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盆底超聲用于壓力性尿失禁中的康復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為研究對象,統計盆底超聲診斷效能,并制定盆底肌肉訓練方案,6 個月后回訪按是否堅持進行康復鍛煉將所有 SUI 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析兩組SUI 患者治療后靜息狀態下、最大 Valsalva 動作狀態下診斷指標。結果:兩組逼尿肌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尿道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均低于對照組,膀胱頸位置以及膀胱位置距離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尿道內口漏斗形成率32.50%低于對照組55.50%(P<0.05);兩組 SUI患者最大Valsalva動作狀態下診斷指標中,觀察組膀胱頸下降距離、尿道旋轉角、膀胱尿道后角以及膀胱下降位置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尿道內口漏斗形成率27.50%均低于80.00%(P<0.05)。結論:盆底超聲用于壓力性尿失禁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根據患者 SUI 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利于日后診治,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盆底超聲;壓力性尿失禁;最大Valsalva動作狀態;靜息狀態
【中圖分類號】R445.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壓力性尿失禁屬于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的一種,具有較高的發病幾率,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構成嚴重的威脅。現階段,對于診斷壓力性尿失禁主要是采取尿墊試驗、X線技術、盆底肌力測試等方法來確定患者病情,但是以上方式具有一定限制[1-2]。有研究證明可知盆底超聲已經成為了壓力性尿失禁手術和非手術治療的重要評價依據。本研究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盆底超聲用于壓力性尿失禁中的康復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為研究對象,統計盆底超聲診斷效能,并制定盆底肌肉訓練方案,6 個月后回訪按是否堅持進行康復鍛煉將所有 SUI 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4-52)歲,平均(55.79±13.64)歲。對照組年齡(29-54)歲,平均(49.87±11.82)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檢測前,排空直腸,適量喝水保持膀胱充盈,指導患者采取截石位平臥,儀器選用檢測儀器為PHILIP超聲診斷儀[ui-eilte,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C5-1凸陣探頭頻率為1.0-5.0MHz,探頭上涂抹適量耦合劑并套上避孕套,置于患者會陰處檢測,觀察子腸-肛管、膀胱-尿道、陰道等狀態。由本院2名經驗豐富的超聲醫師對圖片進行分析及整理。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檢查,具體觀察指標為靜息狀態下的逼尿肌厚度、尿道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頸位置和膀胱位置以及最大 Valsalva 動作下的膀胱頸下降距離、尿道內口有無漏斗形成、尿道旋轉角、膀胱尿道后角以及膀胱下降位置。
1.4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UI 患者治療后靜息狀態下診斷指標比較
兩組逼尿肌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尿道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均低于對照組,膀胱頸位置以及膀胱位置距離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尿道內口漏斗形成率32.50%低于對照組55.50%(P<0.05)。
2.2兩組 SUI患者最大 Valsalva 動作狀態下診斷指標比較
兩組 SUI患者最大 Valsalva 動作狀態下診斷指標中,觀察組膀胱頸下降距離、尿道旋轉角、膀胱尿道后角以及膀胱下降位置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尿道內口漏斗形成率27.50%均低于80.00%(P<0.05),見表1。
3.討論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在打噴嚏或是咳嗽造成腹部壓力過大時,出現不自主尿液自尿道滲出為一種盆底障礙性疾病[3]。有關數據調查得知,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顯的尿失禁癥狀,其中約50%為壓力性尿失禁,對其生活質量、工作情況造成很大的影響及負擔。
通過本次研究得知,在盆底超聲下,充分顯示膀胱頸與恥骨聯合的關系、女性尿道膀胱在靜止期的形態以及膀胱尿道后角大小,并且觀察可知,在患者排尿及腹部壓力作用下動態變化的情況。此外,可有效顯示出膀胱與恥骨之間的關系,并且膀道后角胱形態,大小等做好準確的檢測,提高臨床壓力性尿失禁診斷率。
綜上所述,盆底超聲用于壓力性尿失禁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根據患者SUI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利于日后診治,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杜燕, 沈美玉. 經會陰盆底超聲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中的應用價值[J]. 安徽醫學, 2020, 41(4):3.
[2]單華英, 徐亞芬, 陸艷. 盆底超聲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中的應用及初產婦產后盆底肌肉訓練的療效評估[J]. 中華全科醫學, 2019, 17(9):1557-1560.
[3]馬琳, 闞艷敏, 李寧,等. 不同程度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超聲觀察及危險因素分析[J].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19, 42(6):75-78.
作者簡介:姓名:季潤琰,1982年4月;民族:漢;籍貫:江蘇南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超聲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