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娥 袁粒星 陳穎姣 馬馳 曾暉 林玲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科技部,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610041)
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是由機構設置的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委員會(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以下簡稱“IACUC”)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參照實驗動物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按照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的原則,對實驗動物使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規范性開展具體審查工作[1],是保證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的重要措施。IACUC 是審查工作的主要部門,實驗人員是實施者,同時監督部門和社會團體也起到直接或間接的審查作用。調查研究顯示,在我國科研人員中,實驗動物福利倫理意識淡薄的情況還普遍存在,審查內容中存在一定盲區,審查工作執行力度不到位等[2,3]。本文從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的審查依據出發,進一步闡述其內涵及關系,旨在尋求加強審查工作的措施。
我國實驗動物法規體系的建立是從1988 年第一部實驗動物管理的行政法規《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開始,該《條例》 標志著實驗動物工作開始進入規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軌道,有力推動了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工作的起步與發展,該《條例》 規定了不得戲弄和虐待動物。《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條例》 是1996 年發布的地方法規,經2004 年修訂,對我國實驗動物福利倫理法規的建設起到示范作用,規定從事實驗動物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應維護動物福利,對動物實驗進行倫理審查,實驗設計應遵循替代、減少和優化的原則,使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實驗動物等。隨后全國部分省市相繼出臺了各自的實驗動物管理條例,規定了保障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的相關內容。2006 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以下簡稱科技部)發布了我國第一個專門關于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的規范性文件《關于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其核心是避免動物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為動物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2018 年我國第一部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國家標準GB/T 35892-2018 《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指南》 正式頒布,內容涉及實驗動物疼痛管理、安樂死、運輸、飼養環境和設備等方面,該標準也是目前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工作實施的主要指導性文件[4]。
實驗動物福利的科學體系根植于科學,缺乏哲學基礎,以人類為主體,動物作為客體,由人類決定其生存狀態,核心是保障動物的健康、快樂,強調五大基本權利,包括生理、環境、衛生、行為和心理5 個方面,分別是享受不受饑渴;生活舒適;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保證動物表達天性;生活無恐懼和悲傷感的5 項權利。在實驗動物福利審查過程中更加關注人員是否在實驗操作充分考慮動物權利,通過優化實驗設計減少動物的使用量,增加人為措施減輕動物在實驗中的不安和疼痛,動物手術后提供術后護理,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動物執行安樂死等。實驗動物倫理的科學體系根植于哲學,以動物作為主體,核心是動物本身享有的生命、自由和身體完整的權利,人類在對待動物的生命時應遵守人類社會公德,符合國際水平要求,制止針對動物的野蠻或不人道的行為,還應保證公共環境和從業人員的安全。
實驗動物福利和倫理具有共同的人類道德倫理目標,二者的理念和原則都是為了保障實驗質量和動物健康快樂,避免一切針對動物的不必要傷害。不同之處在于二者的學科理論基礎,由于實驗動物福利缺乏哲學背景,所以滿足動物福利要求的實驗不一定在人類道德標準準許范圍內,這就要求審查首先應站在道德面,禁止有悖倫理的事件發生[5]。
加強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措施離不開IACUC、實驗人員、監督部門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提高IACUC 成員的責任意識,優化審查程序,加強內部管理,將有利于動物福利倫理相關制度的貫徹實施;實驗人員要不斷學習新的法律、法規及標準知識,深入理解福利倫理的內涵,在具體實驗過程中尊重和愛護動物;與此同時,監督部門及行業學術團體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及標準,普及推廣動物福利倫理知識,提高全社會的認知水平,倡導愛護實驗動物,遵循人類道德倫理的價值觀和社會風氣[6]。
IACUC 是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的關鍵部門,應制定章程、審查程序、監督制度、例會制度、工作紀律和專業培訓計劃等,所有委員要提高責任意識,為維護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做出應有的貢獻。在工作過程中制定規范的審查流程,抓住審查要點,科學評審,保證實驗方案符合動物福利倫理要求,機構開展的所有動物實驗項目應全部通過審查,具備審查批號,并在實施過程中對項目開展監督和管理[7],避免違反倫理審查文件規定的操作發生。
IACUC 成員在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時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實驗動物來源;相關操作人員是否具備開展動物實驗資格,是否具備實驗動物學習經歷,接受相關培訓;實驗方案設計是否充分考慮3R 原則,減少不必要的動物死亡數量,是否科學選用動物種類及品系,造模方式或動物模型能否提高實驗成功率,可否有其他替代方式完成研究;環境、飼料、飲水是否有特殊要求,如限制飲水和禁食,限制時間是否影響動物生命健康,給藥方式和劑量是否超過動物的承受能力;無菌手術程序是否對動物進行充分麻醉,麻醉和陣痛藥物的選擇及術后護理是否符合要求,如何避免動物的疼痛和應激;采血方式和采血量是否合適;使用生物、化學危險品是否有相應的人員安全防護措施,采取什么方式避免環境污染;實驗動物的人道終點設定標準,安樂死采用什么方法減少動物不必要的痛苦;新技術的使用是否充分考慮人類傳統道德倫理等。
IACUC 在制定實驗動物相關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規定時,應充分考慮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和實際工作的適用性,同時需強化機構人員內部培訓教育,確保飼養人員和實驗人員按照標準操作規程執行,通過培訓學習不斷提高遵守法律、法規、標準,保障動物福利倫理意識。
實驗人員是動物實驗的具體實施者,在動物實驗方案設計初始應以3R 原則為基礎,充分考慮實驗的必要性,禁止無意義的重復實驗,慎重設置實驗組及動物數量,實驗數據的來源需充分利用動物材料[8]。當實驗方案審批通過后,實驗人員應嚴格按照申請文件執行,如果方案發生變化需重新提交審查申請。
目前研究表明,醫學院校學生和科研人員對動物福利倫理知識的認知還存在不足,在開展動物實驗前,部分人員還停留在書本內容學習范疇,實驗動物操作技能欠缺,無法滿足動物福利要求,所以需要不斷拓寬知識水平,通過接受相關審查和培訓,學習動物應享有的福利和權利,兼顧人類和動物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完成科學研究,獲得真實可靠的實驗數據結果。
國家層面實驗動物執法監督部門是科技部主管司局,該部門對各省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地方層面是省級科學技術廳主管處室、法制部門和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監督部門在完善實驗動物管理體系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制定和執行實驗動物政策法規,從根本上強化實驗動物管理機制,提高政府部門管理的公信力,建立實驗動物質量保障體系,促進實驗動物福利倫理事業向法制化、規范化發展。實驗動物行業協會及學術團體對促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作用不容忽視,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專業性活動和學術交流,增強優勢學科、技術和產業的影響力,培養優秀的實驗動物管理團隊和從業人員,帶動整個行業的福利倫理審查工作向良好局面發展[9]。
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有利于實驗動物使用和生產的單位和組織保障內部管理機制,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起到很好的監督、指導作用。老一代實驗動物科學家攻堅克難不懈努力推動實驗動物事業,突破技術瓶頸,才有今天生物、醫學的快速發展,只有更多的人為實驗動物福利倫理事業做出貢獻,加快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建設,注重動物實驗替代方法研究,進一步與國際領先技術接軌,才能從全社會意義上推動我國實驗動物福利倫理事業向前邁進,使實驗動物的生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