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輝 張敏 翟福瑞 杜實禹

摘要:目的:分析陰道微生態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宮頸病變的相關性。方法:選擇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宮頸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患者TCT(宮頸液基細胞學)、陰道微生態和HR-HPV(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結果:乳酸桿菌較少的患者、無乳酸桿菌的患者、念珠菌感染者和陰道清潔度為3-4度的患者HR-HPV及宮頸病變的發生率明顯升高,比較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道微生態較差、感染念珠菌的患者極易發生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及宮頸病變,乳酸桿菌有益維持女性陰道微生態的平衡。
關鍵詞:陰道微生態;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宮頸病變
【中圖分類號】R271.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前言
近年來,宮頸癌逐漸成為危害女性機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臨床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與致死率很高。一旦女性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極易引發其體內形成惡性腫瘤。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陰道微生態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宮頸病變的相關性進行研究[1]。具體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宮頸病變患者,分別給予患者TCT(宮頸液基細胞學)、陰道微生態(五聯酶法)和HR-HPV(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9.56±3.67)歲。
(二)方法
樣本采集: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使用窺器使患者的宮頸口暴露,使用無菌棉拭子從患者的陰道內取少許分泌物,放入試管內,送到微生態檢測室開展檢查工作。使用特殊的宮頸刷對患者的宮頸鱗-柱的上皮相連處和陰道的后穹窿部位刷取適量的分泌物和細胞,然后把宮頸刷拔出后放到保存液內。把取到的樣本轉送到檢查科開展檢查。
陰道微生態評價標準:乳酸桿菌數量的判斷標準;多、少和無。陰道清潔度的評價分為1-2度與3-4度。判斷是否感染念珠菌分為陰性為沒有感染、陽性為感染。
細胞學檢測宮頸液基:在檢查的過程中檢查醫師按照TBS分類方法開展檢查工作,結果分為未見上皮內病變或惡性病變( 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 、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 、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鱗狀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其中 ASC 包括無明確診斷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 和不能排除高級別鱗狀上皮細胞內病變非典型鱗狀細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 。不低于 ASCUS 被認定為陽性結果,NILM 被認定為陰性結果[2]。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查:在開展檢查工作的過程中使用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技術(cobas4800HPV)對患者實施多重定性檢查。
(三)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統計學專業分析軟件SPSS20.0對所有患者的檢查數據進行統計比較,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二、結果
(一)檢查患者陰道微生態的結果
通過對患者進行檢查可以發現,61例為乳酸桿菌較多患者;39例為乳酸桿菌較少或無的患者;86例為1-2度陰道清潔度的患者,14例為3-4度陰道清潔度的患者;28例為感染念珠菌的患者,72例為沒有感染念珠菌的患者。
(二)分析陰道微生態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相關性具體結果見表1.
(三)分析陰道微生態與宮頸病變的相關性,具體結果見表2.
三、討論
對于女性來說,保持陰道微生態的平衡對機體的健康具備重要的意義。而乳酸桿菌是人體內的一種優勢菌,其能夠促進女性陰道微生態的平衡。通過改變女性陰道內的酸堿度來調節陰道的清潔度,從而使女性陰道內的菌落的生長受到影響,進而使女性陰道的微生態的穩定受到影響。本次所開展的研究所取得的結果表明:乳酸桿菌少或無的患者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宮頸病變的發生率明顯高于乳酸桿菌較多的患者。而患者感染念珠菌,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宮頸病變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沒有感染念珠菌的患者。3-4度陰道清潔度的患者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宮頸病變的發生率明顯高于1-2度陰道清潔度的患者;比較存在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3]。
總而言之,乳酸桿菌較少或無的患者、陰道清潔度偏差的患者,以及感染了念珠菌的患者等都極易引發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或者易導致患者發生宮頸病變。其中乳酸桿菌有利于保持女性陰道微生態的健康。
參考文獻:
[1]盧曉,張玲云,何佳英.微信延續管理聯合藥物治療在絕經后婦女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中的意義[J].中國基層醫藥,2021,28(09):1383-1387.
[2]張涵.宮頸癌術后人乳頭瘤病毒未清除影響因素及對預后的影響[J].當代醫學,2021,27(26):61-63.
[3]蔡江義,崔旭,秦嶺,康媛媛,白煥煥.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技術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分析[J].安徽醫藥,2021,25(09):1839-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