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志遠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農業農村局 266700)
非洲豬瘟發病過程短,死亡率高,臨床癥狀不明顯,所以不易被發現。發病豬癥狀不明顯,獸醫人員一般主要根據非洲豬瘟的典型癥狀進行診斷,非洲豬瘟臨床癥狀與豬瘟癥狀相似,主要表現為心跳異常,呼吸加快,眼、鼻分泌物增多,皮膚發紺,淋巴結、腎、胃腸黏膜明顯出血,很難通過臨床癥狀進行診斷,目前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測確診。2018 年我國開始出現非洲豬瘟病例,隨后我國開始啟動應急預案,對非洲豬瘟進行防控。但因我國是貿易進出口大國,進出口的肉制品繁多,非洲豬瘟無法做到切斷傳播途徑,我國開始爆發非洲豬瘟疫病。因為我國現行的動物生產實際情況,在動物生產、運輸、屠宰、銷售等環節都存在傳染危險,所以我國在非洲豬瘟防控上很難做到完全監控,同時因為非洲豬瘟的病毒檢測技術限制,無法進行全面檢測,所以控制的并不理想。
臨床健康檢查主要是產地檢疫人員進入養殖單位進行現場檢查,通過對生豬養殖生產單位的養殖檔案和畜禽安全標識進行檢查,確定是否可以進行屠宰。疫病檢疫技術人員通過對畜禽進行臨床健康檢查,確定群體是否隱藏疫病豬體。我國檢查人員到現場進行疫病檢查,一般都是穿戴防護服進行,但從疫病防控中,疫病檢查人員要對多個養殖企業進行檢查,實施臨床健康檢查有造成疫病傳播的可能性。在非洲豬瘟防控期間,我國豬場采用封場的措施,嚴禁外來人員進入,減少疫病爆發幾率。檢疫人員到豬舍進行現場檢查,工作上的矛盾明顯。同時,我國土地幅員遼闊,生豬飼養集約化程度低,多地生豬存在分散經營的情況,而我國基層動物衛生監督隊伍因為人員不足、技術水平有限,長途檢疫的交通工具不足、人員工作的經費不足,造成現場檢疫困難較多。
非洲豬瘟防控要落實領導責任,建立應急處置機制。各地疫控部門可以通過明確防控任務清單,落實任務目標。建立至上而下的防疫體系,可以組織以基層村管理單位為基礎的防控單元,上級主管部門要在統一組織下落實任務承包責任,與基層監控單位共同進行疫病排查,并建立報送機制。基層的畜牧獸醫站作為技術管理部門要做好技術指導工作。政府要安排預算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保障疫情物資儲備。加強生豬及生豬加工產品的調運監管力度,對運載工具進行及時查驗,嚴防調運的生豬及產品進入非疫區,嚴格實行屬地化屠宰;強化生豬產品在流通和加工環節的監管,對動物產品銷售的市場和生豬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時時監督管理。執法部門和技術服務站所部門要立足各自職能積極配合防控,形成聯防聯控有效局面。
生豬運輸車輛在進行生豬生產、生豬運輸時要嚴格進行登記備案。做好日常監管,督促生產人員對運輸車輛進行嚴格清洗消毒,做好運輸臺賬。對于需要進行屠宰的生豬要嚴格產地檢疫查驗,核實車輛備案信息[1]。嚴禁未進行清洗消毒的車輛參與生豬運輸。加強生豬調運監督,形成疫病封閉管理的方式。
落實產地檢疫制度,加強屠宰檢疫監督工作,在多地檢疫聯動措施下,建立起對餐廚廢棄物收處全鏈條監管體系。各地可以采用專項排查方式,提高對隨意處置餐飲廢棄物飼喂生豬等違法處罰力度,增加違法成本。加強屠宰企業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的違法行為,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力度,增加對病死畜無害化處理企業的補助資金,提高企業積極性,增加病死畜的處理能力。各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為了應對疫情爆發的可能性,建立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組織成立專門預備隊伍,對隊伍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掌握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的相關規范和要求,采用應急演練的方式,提高疫病預備方案和預備隊伍人員在疫病爆發后的防控能力[2]。在發現疫情后按要求進行規范處置,防止擴散蔓延。
我國規模豬場的豬舍采用全舍飼方式,這樣能有效利用舍內空間,工作人員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但這種飼喂方式因為集中在疫病發生時也會給豬場帶來安全隱患。豬舍為了節約成本,豬的飼喂采用多個豬共用一個食槽的方式,對提高豬采食量,增加飲水量有良好的效果,但料槽會給非瘟病毒的快速傳播提供可乘之機。員工管理混亂,隨意竄舍情況時有發生,很多豬場員工少,負責多個豬舍的飼喂工作,場內主管器械的人員在工作需要時也要竄舍,隨意竄舍不做防護是非常大的傳播隱患。獸醫人員在進行疫病檢查時,使用的體溫計如果不消毒,體溫計可造成交叉污染。養殖場在對死豬進行處理時要進行運輸,豬場死亡的豬需要場內員工參與死豬的運輸,在運輸中死豬不做防護,人員不做防護,死豬處理后人員又參與生產,疫病會出現傳播可能。各舍工具混用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大型生產設備,包括維修工具糞車、掃帚等全場混用會使病毒在場內快速傳播。在進行疫苗注射時,注射人員不更換針頭會造成場內傳染。公豬在查情時,繁殖人員帶著公豬在多個圈舍試情會造成交叉感染[3]。豬舍換氣設備對其他豬舍吹增加了非洲豬瘟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在規模豬場集約養殖方式中,可以將大的養殖區進行物理隔斷,采用分割管理,進行小單元生產,減少豬群交叉生產的數量。舍槽改為單個料槽和封閉式吸嘴試飲水器,減少豬采食時的密集程度。對于員工竄舍情況,養殖場要建立員工管理制度,如必須竄舍工作的人員要做好防護措施,員工每次竄舍都要更防護用具,在豬舍門口設置消毒設施,便于人員進行消毒。獸醫人員在進行動物體溫檢查時要保證體溫計使用后時刻放在消毒瓶中,用的時候拿出來,并每天更換消毒液。病死豬運輸中可以采用專人處理,處理人員出廠后不在進入豬場,豬場要使用裹尸袋和專業的死豬運輸車輛,將死豬打包后,由專人將病死豬進行運輸,場內生產人員不參與運輸防止交叉污染。工作服要進行集中消毒,工作人員下班后要將工作服集中放在一起,送進消毒室進行消毒,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分區進行消毒清洗,使用高溫烘干功能的洗衣機,高溫烘干消毒。各舍工具要分開使用,不使用時要鎖在工具儲存室內。豬場消毒可以采用中央消毒的方法。防疫人員在對豬進行防疫注射時,注射器要單獨使用,也可以使用新型無針頭注射器。公豬查情應在固定區域內查情,將需要查情的母豬進行分區管理,公豬在固定區域內進行查情,防止交叉污染。豬舍風機朝向要設置合理,換氣機的方向不能對其他舍,如果有這種情況要改變風機位置。
非洲豬瘟作為全球防控的動物疫病,其傳播途徑多,防控難度大,根治難徹底是世界公認的,我國作為養豬大國,要不斷完善疫病防控體系漏洞,提高防控技術人員的法律意識,培養一批技術能力強的檢查隊伍。創新防控技術措施,借鑒國外的防控技術經驗,完善我國疫病防控技術上的不足,為我國生豬產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