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明 王怡丹
肺癌是臨床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肺癌發病率為49.44/105,病死率為35.64/105,居于惡性腫瘤首位,其中以小細胞肺癌最常見,占80%[1]。但其在多數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確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或出現遠處轉移,失去手術治療最佳時機。中晚期肺癌表現為疲乏無力、發熱、咳喘、胸痛、痰中帶血、咯血等不適感,雖然放化療能控制病情,但系統性化療或放療在改善癥狀,延長生存期同時對人體正常系統有一定影響性,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大。近些年隨著中醫藥事業逐漸發展,中西醫結合預防和治療惡性腫瘤得到深入研究,中醫藥在改善肺癌免疫功能,緩解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上有很大優勢性[2]。中醫學將肺癌歸屬為“咯血”“痰飲”等范疇,記載稱“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宣通,為痰,為血,正不得而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正氣內虛、臟腑功能失調是肺癌發病基礎,邪毒乘虛而入,肺氣失宣,氣機不利,血行瘀滯,津液失于敷布,津聚為痰,瘀痰膠結,日久則沉積肺部。因虛致實,虛以氣虛和陰虛常見,在治療上要以扶正為主,輔以化痰、解毒、祛痰等,針對中晚期肺癌多為病程較久,氣機耗損,多為氣陰兩虛證。本研究采用人參養榮湯對氣陰兩虛型肺癌進行治療,觀察其對療效及Th1/Th2漂移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濟源市人民醫院治療的氣陰兩虛型肺癌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例,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常見惡性腫瘤診療指南》[3]進行,臨床表現為咯血、胸腔積液、消瘦、聲音嘶啞、頸部淋巴結腫大,結合影像學如胸部CT、MRI等檢查發現病灶,經病理組織學明確。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進行,疾病診斷為“咯血”,證型為氣陰兩虛證。主癥為咳嗽聲低、氣短喘促、神疲乏力、惡風、面色白;次癥為痰中帶血絲,自汗或盜汗,口干少飲,舌紅或淡紅,苔薄,脈細弱。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以上診斷標準者;②年齡30~70歲;③預計生存期10個月以上,生命體征平穩者;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⑤KPS評分在60分以上者;⑥肝腎功能、全身臟器無明顯異常者;⑦依從性好,治療前4周未服用其他抗腫瘤藥物或中藥。
1.4 排除標準①對治療藥物過敏者;②合并嚴重感染或慢性感染,傷口遷延難愈者;③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
1.5 治療方法2組均給予一般治療,如加強營養,予保護胃黏膜藥物以降低胃腸道反應,并對合并癥進行相對應處理。對照組給予常規化療方案治療,鱗癌采用GP方案,即第1天、第8天吉西他濱1000 mg/m2,第1天順鉑75 mg/m2;小細胞癌和腺癌采用EP方案,第1天、第3天足葉乙甙100 mg/m2,第1天順鉑75 mg/m2。每3周重復一次,連續治療4個周期。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人參養榮湯加減治療。人參養榮湯藥物組成:人參15 g,黃芪30 g,陳皮10 g,熟地黃20 g,茯苓10 g,白芍10 g,白術10 g,當歸10 g,五味子15 g,甘草6 g,大棗6 g。以上藥物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完,連續治療12周。另外隨癥加減,如痰中帶血加三七、白及、藕節各10 g;咳嗽痰多加杏仁、桔梗、瓜蔞各10 g;口干舌燥加玄參、知母、沙參各10 g;高熱不退加大青葉、柴胡、生石膏各10 g;疲乏無力加大黃芪、白術劑量;便秘加瓜蔞、大黃各5 g;咳嗽明顯加桔梗、紫蘇、延胡索各10 g。
1.6 觀察指標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T淋巴細胞因子、Th1/Th2漂移指標(Th1指標包括IL-2、TNF-α、IFN-γ,Th2指標包括IL-4、IL-6、IL-10)、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進行監測并行組間比較;比較2組完成治療后實體瘤療效情況;治療過程中進行不良反應監測,記錄毒副作用情況如惡心、嘔吐、肝腎功能異常、頭痛等。
1.6.1 免疫功能指標檢測2組患者治療前、完成治療后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3000 r/min離心,提取血漿,采用流式細胞免疫學分析分析法檢測CD3+、CD4+、CD8+、CD4+/CD8+含量。
1.6.2 Th1/Th2漂移指標評價2組患者治療前、完成治療后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3000 r/min離心,提取血漿。Th1/Th2漂移指標變化并比較。采用流式細胞分析技術檢測IL-2、TNF-α、IFN-γ、IL-4、IL-6、IL-10含量水平并比較Th1/Th2比率情況。
1.6.3 NSE和VEGF含量評價治療前、完成治療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4 ml,離心后取上層血清,在-20 ℃冰箱下保存,血清NSE、VEGF含量并比較,應用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和雙抗體夾心磁微粒化學發光法檢測NSE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VEGF水平。
1.6.4 臨床療效判定實體瘤近期療效包括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CR為病變全部消失且持續4周以上,PR為病灶最大徑和最大垂直徑乘積減少50%且維持4周以上;SD為未達到上述標準;PD為病灶最大徑和最大垂直徑乘積增大25%或出現新病灶。總有效=CR+PR+SD之和。
1.6.5 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收集治療過程中進行血液指標和心電圖等安全性指標觀察,觀察是否出現惡心、嘔吐、肝腎功能異常、頭痛情況,比較2組發生率情況。
1.7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根據數據類型及性質,選擇t檢驗、卡方檢驗、秩和檢驗等,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研究組患者治療后T淋巴細胞因子中的CD3+、CD4+、CD4+/CD8+上升、CD8+下降及Th1/Th2漂移指標中的TNF-α、IFN-γ、IL-2、Th1/Th2上升;IL-4、IL-6、IL-10下降效果均優于對照組患者。見表2、表3。

表2 2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例,

表3 2組患者Th1/Th2漂移指標比較 (例,
2.3 2組患者NSE、VEGF指標比較研究患者治療后NSE、VEGF含量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患者大(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NSE、VEGF指標比較 (例,
2.4 2組患者療效比較治療后研究組患者顯效率、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5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研究組惡心、嘔吐、肝腎功能異常、頭痛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例,%)
中醫學無“肺癌”病名,根據古籍記載:“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虛邪之人于身也深,寒熱交搏,久留而內著,邪氣居其問而不反,為瘤”。因肺為嬌臟,感染邪氣后損傷正氣,水道不通發為痰飲,日久膠結為瘀毒,復傷正氣,隨著病情發展,正氣越不足,肺陰虧虛,故肺癌多以氣陰兩虛多見,根據病機,在治療上要扶正氣、養肺陰、應著重補虛滋陰、攻補兼施[5]。
人參養榮湯由人參、黃芪、陳皮、熟地黃、茯苓、白芍、白術、當歸、五味子、甘草、大棗等組成,方中以人參、熟地黃為君藥,人參甘溫,歸心、脾經,能大補元氣;熟地黃歸肝腎經,能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以黃芪、白術、白芍、當歸為臣藥,黃芪能助人參補氣,配伍當歸補血;白術苦溫,歸脾胃經,能助人參補益脾胃之氣[6];當歸甘辛,歸心脾經,主入血分,能助熟地黃補血,且辛善行,兼活血;白芍苦酸,歸肝脾經,能養血斂陰、柔肝和營,助熟地黃滋陰養血。以茯苓、五味子、白芍、陳皮為佐藥,茯苓歸心脾腎經,協助人參、白術健脾,又和白術滲濕,防熟地黃滋膩生濕;五味子酸甘,歸心腎經,和人參共補氣腎氣,和熟地黃配伍能收斂陰津;遠志交通心腎,促使上下相交而氣血化生[7];陳皮能補而不滯;以甘草、大棗為使藥,甘草歸心肺經,能補氣調和諸藥;大棗斂氣和中、理氣和胃。諸藥共奏益氣養陰、氣血雙補作用?,F代藥理學認為,人參中的人參皂苷能抑制腫瘤細胞黏附、浸潤、增殖,能抗腫瘤新生血管形成,能平衡Th1/Th2,促進免疫力。報道[8]稱,人參皂苷Rh2能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調控細胞周期抗癌活性,抑制癌細胞增殖轉移,對肺癌小鼠能抑制Th1/Th2轉移;白術能促進體內激素調節和酶系統功能,從而增強免疫功能;黃芪多糖能抑制VEGF生產,調節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生長和繁殖,促進細胞凋亡;茯苓能激活免疫監視從而抑制腫瘤生長,茯苓多糖能提高Th2含量,從而激活免疫監視,殺傷腫瘤細胞;當歸多糖能促進淋巴細胞和T細胞增殖,促進IL-2和IFN-γ分泌,從而調節免疫功能;白芍總苷能多途徑抑制免疫反應,疏導多糖b能抗腫瘤活性,維護機體穩定,能促進IL-2分泌能力;陳皮中的揮發油、黃酮類等能調節免疫系統,抗腫瘤作用,能促進體液細胞免疫。
NSE是一種糖酵解酶,存在神經組織和神經內分泌系統中,和肺癌存在特異性,屬于原發性腫瘤標志物;VEGF特異性高,對腫瘤血管形成有重要影響,是作用最強的血管生成誘導因子,能促進腫瘤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對腫瘤生長、轉移和浸潤均提供基礎。報道[9]稱,肺癌會發生Th1/Th2漂移,T淋巴細胞表示機體免疫狀態,Th為輔助T細胞,Th1分泌TNF-α、IFN-γ、IL-2,其刺激抗腫瘤細胞效應細胞CD8+活化和NK細胞抗腫瘤作用,能殺傷腫瘤細胞。Th2能分泌IL-4、IL-6、IL-10,能誘導B淋巴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介導機體體液免疫,能促進腫瘤演變。正常情況下,Th1/Th2處于平衡和狀態,而腫瘤發生后會處于失衡狀態,Th1細胞向Th2漂移,比例失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腫瘤細胞發生免疫逃逸[10]。
結果顯示,運用人參養榮湯后CD3+、CD4+、CD4+/CD8+含量顯著升高,CD8+顯著下降,說明免疫功能提高,NSE、VEGF顯著下降,說明腫瘤得到根本治療,血管生長誘導因子得到抑制。Th1/Th2發生漂移,經治療后Th1顯著升高,Th2顯著下降,這說明Th1/Th2得到平衡,加上在療效上CR明顯提高,藥物不良反應明顯降低,說明中醫藥輔助治療氣陰兩虛肺癌療效顯著,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