糾紛及時化解,群眾工作的效果立竿見影。
突出關口前移,“鄰里守望”到“曉騰法治室”共護平安社區
轄區居民多、游客多、重點單位多、大型活動多的特點,決定了這條長街的守護者肩負的責任重大而光榮。
近些年,派出所持續深化“兩隊一室”新型警務模式建設,扎實推進平安創建工作,形成了“鄰里守望”創建平安社區的西長安街特色。自20世紀90年代起,義達里社區民警李國平與居委會協調配合,成立了由夜巡隊和三支共計70多名治安志愿者、巡防隊員、社區物業人員、駐區單位人員、居民群眾組成的“社區志愿者團隊”,通過開展指揮調度、巡邏防范、定點看護、安全檢查、流動人口服務、防范宣傳等工作,確保了義達里社區30余年穩居平安社區行列,且發展為一塊響亮名牌。如今,新一代社區民警接過了李國平“義達里平安社區”創建的接力棒,繼續推廣創新“鄰里守望”的社區工作經驗,融合智慧社區建設,使“鄰里守望”不斷向科技化邁進,讓社區民警更放心、社區居民更安心。
守護不僅要確保平安,也要維護和諧,提前發現苗頭隱患,主動上門化解,避免矛盾升級,做到未訴先辦,關口前移。
2020年,民警姚曉騰接任義達里社區民警以來,傳承優良傳統,同時把法治理念融入到日常社區警務工作中。姚曉騰說:“社區民警作為聯系公安機關與群眾的橋梁紐帶,要充分發揮知曉法律的優勢,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平正義,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善于運用法治思維維護社會秩序、促進轄區和諧穩定?!彼€記得,接任義達里社區民警后,居民們聽聞他擁有“法律職業資格證”,經常向他打聽一些法律上的困惑事兒。于是,他把專業優勢融入社區工作。
2020年年初,在派出所的支持下,由姚曉騰等3名通過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民警和司法所人民調解員共同參加的“曉騰法治室”正式建成?!皶则v法治室”建立的初衷,就是發揮派出所民警群眾工作的優勢,在社區最前沿的位置解決群眾面臨的法律問題,實現既方便群眾又普法釋法、打牢法治工作的群眾基礎。截至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民警投入到點對點、面對面為轄區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法治教育、法律援助的工作中,切實做到了將派出所工作,特別是社區警務和法律服務有機結合。今年,轄區一戶居民鄭某在翻修房子時占用了相鄰院子的山墻,鄰居李某欲通過訴訟解決此事,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實行,矛盾沒有解決,雙方關系一度緊張。姚曉騰在詳細了解雙方糾紛后,從物權法的共同共有、侵權責任法的停止侵害請求權、地役權、不當得利等角度與雙方充分溝通,讓雙方明確責任,又從鄰里和諧的角度對雙方曉之以情,最終雙方達成和解。
突出便民利民,“便民引導員”服務高效又貼心
“有人說,我們的轄區是中國第一社區。這既是一份榮耀,也是深切的責任——在這里,我們要做紅墻下有溫度的派出所。”做了近30年戶籍業務工作的民警宋進勇信心滿滿地說。
由于派出所轄區內老舊平房院落多且人員構成較為復雜,因此窗口辦理的戶籍業務也隨之復雜,戶籍窗口的民警幾乎每天都會面臨一些棘手復雜的戶籍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窗口辦事效率,減少群眾等待時間,提升戶籍服務水平,派出所于2019年年初開創性地設立了戶籍窗口“便民引導員”,所內主管戶籍工作的領導及戶籍業務骨干民警每日輪流值守,負責指導解決窗口服務中遇到的“疑難雜癥”,幫助群眾解釋政策,答疑解惑,開展點對點的高效服務。
疫情期間,一居民來所要為其出國留學的孩子代辦身份證件,但是根據當前工作流程,必須本人來所捺印指紋。正在值守的宋進勇主動熱情接待。在了解到其孩子身份證到期,因疫情原因無法回國,持有的銀行卡也因此無法使用,兩個多月無法收到生活費的實際困難后,宋進勇主動請示上級部門,積極協調,最終予以妥善解決。群眾比喻說:“辦戶籍由‘便民引導員指點,就像掛上了‘專家號,不光能幫我們解釋清楚戶籍政策,還幫我們解決了實際困難,高效又貼心?!?/p>
西長安街派出所所長崔健介紹:“派出所設置‘便民引導員,就是要做好辦事群眾的‘引導員和‘服務員,做好戶籍民警的‘監督員,實現在規章制度范圍內更加直接、高效地幫助辦事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最大程度保證群眾滿意率,也極大提升了戶籍窗口的工作效率?!?/p>
自設置“便民引導員”以來,已經高效處理、直接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千件,解決戶籍歷史疑難問題50余件,戶籍窗口收到群眾錦旗10余面。
突出政治建警,“頭雁作用”打造基層治理最強黨支部
“一流業績要靠一流隊伍保障”。西長安街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入推進“最強黨支部”創建,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最堅強保障。派出所積極推動組建和街道工委、社區黨組織、重點單位共同組成的地區黨建聯合體,建立黨建聯建、信息聯通、力量聯動、矛盾聯調、問題聯處的“五聯”工作機制,由派出所主要領導定期前往社區警務室參加聯席工作會議,共同研究創新基層治理方式,解決治安、民生問題,構建了核心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派出所依托“紅墻衛士先鋒崗”和所內黨員活動室、榮譽室等平臺,抓好政治動員和形勢教育,不斷提升全所民警心系紅墻、情系群眾、扎根崗位、擔當奉獻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特別是今年以來,全所堅持以黨史學習教育砥礪初心,精心組織上一次黨課、講一次歷史、組織一次紅色見學的“三個一”活動,持續推動了“紅墻衛士”精神鑄入警魂、融入血脈。
派出所推出班子成員帶頭出現場、值班所領導值守指揮室、備班所領導一線查勤、現職領導“后夜替崗”等機制,實現了街面24小時有干部巡控、指揮室24小時有干部盯守、敏感案(事)件24小時有干部盯辦,以“頭雁作用”的充分發揮,全面營造了民警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激發了崗位建功的昂揚斗志。
又是忙碌的一天結束了。次日凌晨3點,天安門廣場西側入口,轄區內的第一班崗已準時到位。由此,西長安街派出所新的一天日常工作也隨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