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日,國家能源集團召開上半年重點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介紹了集團上半年生產經營以及重點工作情況。
上半年,集團公司完成煤炭產量2.8 億t、發電量5214 億kWh、鐵路運量2.4 億t、含主要中間產品的化工品產量1440 萬t,實現營業收入3125 億元,位居央企前列,獲國資委2020 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 級。
2021 年以來,集團公司保供穩價彰顯責任擔當,構建一流企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在國資委世界一流企業試評價中位列前三;堅持戰略規劃引領,響應落實國家“雙碳”目標,高質量完成集團公司“十四五”規劃編制;強化科技創新創效,上半年獲授權發明專利338 件,認定首批集團公司級研發平臺3家,啟動建設6家;加快實施化石能源清潔化,強化煤電節能改造,推進綜合能源開發利用;聚力推進清潔能源規模化,上半年新能源核準664萬kW;積極布局氫能、儲能產業,發布《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安全環保實現總體平穩,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四不兩直”檢查及涉穩風險排查,集中消除一批問題隱患;有力維護安全穩定形勢,上半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認真部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以第一議題、中心組學習等形式開展深入學習;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實落地,7 月22 日向河南災區捐款2000 萬元,支援河南省戰勝特大降雨帶來的重大災情。
下半年,集團公司將重點做好以下5 個方面的工作:以完成全年“保A爭先”目標,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實現經營業績穩步增長;實施好“十四五”發展規劃,以健全工作機制加快規劃落地,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規劃落地,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規劃落地;推進清潔能源規?;l展,優化清潔能源發展方式,抓實重大清潔能源項目落地;完成改革三年行動階段性目標,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進一步鞏固提升改革重組融合效能,進一步激發內部活力效率;筑牢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嚴抓安全生產,嚴格環保減排,嚴控各類風險。
近日,在冀中股份邢東礦變電站現場,一臺擁有“360°旋轉手臂”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正緩緩沿著開關柜上方的導軌“走”到每個機柜前,不停地轉動著頭上具有測溫、采集表計數據、觀測設備狀態的“眼睛”,對各類設備儀表數據和設備溫度進行探測。這是河北省首家煤礦變電站投入使用的智能巡檢機器人。
變電站是煤礦運行的“能量站”,為煤礦所有用電設備設施提供電能。以往值班人員需人工對設備巡檢,保障供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人工巡檢大多時候需要依賴工作人員的經驗,為進一步提升巡檢效率及精準度,提高變電站監控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該礦決定在變電站啟用智能巡檢機器人,在保障變電站持續穩定供電的基礎上,提升巡檢質量。
“這臺智能巡檢機器人搭載工業攝像機、紅外熱成像儀、局部放電檢測儀、溫濕度檢測儀、噪聲測試儀等精密儀器,對站內設備和環境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控,并將數據傳輸到后臺。若發現數據有異常,實時報警提醒,及時處理隱患?!眲恿萍夹g員杜曉明介紹。
智能巡檢機器人通過智能視覺識別和視頻功能,對配電柜保護壓板、指示燈、刀閘位置、旋鈕等狀態進行有效核對;通過紅外熱成像儀對開關柜刀閘位置溫度的進行紅外檢測,可伸縮的局放傳感器可對開關柜進行局放檢測。另外,與開關柜綜合保護裝置觸發聯動巡檢,實現配電室內設備全自動巡檢以及事故聯動巡檢功能。機器人還可以多角度旋轉上下伸縮,最長伸縮可達到1.6m,確保巡視點位多方位覆蓋,實現故障預警,提升巡檢效率。機器人能將采集的數據實時上傳,供工作人員隨時查看當前和歷史的巡視數據。在集控中心,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通過電腦顯示屏觀看機器人的工作情況和相關數據,及時有效確保供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據悉,該礦對智能巡檢機器人每日00:00、8:00、15:00下發3次例巡任務,對配電室所有開關柜進行例行巡檢,每次巡檢時間約3 個小時。同時也可根據情況對智能巡檢機器人下發特巡任務,對重點開關柜進行特殊巡檢。
“這臺河北省首家煤礦變電站投入使用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是今年5 月份進行安裝,7 月份測試完成。運行前期我們對‘機器人’進行了300多個點位的‘點對點測試’,使它能精確識別各類儀表讀數、設備的外觀、溫度狀態,及時發現設備的內部缺陷?!备钡V長王宏奇說。
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應用,全面替代人工實現遠程巡檢,在事故和特殊情況下可以進行特巡和定制性巡檢任務,實現遠程在線監測;在減少人工的同時,大大提升運維的內容和頻率,改變傳統運維方式。及時發現設備運行的事故隱患和故障先兆,確保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全面實現礦井高壓供電系統的檢測、監控、安防、管理,全面實現了煤礦變電站無人值守。
2021年7月29日,開灤集團召開推進礦井智能化、促進減人提效現場會議,開灤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劉寶珠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分觀摩和交流兩個環節。與會人員分兩組觀摩了紅樹梁礦6102 智能化綜放工作面和串草圪旦礦6102智能化綜放工作面,詳細了解兩礦智能化礦井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減人提效等方面工作情況。在交流中,紅樹梁礦、內蒙古公司、東歡坨礦業公司、開灤股份分別作了經驗介紹。
會上,劉寶珠系統總結了開灤集團智能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他指出,2020 年以來,開灤集團通過一系列的考察學習和交流研討,倒逼思想解放,示范礦井建設穩步推進,智能開采實現提檔升級,各大系統建設步伐加快,科技保安作用有效發揮,減人提效工作成效顯著。但在思想意識、裝備投入、推進力度等方面,距離智能化發展的要求,仍然存在重視程度不夠高、發展水平不均衡、日常管理不到位、減人提效不堅決、人員素質不匹配等一系列的差距和不足。
劉寶珠深刻分析了加快礦井智能化建設的重大意義。他強調,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踐行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途徑,也是破解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突出矛盾、實現減人提效的現實需要,對于我們煤炭企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員工生命健康、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保障安全生產、提高企業效益、推動可持續發展、增進員工福祉都迫切需要加快智能化建設。
劉寶珠對下一步如何推進礦井智能化建設促進減人提效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他強調,開灤集團上下要錨定2025 年底大中型礦井實現智能化開采的目標任務,結合實際,精準發力,全力以赴克難攻堅,確保智能化建設、減人提效目標高效達成、盡早實現。在推進礦井智能化建設進程中,要堅持以思想解放推動企業轉型,主動破除封閉保守思想,增強開放創新意識,加快推動煤炭生產技術變革。要以裝備升級實現智能生產,科學擺布投資預算,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和配套資金,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集中有限的資金辦大事、辦成事。要堅持以更大決心推進減人提效,對標同類先進礦井、“四化”建設、減人提效三年規劃,提高定崗定員的先進性,同時加大低效無效用工清理力度,確保減人提效階段性目標的全面兌現。要堅持以人才隊伍保障行穩致遠,把智能化建設作為錘煉干部、培養人才、鍛煉隊伍的主戰場,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較高、滿足智能化發展需要的人才團隊。要堅持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提升,注重及時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通過現場交流、培訓學習等形式,促進開灤集團智能化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要堅持以擔責盡責促進工作落實,把智能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尤其是礦長要親自抓,持續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不斷促進減人提效。
2021 年7 月29 日,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宮黎明一行來到陜煤集團,就煤炭、鐵礦石物流布局進行座談交流。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出席座談會,總經濟師杜平主持座談會。集團公司企業管理部、運銷集團、陜鋼集團負責人參加座談。
宮黎明表示,2021年5月17日,浙江海港集團與陜煤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在進口鐵礦石、煤炭接卸中轉業務開展全面合作,并與陜煤集團投資的湖北煤投荊州煤港開展資產合作。目前,陜鋼集團在浙江海港集團所屬的寧波舟山港鐵礦石中轉發運業務正常推進,與江陵煤港的資產合作已基本達成一致意見。下一步,希望陜煤集團在物流布局方面優先考慮與寧波舟山港業務合作,共同推動浩吉鐵路和長江航線煤炭、鐵礦石雙重運輸。
楊照乾表示,陜煤集團非常重視與浙江海港集團的合作,對江陵煤港項目充滿信心。在當前和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兩湖一江”及川渝地區是全國煤炭需求量最大的地區,也是煤炭調入量最大的地區;陜煤集團陜北礦區億噸優質資源和浩吉鐵路北煤南運大通道及長江便捷經濟的水運條件,為江陵煤港煤炭中轉業務奠定了堅實基礎;浙江海港集團的鐵礦石業務,是陜鋼集團及西部鋼鐵企業重要的原料支撐,荊州煤港必將成為主要的物流節點。以上大宗原材料的雙向運輸,為荊州煤港雙向中轉和浩吉鐵路重去重回運輸提供必要條件。下一步,陜煤集團的相關部門和企業,要緊密銜接湖北能源集團,各方股東共同發力,加快推動江陵煤港一期尾留工程和二期前期工作,盡快引入浙江海港集團等港口管理運營專業機構,參與項目前期工作,實現各類優質資源深度融合,實現長江水路和浩吉鐵路的雙重運輸,打造綠色、高效的物流體系,為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陜煤力量。
從陜西煤業集團黃陵建莊礦業有限公司綜掘三區獲悉,該區隊單日掘進進尺最高達到13.6m,創歷史新高。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綜掘三區對標掘進學習的結果……”陜西煤業集團黃陵建莊礦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蘇小衛在調度會上表揚道。
綜掘三區是一個重組單位,掘進進尺相對較慢,為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實現快速掘進目標,2021 年3 月份以來,公司圍繞進尺、質量、安全3 個方面,組織綜掘3個區的隊伍開展“掘進創水平對標學習”活動,并向工作作風硬、戰斗力強,具有先進管理經驗的綜掘一區進行了對標學習。
針對綜掘三區存在的問題,公司安排專人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完善了各類管理制度,明確了責任劃分,各級人員責任明確,各司其職;細化了各類獎罰制度,所有獎罰有根有據,做到人人信服;規范了班前會秩序及班前會內容,增加了班中工程質量點評環境,點評上班存在問題強度本班需注意事項。逐步規范了施工工序、強化了勞動組織,明確了班組交接班規定,逐漸養成了正規循環、正規移交的習慣;針對設備管理薄弱問題,區隊進行了設備包保劃分,完善了設備日常維護及保養制度,將責任落到個人,極大地降低了設備事故發生率。同時,該區隊將每月任務進行逐一分解,落實到班組,并開展了勞動競賽,出臺了獎勵機制,每超額完成計劃的10%,獎勵就會上一個臺階,杜絕了“干多干少都一個樣”的現象,大大激發了職工工作積極性。
通過幾個月的對標學習,綜掘三區職工整體素質和掘進效率有了明顯提高,日單產進尺從原來的8.8m 達到最高進尺13.6m,且月進尺呈現逐月遞增的趨勢。
“經過對標先進找差距,整改落實補短板,大大提升了區隊管理,職工素質和施工工藝?!痹搮^隊負責人汪可峰說,下一步,他們還將從勞動組織模式、創新增效、節支降耗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完成全年任務,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