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艷平
(吉林省大安市紅崗子鄉政府 131317)
羔羊的大腸桿菌疾病又叫羔羊白痢病,得這種疾病是因為體內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屬于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癥狀是嚴重腹瀉或敗血癥,并且這種病發生后羔羊的死亡率較高,一般在地方性出現,原因是消化道受到感染,羔羊飼養環境通風不良,氣候比較多變,飼養管理不當,對羔羊的生存環境沒有嚴格消毒,這些條件都加速了這個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這個疾病造成大量羔羊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很大的損失,影響養殖業的發展。
這個病大多數都會發生在出生1~8d 到6 周的羔羊,導致這種病的主要原因是致病性大腸桿菌,其在發病羔羊的腸道或組織器官內大量增殖,并且會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這個病主要是借助消化道散發式傳播,一般具有地方性特點,經常出現這種病的季節是冬季及秋季,這兩個時期母羊營養不足,乳房不干凈,新生羔羊沒有吃到初乳,而且圈舍里面潮濕且陰冷,而且健康羊群與患病羊在一起居住,并且共同喝一種水源,會讓疾病更加流行[1]。
該病的潛伏期通常是幾個小時或1~2d,根據實際病癥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是腸炎型及敗血型。
這種類型經常發生在出生7d 左右的羔羊,發病初期羔羊體溫會升高到40.5~41℃之間,然后是下痢情況,糞便一般會呈現糊狀,且由黃色變成灰色,在之后的糞便會出現液體狀況,而且帶有氣泡,有的情況下還帶有血液,生病的羊會腹痛,常表現出弓背及臥地不起的情況。不進行及時治療一般會在24~36h 內死亡,并且死亡率達到70%。
敗血癥經常發生在2~6 周齡,發病的初期體溫會升高到41.5~42℃之間,精神比較委頓,結膜充血,并且出現潮紅及呼吸淺表等情況,口鼻會流出清亮的液體,在之后會發生很明顯的神經紊亂情況,發病的羔羊會口吐白沫,然后四肢僵硬,視力障礙、走路失調,然后會躺在地上磨牙,頭往后仰,一個肢體或是多個集體泳動,這類型的患病羔羊極少出現下痢情況,出現帶血稀糞的情況比較少,死之前會出現腹部膨脹情況,并且肛門向外凸出,口腔及鼻孔黏膜會出現發紺情況,進而出現虛脫情況,一般在這些癥狀發生后14h 死亡,慢一點的會在6~12h 死亡,一旦發病很難恢復。
患病羔羊最常見的病理特征是消化系統中有很明顯的炎癥,并且脫水很嚴重,十二指腸、真胃及小腸中段會出現嚴重的充血甚至出血情況,腸系膜淋巴結有腫脹情況,而且切面出現充血或多汁情況。小腸、大腸及真胃內容物呈現黃灰色的半液體狀態,肺部有充血或出血及水腫情況,腎皮質充血或細胞出現腫脹情況,肝也是出現充血、質脆及腫脹情況,并且呈現紫色。
沒有很明顯的特征變化。明顯的癥狀是胸、心包及腹腔里有很多積液,里面有纖維蛋白,有一些患病羔羊的關節,特別是肘關節及腕關節出現腫大情況,里面有渾濁的液體或者是絮片,腦膜會出現充血情況,還會有很多比較小的血點。
根據臨床癥狀還有病理變化及流行情況,就能做出一些初步診斷,確診后必須要進行相應的細菌檢測。一般是取羔羊的心血及肝組織進行涂片,在顯微鏡下面進行仔細檢查,很容易看見大腸桿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心血及肝組織進行培養,在37℃的環境下培養16h,會出現很多大腸桿菌。
(1)不允許健康的羊群和患病羊群共同使用一個水源及牧場,并且對懷孕母羊加強飼養管理,并且加強母羊抓膘還有保鏢工作,確保飼料中的蛋白質及維生素充足,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初乳營養。
(2)做好羊舍消毒工作,在母羊生產前的5d 內需要對產房進行完整的清理和打掃,使用3%的燒堿溶液對羊舍進行嚴格消毒,在產前1d 內需要再進行一次消毒,與此同時,在母羊生產后立刻用0.1%的高錳酸鉀對母羊腹部皮膚還有乳頭進行擦洗及消毒,降低患病概率[2]。
(3)對剛出生的羔羊加強護理,羔羊在沒有吃初乳前需要使用土霉素、磺胺類的藥物加上蜂蜜進行適當調制,調成糊狀涂到剛出生的羔羊舌頭上讓羔羊吃掉,這屬于一種緊急藥物,能做到預防效果,之后再讓羔羊開始吃初乳,給羔羊做好保暖驅寒工作,如果羔羊出現了發病情況,需要立刻進行隔離、治療。
(4)羔羊出生后10h 內,需要進行免疫接種,每個羔羊注射1ml 福爾馬林的滅活菌苗,能這對這種病產生很強的抵抗力,進而具有很好地預防、保護效果。
治療大腸桿菌病的藥物主要有土霉素、呋喃類藥物及磺胺類藥物,再結合其他護理及對癥治療,這樣可以發揮更好的效果。常見用藥方法:患病羔羊可以使用土霉素,按照50mg/kg的量口服,每天3 次。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鈉10ml 每天3 次。口服呋喃唑酮10ml/kg,每天兩次。與此同時需要飼喂活性炭、VC、碳酸氫鈉,每天2 次,連續吃2d[3]。中藥可以使用以下配方:白頭翁15g、黃連12g、秦皮12g、黃芩12g、金銀花12g、白術15g、烏梅10g、甘草5g、煎湯400ml,每個羔羊都服用10ml,每天2 次,連續服用3d。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出現心衰的羔羊注射25%的安鈉咖0.5~1ml,脫水比較嚴重的需要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鹽水20~100ml,對于有興奮癥狀的羔羊,需要使用水合氯醛0.1~0.2g,并加水服用,病情好轉后需要使用微生物治療,如促菌生、乳康生等藥物,加快胃腸道蠕動,有利于更好的治療和康復。
大腸桿菌病是一種發病比較急的疾病,病程很短,致死率較高,養殖人員需要多注意養殖環境及飼養管理,最大程度地進行預防,減少病發率,提升養殖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