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成果來源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花用油菜新品種,已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
1.1.2 主要特點 變色:在武漢9月下旬播種,11月下旬花色為乳白色,隨著氣溫降低,花色慢慢變淡黃色,到第二年春天,年前摘苔后重新開花的花色又變?yōu)槿榘咨;ㄆ谠纾阂话悴シN2個月即可開花,用于油菜花景觀打造。品質優(yōu):雙低(低硫苷低芥酸)。
1.1.3 適宜區(qū)域 適宜在我國油菜區(qū)種植。
1.2.1 成果來源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花用油菜新品種。
1.2.2 主要特點 為中早熟花用油菜新品種,花色橘紅,色彩艷麗,用于油菜花景觀打造。
1.2.3 適宜區(qū)域 適宜在我國油菜區(qū)種植。
1.3.1 成果來源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彩色花色油菜品種,正在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
1.3.2 主要特點 幼苗半直立,苗期葉色深綠,花瓣乳白色(用于油菜花景觀打造),種子褐色。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直播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春油菜地區(qū)直播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用種0.2~0.4kg/667m2。
1.3.3 適宜區(qū)域 適宜在我國油菜區(qū)種植。
1.4.1 成果來源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彩色花色油菜品種,正在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
1.4.2 主要特點 幼苗半直立,苗期葉色深綠,莖稈紫色。花瓣杏黃色(用于油菜花景觀打造)。種子黑褐色。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直播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春油菜地區(qū)直播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用種0.2~0.4kg/667m2。
1.4.3 適宜區(qū)域 適宜在我國油菜區(qū)種植。
2.1.1 成果來源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大豆新品種,2018年通過國家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
2.1.2 主要特點 高油高蛋白品種。豐產性、穩(wěn)產性好:國家區(qū)試平均產量173.9kg/667m2,比對照增產2.4%,平均增產點率95.8%。生產試驗平均189.3kg/667m2,比對照增產9.0%,增產點率87.5%。綜合品質優(yōu):蛋白質含量43.79%,脂肪含量22.97%,蛋白質+脂肪總含量66.76%,既是高油品種,又是雙高品種,在脂肪含量接近23%條件下,蛋白質含量仍可達43%以上,且蛋白質+脂肪含量超過66%,為近30年來國內外最高記錄,是適宜加工利用的優(yōu)質品種。綜合性狀好:抗病性強,對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均表現抗病;籽粒大,百粒重24.1g;成熟早,從出苗至成熟91d,屬早中熟春大豆品種,適宜春播和早夏播種植;適宜機械化,抗倒性好、落葉完全、底莢較高(12.7cm)。
2.1.3 主要特征 白花、灰毛,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橢圓葉。株高48.6cm,底莢高12.7cm,主莖節(jié)數10.4個,分枝數2.2個,單株有效莢數19.5個,單株粒數42.7個,單株粒重10.4g,百粒重24.1g,完好粒率85.5%。種皮、子葉黃色,種臍褐色,圓粒。
2.1.4 適宜區(qū)域 適宜在湖北、浙江、重慶、江西和湖南中北部、江蘇和安徽沿江地區(qū)、四川平壩和丘陵地區(qū)春播種植。
2.2.1 成果來源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大豆新品種,2013年通過國家審定,2018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獲中華農業(yè)科技二等獎。
2.2.2 主要特點 豐產性、穩(wěn)產性好:區(qū)試平均畝產193.6kg,較對照增產7.4%;品質優(yōu),蛋白質含量42.41%,脂肪含量21.24%,蛋白+脂肪總含量63.65%,為雙高優(yōu)質品種;品種株型好,分枝多(3.5個)、籽粒大(百粒重23.2g),結莢多、單株生產潛力大,深受種植者喜歡;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抗花葉病毒病、抗倒伏、不裂莢,2015年以來作為國家區(qū)試長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組對照品種,已在長江流域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該品種2017年在安徽華陽河農場大面積生產中,在種植密度高達3.57萬株/667m2(接近區(qū)域試驗密度3倍)的條件下,品種未出現倒伏,產量達248.3kg/667m2。
2.2.3 適宜區(qū)域 適宜在湖北、重慶、安徽南部等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夏播種植。
2.3.1 成果來源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大豆新品種,2008年通過國家審定。
2.3.2 主要特點 豐產性好:區(qū)試平均產量171.6kg/667m2,較對照增產13.2%。生產試驗平均產164.5kg/667m2,比對照增產20.5%。抗逆穩(wěn)產:2010年至今一直作為長江流域春大豆組國家區(qū)域試驗對照品種,產量高、抗逆性強、穩(wěn)產性好,目前僅有我所選育的油春1204超過該品種通過審定,對篩選優(yōu)良品種、引領育種方向起到了引領作用。品質優(yōu):平均蛋白含量43.50%,脂肪含量21.00%,蛋白+脂肪總含量64.50%,屬雙高優(yōu)質品種。抗病性強:經2年接種鑒定均對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系SC3株系表現抗病。轉化效率高:該品種在轉基因研究中具有較高的轉化效率,被多家相關研究單位作為最常用的轉化受體。綜合性狀優(yōu):株型收斂,底莢高度較高,耐密植,抗逆性好,適宜機械化。
2.3.3 主要特性 從播種至成熟時天數為110d,白花、灰毛,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橢圓葉。株高56.0cm,底莢高度13.8cm,主莖節(jié)數13.1個,分枝數2.7個,單株莢數29.3個,百粒重18.1g。種皮、子葉黃色,種臍淡褐色,橢圓粒。
2.3.4 適宜區(qū)域 適宜在重慶、湖北、安徽三省沿江地區(qū),江蘇、江西南部,湖南北部,四川盆地及東部丘陵地區(qū)春播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