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坤
(聊城市位山灌區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聊城 252000)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屬于我國的支柱性產業。為推動我國農業快速發展,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技術被日益廣泛地應用到農業生產領域,極大地推動了農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普遍關注。但是,受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在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盡快予以解決。因此,研究和探討農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農田水利工程實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實時監測農田灌溉的情況,利用有關系統科學分析和處理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同時可以把有關數據儲存到數據庫中,以便隨時調用有關信息。與傳統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相比,采用信息化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更為及時、準確、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評價有關信息數據,從而有效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實現對各項農業活動的實時監測,并把各項監測數據傳輸到信息化系統中,系統可以結合已有的數據庫信息對這些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和處理,并把分析得出的結果運用到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通過智能化管理可以大大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確保農田水利工程有序運作。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涉及環節較多,管理起來較為困難,而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實施信息化管理,可實現對有關數據信息的自動采集和傳輸,用戶可根據有關數據信息掌握工作的完成情況,并對有關人員進行合理調度和安排,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和水平,從而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傳統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很難對不集中區域的水利資源進行統計和分析,而在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后,可對各項農田水利工程的信息數據進行高效統計。同時,水利工程信息系統管理人員可借助系統收集的數據對不集中區域的水利資源進行有效統計。另外,借助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統,還可根據農戶的實際情況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為農戶開展農業活動提供有效保障。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不但可以給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還能分析有關數據,給農戶提供科學的作業建議。
目前,我國農田水利管理部門和基層工作人員普遍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識,在管理農田水利工程的過程中深受傳統管理理念的束縛,這對推進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造成了嚴重阻礙。一方面,現階段大多數地區工作人員對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的認識還停留在使用先進技術的階段,這種思想認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信息化管理首先是利用先進信息設備收集當地水利建設方面的信息,然后結合收集到的信息有針對性地制定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同時出臺更為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如果工作人員只是狹義地認為信息化管理就是單純地使用先進技術,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導致一些先進的信息化管理設備難以發揮應有作用。另一方面,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素養,一些地區的農田水利管理部門人為減少成本投入,未選拔專業的優秀人才從事信息化設備操作,導致相關的農田水利工程信息不能被全部納入數據庫中,無法給工程建設提供有效的數據參考,從而對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造成很大影響。
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目前,在國家財政投資的支持下,一些大中型農田水利灌溉區域已初步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統,但因資金投入不足,較多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水平仍然不高,存在嚴重滯后問題。從目前情況來看,僅僅依靠政府對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進行投資,力度顯然不夠,所以,需要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力度,進一步提升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水平。
要想實現對農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必須有大量的信息化設備作為保障和支撐?,F階段,我國缺乏農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設備。要想購置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設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資金問題很難得到解決,這對我國開展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此外,我國很少有自主研發的信息化設備,需要投入巨資購置國外的設備,而目前我國財政資金有限,不可能把購置信息化設備的資金全部足額撥付到各個區域,造成很多區域缺乏購置信息化設備的資金,從而導致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設備不完善。
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例如,在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僅注重更新設備,但未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水利工程進行統籌規劃,或者只是簡單地應用信息化設備,而無法充分發揮其信息化優勢。另外,部分地區在引進先進信息化設備之后,未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導致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僅停留于表面,無法真正發揮信息化設備的效用。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各級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增強信息化管理意識,加大對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力度,切實發揮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作用,不斷提升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1-2]。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加大對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一是定期組織原有信息化管理人員開展業務知識培訓,使其盡快掌握信息化管理設備的操作及使用技巧、能夠高效收集和整合信息數據、樹立信息化管理思維、提升信息化素養。二是招才納賢,通過人才激勵政策吸引專業人才從事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斷提升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定期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外出學習培訓,使其掌握更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各級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以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為主的前提下,積極調動各方力量,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項目中,有效推動項目建設,提升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標準,全面擴大信息化建設的覆蓋面[3-4]。
通過信息化管理可充分發揮農田水利工程應有的作用,切實提升工程管理質量。因此,要積極引進信息化設備,并安排專業人才從事信息化管理工作,達到信息化管理人才和管理設備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良好效果。同時,地方政府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引進先進的信息化設備,切忌盲目引進,造成資金浪費。當地水利工程建設部門也要給政府部門提供相應的參考數據,確保購置的信息化設備更加實用。
前期的施工建設只是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準備環節,后續的管理和維護才是重中之重[5]。在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完成后,應高度重視系統的后續運行和管理,做到重建重管,通過制度來規范系統的使用、操作、升級及維護等工作,將責任明確到人,確保信息化系統正常運行、正常發揮作用。此外,在軟件研發方面,要聯合各方科研力量進行攻關,自主研發更適合當地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產品,提升信息化系統的使用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成為推動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引擎?,F如今,要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采取增強信息化管理意識、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農田水利信息化設備、重視運行管理建設等多項措施,不斷提升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切實發揮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的增產增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