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鎖慶 (江蘇常州市金壇區花山小學)
花山小學,生源較少,其中外來工子女達70%,家長的文化水平偏低,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育的方法缺失,教師教育教學的難度較大。近年來,學校秉承“尊重每一個生命,培育花兒般的山鄉娃”的辦學理念,關注每一名學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每學期開學初開展“走進學生家庭”大走訪活動,做到“三必訪”,即新轉入學生家庭必訪、學困生家庭必訪、貧困學生家庭必訪。了解學生的實際家庭情況,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檔案,一生一案。在學校德育處的組織下,啟動“愛”的教育成長計劃,用“愛”來感化每一名學生,讓他們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讓他們的幼小心靈感受到愛的力量。
1.上好思政課,從小樹立規范意識和公民意識。學校長期堅持落實升國旗制度和系列化的國旗下的講話制度,班主任用好每天的晨會課,每周的班隊活動課,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儀、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教育。有效利用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段玉裁公園(段玉裁紀念館)、托老中心等區域資源建立德育基地,讓學生走進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培養學生的公民責任意識。
2.定期開展家庭教育培訓。針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建立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培訓,如校長親自以“拉近你我,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為主題,從學校的發展與規劃、小學閱讀的重要性、當前孩子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建議三個方面向家長們傳遞了學校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結合身邊的案例講解遇到孩子犯錯應該如何處理。通過多輪培訓,家長們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了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正在做到了“家校共育”。
3.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校園,了解學校,與師生一體活動,體驗孩子的成長過程,理解老師的教育工作。學校通過學生素質教育展演、課堂教學、老師與家長互動等模塊向家長展示學校教育的過程與成果,家長們對學校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觀摩、交流中,加強了家校之間的溝通和聯系,積極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發展氛圍。
4.定期開展“大家訪”活動。定期組織全體老師走進學生家庭,了解學生的生活以及在家的學習情況,給予家長幫助。家訪日,全體老師敲開學生的家門、走進學生的家庭,有針對性地開展家訪工作,及時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歷,一起圍繞學生的學習、生活展開推心置腹的交流。老師們從一位“教育人”的角度指導家長了解孩子成長中的年齡特點和行為表現,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給予家長指導,引導家長進行科學、理性的家庭教育,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為孩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也進一步與孩子、家長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5.村校聯動,共建學生閱覽室。為盤活社區圖書室的兒童閱讀刊物,增加學校圖書保有量,拓寬學生閱讀資源,在社區的支持下,社區學習聯動,挑選學生中的“閱讀小能人”,從社區圖書室集中借閱大量優質圖書進校園,在校園內將圖書多點投放,建立“社區共建學生閱覽室”“學生閱覽室”“螢火蟲讀書角”等,切實解決了學生讀書難的問題,語文老師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集體閱讀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會。通過閱讀,拓寬了鄉村孩子的知識面,提升了孩子們的閱讀水平。
6.舉辦關愛生命主題講座。針對孩子中存在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和心理健康問題,適時邀請專業人士來校與孩子們面對面交流。如邀請金壇分局交通警察大隊薛埠中隊王榮珠警官來校開展“關愛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努力營造“珍愛生命,遵守交通秩序”的安全氛圍,為創建平安校園保駕護航。邀請金壇區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湯曉梅作《學習那些事》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積極開展。
7.召開家長代表座談會,廣泛征詢意見。為促進學校更快更好發展,增進家校溝通,廣泛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意見建議,提升辦學質量。學校定期召開家長代表座談會,及時向家長代表匯報學校的各項工作,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等。通過交流,家長們對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方式、辦學成效、在群眾中不斷增強的影響力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全體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付出表達了深深的謝意;對學校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村委投入,改善家長接送孩子停車難問題,新建停車場表示感謝。同時,就學校今后如何開設形式多樣的興趣課程培養孩子團隊互助精神?孩子好動,如何引導孩子安靜學習?家長的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手機等電子產品對學習的影響等問題展開討論,家長們也提出了一些誠懇的建議。家長們的發言包羅了學校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他們不僅站在了一個學生家長的立場上,更多的是站在學校的整體發展、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終生幸福的高度來看待當前學校的教育。
8.關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激勵孩子努力學習。關注每一位學生一直是我校提升教學質量的根本。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抱著教師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家長不放棄自己的孩子,學生不放棄自己的思想,關注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即一般以上學生抓課堂學習,關注他們,讓其不掉隊;較差學生課堂上重視,課后適當輔導使他們緊緊跟著大部隊,不掉隊;特差學生,降低要求,力求有進步,為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王月、楊美華、戚筠、沈潔萍等老師長年網購成箱獎品發給學生,不斷激勵孩子們認真作業、上課積極回答問題。
1.案例一:2017 年10 月29 日下午,四年級學生武佳柏家突然起火,所有家產頃刻間化為灰燼。火災后,學校行政人員及時到現場了解情況,并向全體師生發出了倡議,教師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募集善款,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也積極捐款,一些老師從家中帶來棉被、衣服給這個家庭應急。學校安排專人幫助其父母在花山集鎮尋找租住地。為更好地落實愛心人士捐助款的使用,學校對善款進行監管,根據其家庭生活的需求為其添置了冰箱、彩電、洗衣機、電飯煲、微波爐等全套電器設備和燃氣灶、飯桌等生活用具,并為兩個孩子精心挑選了橡木高低床,配備了孩子學習所需的書桌、臺燈等學習用品。學校的善舉得到了熱切的回應,所在地的群眾、網友等愛心人士陸續到訪這個受災家庭,帶來了生產生活用品,給予他們無私的幫助。學校的作為也得到了全體學生家庭、學校所在地的群眾的贊許,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2.案例二:2019 年春節前的一天,深夜一聲巨響,震醒了睡夢中的人們。位于薛埠鎮花山村特種瓦廠住宿區的一住戶家發生煤氣泄漏爆炸,頃刻間樓板震塌,窗戶玻璃震碎……廠區的住戶及時撥打了110 和119 急救電話,并開展自救。住在二樓的一家人(五年級楊麗娜、三年級楊帆一家4 口)由于樓板塌陷直接摔到了一樓,當廠區職工從瓦礫堆中尋找到大人和孩子的時候發現一樓住戶一人嚴重燒傷,二樓住戶有一人摔傷,慶幸的是,兩個孩子及其媽媽只受了點驚嚇,并沒有受傷。當警察和消防隊員趕到之后,及時把受傷的兩人送往常州第一人民醫院和金壇人民醫院救治。因考慮到春節即將來臨,孩子的母親一邊照顧著住院的父親,一邊安排兩個孩子到親戚家過春節,并沒有將情況告知孩子學校的領導和老師。新學期開學后班主任老師從孩子的口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向學校領導匯報,在深入了解情況后,學校決定為兩個孩子減免一學期的伙食費,并幫助解決了孩子學習的書桌和睡覺的床鋪,安慰孩子的母親要照顧好住院的丈夫,保障兩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待孩子的父親出院回家休養之際,學校領導和孩子的老師放下手頭工作,購買了生活物資和營養品去孩子的家中探望,并送上了救急慰問金。為此,孩子的父母還專程到學校送來了錦旗表示感謝。
3.案例三:積極開展身邊的“美德少年”事跡的宣傳活動。少先隊大隊部在廣泛發動、年級推薦的基礎上,開展全校性選拔,最后董婉君同學脫穎而出。她,一位鄉村孩童,自幼父親離世,母親改嫁他鄉,與奶奶相依為命。因為多病的奶奶她又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洗衣、燒飯、做家務,奶奶生病住院還要照顧……小小的年紀經受了種種磨難。她的自強不息,受到的老師的贊許;她的孝老愛親,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她的感人事跡,先后被評為金壇區“十佳美德少年”、常州市“十佳美德少年”、江蘇省“百名美德少年”。學身邊人身邊事,學校發出了學習董婉君自強不息、孝老愛親的倡議。
……
孩子需要愛,讓我們用自己更多的寬容和愛去教育我們的孩子吧,對我們來說,也許只是一個學生,而對他們來說就是整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