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儀
點穴手法結合中藥熱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致坐骨神經痛1例
趙家儀
(河北北方學院,河北 張家口,075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一般均有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西醫治療多以藥物治療為主,療效欠佳。本病案為中醫外治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坐骨神經痛提供新思路。此療法操作簡便,效果顯著,適于推廣。
坐骨神經痛;點穴手法;中藥熱敷
由于現代人們工作時長期保持坐姿以及缺乏鍛煉,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不斷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坐骨神經痛是最常見的并發癥,疼痛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呈放射性、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分布于臀部、腰部以及大腿和小腿附近。長期的坐骨神經痛會導致患側肢體肌力減退、肌肉萎縮,進而造成下肢功能障礙,且會由于活動受限、不能正常行走,導致患者生活無法自理,還會造成抑郁等嚴重的心理創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選擇一種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案對坐骨神經痛患者尤為重要。目前西醫的非手術療法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雖有一定緩解作用,但藥物副作用較多,長期服用會造成耐藥性、成癮性等副作用。坐骨神經痛屬中醫“痹證”范疇,多由風寒濕邪流注經絡,阻滯經脈,致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可采用推拿、熱敷等傳統中醫特色治療。
患者,女,50歲,自訴腰及左下肢疼痛2周,患者既往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史8年,愈后未再復發,2周前因久站于冷風中出現腰部及左下肢不適,未予重視,1周前突感臀部、大腿、小腿后側至足背部呈放射性電擊樣疼痛,行走時疼痛加劇,自行前往醫院就診,診斷為坐骨神經痛,經服用甲鈷胺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后,疼痛未見緩解。2日前因天氣驟變,左下肢疼痛加劇,遇寒加重,得熱則舒,活動受限,入夜痛甚,難以入眠。患者感受風寒濕之邪,邪氣侵襲,首犯太陽,致氣血阻滯,經脈不通,故發腿痛,中醫診斷為痹證(痛痹),西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患者取俯臥位,首先彈撥腰背部經筋,以松解經筋,疏導經氣,其次運用拇指指腹或肘部點按法施術于腎俞、大腸俞、腰部夾脊穴、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以患者自覺酸脹為度,每穴施術1分鐘,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給予中藥熱敷,將桂枝、麻黃、細辛、雞血藤、當歸、乳香、沒藥、川烏、草烏、炙甘草等中藥密封于棉布包中,使用前經蒸煮加熱后,等溫度降至43℃-45℃之后,將棉布包置于阿是穴外敷,以患者能耐受的溫度為宜,每次熱敷30min,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首次治療后患者疼痛緩解,治療2個療程后癥狀基本消失,腰部活動自如。
坐骨神經痛大部分是由腰椎間盤突出所引起,對于產生疼痛的原因有兩種觀點,即機械壓迫致痛和化學性刺激致痛。突出椎間盤組織導致鄰近神經根受壓,阻礙了椎間孔內的血管及淋巴的回流,造成結締組織及神經根水腫,此為誘發坐骨神經痛的重要因素。腰椎間盤是人體最大的無血供組織,髓核組織由纖維環包裹而與周圍血循環相隔絕,因此未能被自身免疫系統所識別。當纖維環發生破裂,這種自身抗原暴露后會被自身免疫系統識別,誘發自身免疫反應,刺激神經根致痛[1]。傳統西醫治療中多采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維生素B2、止痛藥等治療坐骨神經痛,雖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無法達到理想治療目標,且該類藥物服用過量易對腎臟及肝臟功能造成損害。
坐骨神經痛在中醫中屬“痹證”范疇,其病機外因為風寒濕邪客于經絡,氣血瘀滯,不通則痛,內因為肝腎氣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不榮則痛。本例所談論的屬痛痹,治以溫經散寒,疏筋止痛。點穴手法采用循經取穴的指針手法,找準主要穴位,達到疏經通絡止痛的效果,《素問·舉痛論》提到:“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說明按法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療時根據患者疼痛部位辨別經絡,此例患者臀部伴大腿及小腿后側疼痛,為足太陽經循行部位,屬足太陽經證,方選腎俞、大腸俞、腰部夾脊穴以活血化瘀,利于神經根水腫消散,輔以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等穴疏通局部經氣以止痛緩急。點穴治療結束后,以中藥熱敷置于患側痛處,進一步增強療效。《素問·調經論》:“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氣血喜溫惡寒的這一特性對指導臨證治療痹證具有重要意義,中藥熱敷將熱力和中草藥相結合,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使藥力迅速達到病所,加快中藥的吸收,還可以改善局部神經末梢的壓力,緩解腰背肌肉痙攣,改善臨床癥狀,緩解疼痛[2]。方中桂枝、麻黃、細辛溫經散寒,通絡除痹;雞血藤、當歸養血活血;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止痛;川烏、草烏散寒止痛,祛風除濕;炙甘草補益氣血,調和諸藥。點穴療法具有暢通氣血、補氣活血、調整陰陽、疏通經絡及促進神經恢復作用,而中藥外敷處方可活絡通痹、活血化瘀、理氣除濕、散寒止痛等,兩者配合應用,可相互協同,提高臨床效果。相較于常規西藥治療及手術療法,采用點穴及中藥熱敷治療,患者耐受性強,易于接受,治療手法簡單,易于操作,且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姜志釗,李毅中.腰椎間盤突出所致坐骨神經痛發病機制[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0,31(2):102-104.
[2]蔡桂香.中藥離子導入結合中醫辨證施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5,33(0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