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洛溪新城中學 陳海華
2020年4月,我從廣州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疏附縣職業高中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在一年多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了該校語文教學開展的艱難,也看到了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彷徨。為了進一步提高該校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更為了激發該校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我和全體語文老師一起開展教研活動,以2020年版《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為綱,通過開展公開課、講座等形式,一起探究在疏附縣職業高中語文課“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以期探索出一套適合疏附縣職業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疏附縣職業高中是疏附縣唯一一所職業高中,以維吾爾族學生為主,學生年齡在16—18歲。我執教的是2019級學生,通過接觸,發現學生在漢語學習方面存在不少問題:語法錯誤、認字少、書寫不按筆順、講普通話時音調錯誤、基本上講不好一個完整的句子。
針對2019級和2020級學生普通話水平程度,學校在教材征訂上采用了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和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這兩本教材,從內容上看對于十七八歲的高中階段學生是沒有吸引力的,在情感上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從教學方法看,所有的漢語文本都可以作為漢語字詞的教材。另外,學校開設了語文基礎、語文聽說、語文書寫、語文閱讀四門課程,分別由不同的老師講授,每天六節語文課,使用同一本教材。在授課過程中,很明顯能感受到學生的抵觸情緒。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觀察,2020年9月,學校在為學生征訂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的同時,給兩個年級的學生再征訂《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和《高教版中職語文職業模塊》。為了充分使用兩本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語文基礎課采用小學教材,著重落實字詞的學習;語文聽說課采用中職教材,著重落實課文的閱讀與理解。
通過2020學年第一學期的嘗試,2020學年第二學期,也就是2021年2月開始,學校不再征訂小學教材,全部使用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原本分為四大模塊的教學也統一為“語文課”,每周20課時,由一個老師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
教學中,根據這所職高學生的實際情況,一般不把寫作技巧和語法知識作為教學重點。因為職高學生連現代漢語的聽、說、讀都沒有掌握,再強求語法知識和寫作技巧,對于職高學生來說難度太大,所以在教學中適當降低教學要求。把廣州普通高中學生應該“掌握”“把握”的內容,變為“了解”“知道”。
如《靜女》的教學,在我廣州學校的授課中,教學目標應該為:(1)通過學習《靜女》,掌握《詩經》中“賦”這一表現手法;(2)掌握詩歌中的通假字;(3)閱讀詩歌,掌握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在職高授課,教學目標設定為:(1)了解關于《詩經》的基本常識;(2)熟讀成誦;(3)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建立健康的愛情觀。
又如唐詩《蜀相》教學,在廣州學校授課中,教學目標應設定為:(1)指導學生掌握詩歌寓情于景、樂景襯哀情等表達情感的手法;(2)教給學生高考“煉字”題的答題方法;(3)理解杜甫對“蜀相”的仰慕之情,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精神。
在職高授課,教學目標設定為:(1)認識詩歌的景與情,品味詩歌的意境;(2)理解杜甫對“蜀相”的仰慕之情,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精神。
職高學生語文基礎薄弱,表現在:對中國歷史知之甚少;對漢語文學、文化了解不多;不識名家、名著。因此,在開始講授一篇新課文的時候,老師們要用足夠的時間做鋪墊,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背景、作者等。
以我在這所職高的公開課《賞析〈過華清宮絕句〉》為例。
為了讓學生知道詩歌的體例、內容、相關典故、詩人、社會背景,我在公開課前用了三節課。第一節課,介紹詩歌。重點講近體詩,讓學生知道“絕句”與“律詩”,讓學生明白“五言”與“七言”。引導學生回顧他們學過的古詩,再讓他們判斷屬于什么體例。第二節課,介紹唐朝。從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介紹唐朝的歷史和詩歌特點,并讓學生知道盛唐和晚唐時期詩人的情感特點,最后介紹作者杜牧。第三節課,介紹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通過視頻了解“荔枝”和“驛馬”。
在打下這些知識基礎之后,才可以真正進入詩歌《過華清宮絕句》的教學。
對于疏附縣職業高中學生來說,普通話學習中的一個重點還是字詞的掌握。經過教研活動的交流和老師們的多次嘗試,以木合提然木·阿不來提老師的字詞教學方式效果最好。以木合提然木·阿不來提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節選)中的字詞教學為例。
本節課八個生字:恪、寐、兢、吮、倏、驀、翩、嚙。
老師帶領學生學習第一個字——“恪”字。
老師:恪(kè),四聲恪,左右結構,豎心旁,恪盡職守。
反復練習可幫助學生提高讀音的準確率。職高學生學習普通話時應反復誦讀強化,讓學生準確掌握音調。這種方法還可幫助提高學生認字的速度與書寫的準確性。通過多次的誦讀與記憶,再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請同學到黑板上默寫,學生都表現得比較好。
在學生掌握生字后,老師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相關詞語:“恪盡職守”。
老師展示“恪盡職守:謹慎、嚴格地履行崗位職責。”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抽象的詞語的含義,老師展示了“解放軍”“警察”“醫生”的圖片。通過這些學生熟悉的嚴格履行崗位職責的職業,學生就掌握了“恪盡職守”的含義。
這樣一種字詞教學方式,課堂進度慢,老師在備課時工作量大,要想方設法找到最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的方式方法,既考驗老師對字詞的理解,也考驗老師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但是字字落實,讓學生在課堂上從讀、寫、理解三個層面掌握生字詞。
《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優秀的篇目,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字、詞、句的普通話基礎教學,更要注重情感引導,培養學生優秀品格,增強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個認同。
在《與妻書》《拿來主義》《我愛這土地》《沁園春·長沙》《國家的兒子》等詩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艱苦卓絕的貢獻;作為年青一代,要正確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要正確認識到維護祖國統一、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
通過學習《天路》《飛向太空的航程》,讓學生認識到中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發展過程,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項鏈》《哦,香雪》《荷花淀》《靜女》《致橡樹》這幾篇關于女性的小說和詩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著重培養學生要有女性地位平等的意識;讓學生知道女性應該有自立、自強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作為職業高中的學生,在講授《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節選)、《“大國工匠”彭祥華》《浮冰上的搏斗》等篇目時,讓學生認識到掌握專業技術的重要性、對工作認真負責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經過一年多與疏附縣職業高中全體語文老師的共同探索,經過反復試驗與對比,摸索出了一套相對符合疏附縣職業高中學生實際需求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這套教學模式著重于學生字詞與情感教學,著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優秀思想品質的傳播,有利于提高學生聽、說與閱讀文章的能力以及增強學生對祖國各方面的認同。
同時,對于現階段的疏附縣職業高中學生來說,應逐步增加文章寫作方面的教學,隨著基礎學段語文課堂的落實,學生漢語水平不斷提高,未來職業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也必然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