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梅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015)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也相繼出臺實施意見。各高校結合自身師資隊伍建設實際,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北京市戰略部署,以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深化教師隊伍建設中堅持人才強校戰略,以師德建設為引領,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動力,以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升人才隊伍質量為主線,全面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專業化師資隊伍,為現代化高職學院建設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建設一支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培養也在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改革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我校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不斷完善選拔、培養和激勵機制。2018年,學校頒布實施了《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管理辦法(試行)》(院黨字〔2018〕65號),明確了教師隊伍配備與選聘、培養與發展、考核與管理、激勵與約束等管理措施,逐步培養出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2018年,我校黨委結合機構調整,獨立設置思想政治教育部,成立由學校黨委直接領導的教學科研二級機構;在此基礎上,2021年學校機構調整進一步設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十四五”規劃納入學校重點建設二級學院,不斷深化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
黨委會、辦公會每學期聽取工作匯報,解決實際問題,在師資配備、建設資金、培養培訓、教學改革、教師待遇等方面都予以大力支持;學校黨委書記洪偉、校長盧小平每學期都帶頭走進課堂,講授4學時形勢政策課,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其他校領導也全部深入課堂,講授2學時的形勢政策課程等。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首位,堅持師德教育常態化長效化。2020年10月我校思政課教師全部參加北京市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師德培訓基地組織的“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專題研修班”,均通過培訓考核;2020年11月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參加教育部教材局組織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使用培訓,均通過學習考核。堅持和完善理論學習制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通過經常性的學習教育,防微杜漸,模范踐行高校教師師德規范。
學校建立健全師德考核評價和監督體系,完善師德考核辦法,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選樹師德標兵向思政教師傾斜,十名師德標兵中有兩名來自思政課教師,并加大宣傳表彰的力度,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爭做“四有”好教師。
近些來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進一步擴大,學校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每年按每生不低于30元的標準提取專門經費,用于師資隊伍的實踐研修、學習培訓、學術交流等。組織思政課教師每年參加各級各類理論培訓,每年組織思政教師開展實踐研修拓寬視野,教師的崗位勝任能力明顯提高。
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馬克思主義學院以理論培訓為抓手,促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全面提升,2019年思政教師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培訓、意識形態安全培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培訓、實踐教學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累計達1510學時,年度人均參加培訓達100學時;2020年思政教師參加師德師風研修、教學能力提升、教學能力比賽、教學創新團隊、思政金課打造、疫情公開課、混合式教學、職業能力提升等各級各類培訓累計達1637學時,年度人均參加培訓達109學時;截至2021年5月10日,思政教師參加優質課程建設培訓、互動課堂建設培訓、黨史教育培訓、課程改革及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等各級各類累計培訓達498課時。為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論基礎。
注重實踐研修,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通過每年組織教師參加實踐研修,如2019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專題培訓班”、2020年“太行精神”主題教育培訓班、香山革命紀念地主題黨日活動、2021年組織教師前往浙江嘉興、延安等地參加全國百名名師講黨史活動等途徑,組織教師開展實踐研修,引導教師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汲取養分,筑牢價值基礎。
依托重大紀念日活動,開展師生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2018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舉辦“輝煌巨變——影像見證四十年”主題實踐活動;2019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舉辦“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演講比賽活動;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期間,舉辦“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大學生在行動”主題微視頻制作實踐活動;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舉辦“學百年黨史 奮進新征程”系列大型學生主題實踐教學活動。在全校師生中反響強烈,起到良好地教育效果。
全面服務學校三全育人格局構建。2019起,全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各二級學院結對共建,在二級學院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建設、黨團組織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主題教育活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每年度面向全校師生舉辦多場主題理論與實踐開放日活動,如:“傳承五四精神理論與實踐主題開放日”“我和我的祖國”理論講座開放日活動、“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理論主題開放日、“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交流研討會”“國企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京東方企業考察學習”等開放日實踐,全面服務學校大思政格局的構建。
師資結構不斷優化,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依據國家對思政課教師選拔的條件要求,學校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選優配齊思政課教師。2019年以來,先后引進5名碩、博人才,目前馬克思主義學院擁有碩博學歷學位教師占比86%,高級職稱占比達到43%。近五年以來,獲得全國杰出教師獎1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人,校級教學創新團隊1個,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升。
重視教科研能力培養,教師綜合素質能力顯著提升。通過對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升,高素質、創新型教師隊伍在逐漸形成,教師隊伍的教、科研及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19年起,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連續三年獲得北京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2018年獲得市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2021年教改革成果被學校推薦參評市級教育教學成果評選。2020年獲批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互動課堂50強校級第一名。教科研能力不斷提升。思政教師圍繞教學改革、課程建設、學科發展等開展深入研究,僅2019年、2020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40篇。教師科研項目申報也有所突破,目前思政教師15名,近三年獲批教育部課題1項、市級課題結題1項,校級重點課題3項。
大力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加快構建我?!八颊逃匦拚n+思政教育選修課+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思政”四位一體素質教育課程集群建設,2019年學校投入校內資金200萬元,支持思政課兩門核心課程的建設,2020年建設成果均通過學校優質課驗收,目前已在學銀在線、中國大學慕課(SOPC)、北信在線開放課程,積極申報國家精品課;開發建設的“四史”等5門選修課已運用于教學。建設完成超過10T思政課教學資源庫,為思政課開展課堂革命提供強大的供給平臺,資源庫同時服務學校三全育人,為院系黨建、課程思政、青年學生成長等提供豐富教育素材資源。
發揮信息化建設和思政課建設優勢,開展援疆支援幫扶工作。注重強化教師社會實踐參與,在社會實踐中鍛煉隊伍,提高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2018年起,連續三年開展援疆思政課教學及對兄弟院校的幫扶。累計遠程授課500余學時,獲益學生近萬人次。2018至2019年間,面向新疆石河子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疆兵團農三師職業技術學校高職新生開展遠程思政課教學,累計授課114學時,受益學生(含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學生)達2700余人次,參與授課教師15人次。2020年疫情期間,面對學生不能集中學習的實際,學校迅速組織師資力量,在較短時間內開發出優質慕課資源,為該校2100名學生開設線上三門思政必修課,總課時136學時,解決了學生疫情期間居家學習和思政課師資薄弱的燃眉之急。
教學效果也得到新疆學生們的好評,學生們一致認為,任課教師學識淵博,風趣幽默,通過靈活、豐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將枯燥的課本內容轉化成通俗易懂的案例、故事,讓學生易于理解領會,教學效果非常好。經過三年來的實踐,此項教育扶貧項目得到了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新疆兵團教育局的一致肯定,為東西部教育扶貧合作提供了成功的教育范式。
學校落實市委教工委、市教委依據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北京高校一線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崗位補貼發放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為加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激勵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增強崗位吸引力而設立的專項經費,制定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崗位補貼發放管理辦法,思政教師享受北京市財政撥付人均2000元/月崗位津貼。學校在職稱評聘工作中,單獨設立思政教師類別,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委員設有同比例的思政學科專家、教授。按教師比例核準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崗位占比,高級職稱崗位比例不低于學校平均水平;完善制定符合思政課教師職業特點和崗位要求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標準。思政課教師待遇的不斷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