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濱海縣八巨水利管理服務站,江蘇 濱海 224500)
河道護坡技術在整治農村河道、優化生態環境和改善農民生存環境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生態護坡技術的應用能保護河岸生態環境,使動植物的正常棲息生長環境不受影響,維持生物多樣性,維持整個生態系統平衡。為化解農村河道建設中的不良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生態護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恢復農村河道的應有功能。
農村河道是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發揮灌溉、抗洪、排澇等作用,在建設新農村、優化農村環境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農村河道通常直接連接農田、人工河塘等,可以滿足抗旱用水、收集澇水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現如今部分農村河道存在擁堵、生態建設不足等問題,導致河道應有功能發揮受限,同時威脅到河道生態系統的平衡性與穩定性。整體來看,一是河道密集,管控難度大。我國農村河道呈現出面積廣、綜合交叉、錯綜復雜的分布特征,給河道建設和治理帶來了一定挑戰。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農村河道建設年代比較久遠,并未開展系統化整修工作,導致河道分布不夠合理。由于農村河道非常密集,維護管理方面工作量與工作難度較大,想要進行徹底與系統清理非常困難,因此,給河道治理帶來了極大挑戰,影響了河道應有功能的發揮。二是保護設施不足。由于農村河道大部分是天然形成的,在很長的發展歷程中并未實施系統全面的整治和維護,導致河道的各項保護設施落后,甚至許多農村河道出現岸坡坍塌的情況,帶來了嚴重淤堵問題,也影響了河道水勢的穩定性。三是污染嚴重。當前,大部分河道淤積情況非常突出,導致河道的防洪效果發揮不到位,已影響農民的生產生活,制約了新農村建設。引發河道淤積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河道清淤沒有落實、年久失修、垃圾任意丟放、非法侵占河道等。以上問題不僅造成河道淤積、水污染,而且導致岸坡生態環境被破壞[1]。
對于農村河道的整治來說,選用有效的護坡技術至關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技術方法必須與當前的生態建設要求高度一致,特別是要加強對生態護坡技術的應用,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農村河道。為確保生態護坡技術應用的有效性,需要嚴格遵循以下準則。一是安全準則。治理農村河道時,需要確保生態護坡技術的應用能保證邊坡穩固安全。二是穩定準則。邊坡穩定性是河道護坡治理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基礎要素,而且邊坡穩定性影響其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的發揮。所以,在生態護坡技術應用方面,應將維護整體穩定性作為根本原則,做好對河道水面的控制,防范邊坡水土流失等問題出現。三是生態準則。生態護坡技術方法的應用必須做到因地制宜,根據生態建設要求選取相應的護坡植被與植被種植方法,使河道邊坡顯現出極高的生態效益。四是經濟準則。在生態護坡技術應用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農村地區的經濟承受能力,控制好成本投入,防止出現超額超支問題。
生態袋護坡技術是生態護坡方法體系中備受人們青睞的一種生態護坡技術,即利用人工制造的生態布袋植入綠植,再種植在農村河道邊坡上,起到保護邊坡、修復植被的作用[2]。生態袋護坡方法能明顯提高河道護坡的安全性,減少河道中水流沖刷對于邊坡的破壞,延長河道使用壽命。不同技術的適用范圍不同,生態袋護坡技術更加適用于相對潮濕環境下河道護坡的建設。這種邊坡修復方法操作簡單,透水性與透氣性優勢非常明顯,能隔離顆粒狀泥土,有效降低孔隙水給河道邊坡帶來的壓力和沖擊。另外,這種方法成本較低,在農村地區應用空間較大,可在排水溝渠與灌溉溝渠的邊坡維護中使用。但是,生態袋不能滿足植被無限生長的需求,實際應用時應考慮植物的生長特點,制定科學有效的實踐方案。
草皮護坡技術是生態護坡技術的一個重要類別,也是眾多護坡方法中非常簡單快捷的方式。其具體的實施方法是先全面調查分析農村河道護坡的實際情況,掌握河道護坡的現實條件,在此基礎上,基于穩固河道護坡的考慮,選取適宜草皮植被播種到要進行加固的河道護坡上,在提高護坡生態建設水平的同時,提高河道邊坡的穩定性與安全性[3]。考慮緩坡更有助于植被種植和生長,因此,草皮護坡技術更加適用于坡度相對較緩的農村河道護坡治理。這種生態護坡技術的實踐操作非常簡便,而且不必投入較多資金,因此成為當前應用廣泛的技術方法。但是,應用該方法時需要避免河道水流沖刷護坡上的草皮草籽。
網格護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要求利用混凝土、石頭等不同類別的材料形成網格結構,再依照農村河道所在區域生態環境來選取綠色植物,把植物種植在網格中。這種生態護坡技術具備較強的綜合性,實際應用效果非常顯著,推廣利用價值較高[4]。該技術的獨特優勢是能提升河道邊坡的耐久度與穩定性,能大大優化河道邊坡的生態環境,提高河道周圍生態環境的美觀度及生態效益。網格護坡技術操作簡便快捷,尤其適用于農村大型排水管區域,除了讓河道免受破壞之外,還能促進灌溉區的河道邊坡發揮生態功能。
生態護坡技術在農村河道整治中應用價值突出,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技術手段越來越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技術方法,還有很多其他方法。一是生態混凝土護坡技術。這種方法是利用混凝土、表層土、自嵌塊、水生植物等構建河道護坡,可以抵抗較嚴重的河道水流沖刷。二是客土植生植物護坡[5]。該技術是將保水劑、黏合劑、抗蒸騰劑、團粒劑、植物纖維、泥炭土、腐殖土和緩釋復合肥等一類材料制成客土,經過專用機械攪拌后吹附到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層,再將選好的種子同木纖維、黏合劑、保水劑、復合肥、緩釋營養液經過噴薄機攪拌后噴附到坡面客土層中。該方法操作簡便、工期較短,能顯著提升護坡質量,更加適用于坡度較小的河道邊坡治理中。
農村河道治理是影響國家河道系統建設、關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了提升河道生態價值,使河道在發揮抗旱排澇、灌溉等作用方面顯現出優勢,必須采用恰當的河道邊坡防護措施,化解由于河道邊坡生態保護不力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在農村河道治理過程中,應加強對生態護坡技術手段的應用,但由于生態護坡技術方法多種多樣,因此,應立足實際,靈活選用不同的生態護坡方法,構建優質的生態河道護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