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甘肅慶陽市鎮原縣平泉中學)
新材料作文是指命題材料的內容豐富開放且沒有過多限制,材料中不會直接給出寫作主旨和方向,而是需要學生經過仔細分析和理解確定寫作角度,寫作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因此在新材料作文寫作過程中,審題立意是核心環節,只有科學審題確定正確的寫作方向和立意才能保證作文質量,這就對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重視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積極研究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作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對很多學生來說一直是學習的難點,尤其新材料作文相比傳統命題作文難度更大,學生在審題立意時通常無從下手,難以準確找到切入角度,因此很多學生對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存在排斥和畏難心理,產生厭煩情緒。針對這一問題,開展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提升學生興趣。首先,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往的作文教學中,基本都是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命題材料,學生自行分析思考的機會較少,不利于學生審題立意能力的提升。面對新材料作文,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改變原有的審題立意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機會。還可以設計問題,通過提問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審題并確定作文立意,找到寫作的切入點。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和思考,審題立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寫作興趣,對審題立意教學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其次,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提升審題立意教學的趣味性,作文審題立意教學通常比較枯燥,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創新和豐富教學過程,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全面深入地感受材料的思想內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命題材料,找到寫作方向,還可以提升學生審題立意的興趣。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作文形式,它給出的命題材料通常是一個或幾個段落,內容較多,很多學生在閱讀時容易抓不住重點,無法確定材料表達的觀點和思想,因此在審題立意時容易不知所措,就會隨便選擇一個模棱兩可的觀點展開寫作,導致新材料作文質量普遍不高,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面對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命題材料所要表達的主旨和思想很多情況下都蘊含在一些關鍵的字詞句中,教師在審題立意教學過程中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指導學生學會尋找關鍵字詞句和核心信息,首先要訓練學生讀懂材料,然后分析命題材料,找到暗示或蘊含中心思想的關鍵字詞句,最后抓住這些詞句并進行深入分析,以此作為審題立意的基礎,從這些關鍵字詞句出發進行立意和寫作。
新材料作文中,命題材料的類型和內容多種多樣,有的材料單純地描述一個事件的結果或某種現象,然后要求學生寫作,面對這樣的命題材料,很多學生會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從那個角度審題立意,這時學生可以采用追根溯源的方法來分析材料,全面分析導致結果出現的原因可以找到審題立意的正確方向。例如,某一個命題材料為:從前有一個漁夫,一天他在井里撈魚,一下子撈到了兩條大鯉魚,漁夫高興極了,第二天又去撈,又撈到了三條鯽魚,第三天繼續去,結果只撈到了幾只小蝦,到了第四天第五天,他什么都沒撈到。根據這則材料寫一篇文章。通過分析材料得知事件的經過和結果,這種情況適合使用追根溯源的方法來進行審題立意。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結果呢?究其原因是在井里撈魚造成的,這樣一來可以確定作文的立意和寫作方向,局限在狹小的空間中是不會有大的發展的,只有到廣闊的天地才能有大的收獲。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教學中,追根溯源法應用較為廣泛,很多材料都能使用這一方法來分析和理解,對審題立意起著重要作用。在使用追根溯源法分析材料時要注意:一方面,有可能造成某一結果或現象的原因不止一個,要全部羅列出來并分析哪個是最主要的原因,抓住主要原因才能更加準確地審題立意;另一方面,在分析材料時,有的結果或現象的原因非常明顯,這屬于表面原因,這時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層原因,以深層次原因為基礎進行審題立意才能夠寫出更高質量的文章。
創新思維是高中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過程中必備的能力,學生在分析材料時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思維和想法,而要積極創新和聯想,從多個角度進行構思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審題立意,找到最佳的寫作方向。在高中新材料作文中,很多材料本身沒有太大意義,通常只是簡單的故事或現象描述,但是材料背后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或思想,這時就需要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將材料中蘊含的道理與生活中的事件、現象相聯系,然后以此為主題進行寫作,可以確保審題立意的科學性。運用聯想想象法進行審題立意時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一是反復閱讀材料全面了解材料所述事件的發生、經過和結果;二是找到材料中蘊含哲理的句子進行深入理解;三是聯想和引申,將材料內涵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由此確定寫作立意和方向。例如,有一則材料:野兔十分狡猾,獵人平時很難逮到他們,但是到了下雪天就不一樣了,這是因為野兔從來不敢走自己沒留下腳印的路,但是如果它走過一遍發現是安全的以后,就一定還會再走這條路,這時獵人只需要在有野兔腳印的地方設下陷阱,一般都會捕獲獵物。分析這則材料可以得出其中的道理:野兔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不敢探索新的路線,由此導致了悲慘的后果,這時可以通過聯想聯系生活中的事件或道理,如人的思想和眼光一成不變,不知變通和創新會造成嚴重后果等,學生可以從這幾個方向開展寫作。
新材料作文對高中生來說是一個新的領域,在審題立意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最終確定的寫作構思和方向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因此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傳授審題立意方法外,還要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來評其質量,由此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完善審題立意方法,提升審題立意水平。首先,教師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來評判學生審題立意的質量,例如,學生對新材料的審題立意是否扣題,選擇的立意和寫作方向是否有深度,樹立的觀點是否獨特有啟發性等,通過多個角度來評價審題立意的成果。其次,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開展分層評價,學生的作文水平不同,如果都采用統一標準可能會對使基礎較差的學生產生挫敗心理,不利于學生審題立意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制定層次化的評價體系,對作文水平較差的學生進行評價時側重基礎審題能力,先評價他們總結材料主題,獲取較為淺顯的作文立意的能力,對于作文水平高的學生則重視評價他們審題立意的深度和觀點的獨特性,由此促進學生審題立意整體水平的提升。最后,語文教師需要做到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的統一,即積極關注學生對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過程,把握學生寫作過程中的思維走向,以便更好地糾正學生的審題錯誤或思維偏差,同時對學生的進步和寫作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
總之,在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中,審題立意是寫作的基礎和出發點,直接決定作文質量,因此教師要重視審題立意教學,根據材料類型的不同采取科學的審題立意方式,不斷改進和完善審題立意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審題立意的能力,讓學生在面對新材料作文時,可以更好地抓取關鍵詞句和追根溯源,把握好審題立意的角度和重點,通過結合材料內容展開聯想與想象,提高審題立意的深度和質量,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潛能,為學生寫出高質量作文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