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偉 周晨 張婷 羅曌 黃冬妮


【中圖分類號】R7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一、背景
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人民群眾對健康有了更高需求,更加重視健康質量的改善、健康服務水平的提高[1]。人口老齡化加快、疾病譜改變、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得腫瘤性疾病的醫療服務需求逐年增長,廣西的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長期高于全國水平,腫瘤患者對醫療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長。
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唯一一所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我院是區內疑難、復雜腫瘤患者收治的主要醫療機構。因腫瘤疾病自身發展規律,疑難、復雜腫瘤患者相較普通患者更易發生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如何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是我院醫療管理的重點也是難點。醫務科提出對策之一就是建立一個良好醫療質量監管體系,即建立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機制[2]。以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機制為基礎,在全院范圍內構建一個及時發現、立即報告、隨時檢查、全員參與、有效控制的安全防范網絡。
二、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定義、分級和報告途徑
2.1定義
在臨床診療活動以及醫院運行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并可能引發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威脅醫務人員人身安全,干擾醫療工作正常運行的因素和事件均稱為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2.2分級
1.Ⅰ級事件(警告事件):非預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進展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2.Ⅱ級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機體與功能損害。3.Ⅲ級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雖然發生錯誤事實,但未給患者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損害,或雖有輕微后果而不需任何處理可完全康復。4.Ⅳ級事件(隱患事件):由于及時發現錯誤,未形成事實[3]。
2.3報告途徑
1.一般情況下,通過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院內網絡直報系統或紙質醫療不良事件報告表進行上報。2.緊急情況下,遇到各種意外事件造成患者嚴重傷害、死亡的緊急情況(如意外墜樓、術中死亡、住院期間意外死亡等),可以立即電話直接報告職能科室負責人或分管院長,過后再通過系統或者紙質報告補報。
三、我院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現狀
我院從2015年出臺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2016年開始正式上線醫療不良事件院內網絡直報系統。2016年至2020年,共計上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330例。
2.1根據事件等級劃分統計
2.2根據事件成因進行統計
3.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與醫療投訴及醫療糾紛
根據統計,2016年到2020年期間,我院形成醫療投訴年均在20-30起,醫療投訴數量并未因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機制的形成有明顯的減少,但是由醫療投訴形成重大醫療糾紛(到人民法院起訴或到醫療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明顯減少,從年均8-10起降到2-3起。根據統計數據初步分析,說明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機制使職能管理部門及時介入糾紛隱患,指導臨床科室規范處置可以有效的降低重大醫療糾紛的發生。
4.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對策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的等級醫院評審標準,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年醫療不良事件報告數量不低于床位的10%。我院編制床位900張,按要求年上報不良事件應不低于90件。2016年至2020年,我院僅2016年達到要求上報數量要求。不達標原因如下:科室對不良事件上報系統不熟悉;科室對不良事件上報的重視程度及風險意識;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及獎勵制度的執行不到位[4]。為使我院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工作規范有效的開展,醫院采取如下對策:
4.1完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監測管理體系
通過完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監測管理體系,維持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數量動態穩定性,力爭年不良事件上報數量達到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標準。建立由醫務科牽頭的各職能部門組成醫院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監管小組,充分發揮不良事件管理系統重要作用[5]。設置管理目標,制定監管管理指標,每月定期監測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各分類上報數量,群策群力對重點高發不良事件進行分析,并著力解決不良事件上報率低的問題,及時消除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障礙。加強對不良事件上報管理,暢通不良事件上報及反饋渠道,醫務人員可感知不良事件上報價值,維持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數量動態穩定性[6]。
4.2加強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院內網絡直報系統管理
精細化管理成為降低不良事件重要依據。依托醫院建立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院內網絡直報系統,利用信息系統統計分析各類別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可實時掌控全院上報不良事件情況,及時啟動風險預警機制。醫院以不良事件數據庫作為基礎,可及時識別風險來源,以一段時間內同類事件發生頻次作為監測指標,可有效判定醫療風險預警級別,采取相應應對管理措施[7]。并將不良事件管理范圍外延擴大,針對重點患者采取相應應對措施,如新技術實施、特殊手術和非計劃再次手術等,及時發現醫療風險隱患并盡早干預,達到風險預先控制的目的。
4.3強化醫務人員特別是低年資醫務人員的培訓
腫瘤患者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發生,主要與腫瘤性疾病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有關,與醫務人員工作繁忙、防范意識不強以及專業性欠佳等因素相關,也和醫院核心制度執行不到位相關。嚴格執行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加強對全院各類醫務人員包括醫師、護士、藥師和技師的培訓,強化重點培訓內容,包括18項醫療核心制度、常見腫瘤診療規范和技術操作、各種搶救預案和流程的培訓等[8]。
4.4激勵和考核
醫院鼓勵全院醫務人員主動、自愿報告不良事件,對積極主動報告并及時整改者予以相應獎勵,從管理機制上保證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每年年末,根據年上報數量,以科室為單位進行獎勵,年上報數量前三名科室獎勵1000元/科,對于上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較少的科室,由醫務科進行約談。
5 小結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是“患者安全目標”之一,是醫院全面質量管理、有效防范醫療風險的重要工具,是衛生行政機構開展評審評價的重點內容,醫院應將此項工作納入醫院“十四五”發展重點目標,推動醫院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秋生,曾文苑,陸軍平. 全面質量管理在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21,19(21):194-196.
[2]李桂玲. 大型綜合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的醫務管理要點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13):19-22.
[3]蔣帥,劉琴,方鵬騫. 智慧醫療背景下"十四五"我國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策略探析[J]. 中國醫院管理,2021,41(3):15-17.
[4]李智. 淺析縣級醫院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管理[J]. 現代醫院,2020,20(3):354-356,360.
[5]馮雅嫻,楊順心. "互聯網+醫療"背景下的醫院信息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 中國衛生產業,2019,16(6):167-169.
[6]姚超,魏霄瑾,楊俊體,等. 研究型醫院的安全文化與醫療質量及安全的 精細化管理[J]. 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0):109-111.
[7]葉傳禹,孫亦暉,陳堅,等. 基于醫療安全的醫院新技術管理[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25(4):311-313.
[8]戎正,葉平,黃天泓,等. 三甲綜合醫院值班狀態下醫療安全管理探討[J]. 西南國防醫藥,2018,28(12):1264-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