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長橋中心小學 陳 紅
我國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紀相對較小,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熟。基于這些重要因素,在開展班級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的重點就十分明確。班主任們也都應該通過學習,采用有效的班級管理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手段,積極努力地營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生班級學習氛圍,加強班級日常管理,幫助學生真正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和正確人生觀。
本文將立足于“小先生”學校班級教學管理模式對學校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積極影響和主導作用,進行具體情況的分析,分別從“小先生模式”的含義、“小先生模式”的幾大優勢和“小先生模式”在我們學校班級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的成功實踐與有效應用三個主要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小先生”的概念是由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來的,“小先生”的含義:即知即傳人。他說過:“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小先生”,是知者為師、能者為師,以知識和能力掌握的先后為標準。
“小先生模式”這一教育管理模式,主張在課堂上的教學中要充分注重把握以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給我國的教育管理課堂增添了一種新的生命力,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小先生模式”能增強一個孩子發自內心的心理自信,能夠充分地體現學生的自我價值。由于外在的“頭銜”和內部的各種驅動力,“小先生”班級管理模式,往往被認為能夠讓一個孩子更好地以身作則,自覺地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小先生”的榮譽,不僅意味著一種榮譽,對他們也同樣有著極大的社會吸引力。充滿著巨大創造性和充滿正能量的“小先生”,已經逐漸成為了廣大學生群體生活中的良好榜樣,其自我核心價值也得到了最大的實現,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充分發揮了對別人的影響力和其在社會上的價值,更培養了小學生的自信心和敢于面對困難的堅強意志力。
通過我們的觀察,在班級管理中落實“小先生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
“小先生”是班主任的小助手,他們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會主動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也會進一步幫助同學。因為這些孩子具有“小先生”的榜樣效果,班級其他的學生們都懂得了換位思維,將心比心,學會了尊重別人。同時,也讓他們學到了做事情的擔當,做事情的責任感,變得更有信心、有勇氣,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在我們班級管理教學中,發揮“小先生”的優越性,能夠極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先生模式”讓學生各自的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每一位學生都希望自己擁有主動參加學習活動過程的機會,促進了自己的個人發展,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學習課堂知識。
比如,我們選出一位“小先生”,并給予他一定的鼓勵,讓他積極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這樣便能很好地激發他的主觀能動性。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某一事物有了興趣,他們就會全身心投入地到這件事情中去。所以,我們廣大教師想要培養優秀的“小先生”,首先就要激發孩子們做“小先生”的興趣。
例如,筆者就針對這樣的情況,制訂了培養各種“小先生”的計劃。我開了一個主題班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工作,需要孩子們的支持和協助;認識到自己是這個班級的主人;理解到每一個人在班級中,都是那么重要,大家都要為我們的班級爭光。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對班級的重要性,對爭當“小先生”產生極大的積極性。比如,可以在班級選出“衛生小先生”“班級活動小先生”“進步小先生”等。
在班級管理中推行“小先生模式”,就是在我們的學習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加強團結與幫扶互助。這樣。有利于我們更好地不斷改善和逐步提高我們的教育學習工作效率,有利于逐步促進同學之間加強溝通與互相理解,彼此給予支持,互相鼓勵、互幫互助,也能促使他們之間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進而逐步培養起團結合作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社會集體主義學習精神。
比如,我們可以讓某一個在某一個學科上有優勢的學生來當“小先生”,讓他發揮自己在這一學科的優勢,幫助同學更有效地學習這門學科。我班小王同學語文成績很好,選他當語文學科的“小先生”,讓他幫助其他同學一起提高語文成績。這樣,不僅他能得到進步,其他同學也能得到很好的指導。因此,在我們教學班級里需要采取“小先生模式”。
在“小先生”的教學指導與管理影響下,同學之間彼此互相交往與團結合作,相互尊重,分享快樂,這無疑是一種有效滿足大部分中小學生基本生活需要,并可以提升其基礎知識、提高其專業技能綜合水平的一種有效途徑。
在課堂教學中推行“小先生模式”,讓學生成為小老師,他們就會通過一些有效的學習途徑積極地去主動學習知識。這樣就改變了以往教師拼命地教,學生被動地學的模式。通過學生主動開展學習,學生的專業知識科學技術水平、能力綜合素質等都逐步得到了較大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人生觀和學習方法。
我國大多數學校都在推行“小先生模式”,其實質上,也就是把每位教師和每個學生,都看作是課堂學習的主要活動主體和主要參加者,是對學生的高度信任,也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尊重的具體行動體現。
我班的小李同學,每次寫作業都不認真,字跡也非常潦草。我教導過幾次,但他還是屢教不改。于是,我改變了教學策略,特意把他叫到辦公室,問他:“你想寫一手好字嗎?”他很肯定地回答我:“想!”我說:“只要你能一筆一劃把字寫好,把作業認真做好,我就讓你當班級的‘小先生’。”他很高興地答應了我。為了當上“小先生”他開始了自己的努力,每次作業都很認真地完成了,字也越寫越端正。
老師在平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書本里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基礎知識加以提煉總結出來,盡可能讓大部分的學生把理論聯系到生活實際,學會把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更好地運用于生活當中。
“小先生模式”的推行,讓學生注重發現書本中與日常生活密切有關的因素,用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有效知識去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比如,我們可以在每個月舉行一次理論結合實踐的活動,讓學生能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更多的經驗,充分地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生可以幫家長做做家務等。長此以往,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斷得到增強,生活上也不再一味地依靠父母。認真做事、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也被培養起來,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在我校積極推行“小先生”這一管理模式的整個過程中,“小先生”與其他學生之間溝通與交流,是共同得到提高的過程,是促進了團結與協作、知識與專業技能充分分享的過程。它增進了老師與同學間的思想感情交流,融洽了彼此間的友誼與關系,形成了“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的良好競爭環境與氛圍,營造了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的和諧課堂班級氣氛。
因此,“小先生”這一班級的管理模式很好地培養了全體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增強了全體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和能力,不同程度地培養和發展了各種類型學生的優良品格,塑造了全體學生良好的個性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