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柯慧 李立業
(南昌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南昌 330031)
學習倦怠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身體上一系列的負面反應[1],其結果使學生產生情緒耗竭、疏離學業、成就感低落等現象[2]。研究指出,高中籃球運動隊隊員訓練與比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文化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存在“學訓”矛盾,影響其文化教育水平[3]。這意味著通過促進體教融合,推動高中籃球隊隊員文化學習和課余訓練協調發展成為當前重要的課題。基于此,該文以臨沂市部分高中為例,通過調查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情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繼而提出高中籃球運動員克服學習倦怠的策略,為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以高中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及其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以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的隊員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及相關網站查閱關于學習倦怠、高中生籃球運動員等相關文獻并進行分析。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依照科研方法的要求,以臨沂市高中籃球隊隊員為對象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個人文化學習和訓練及學習倦怠情況。學習倦怠量表采用胡俏[1]修訂的高中生學習倦怠量表(MBI-SS),采用5點計分,從“非常同意”計5分到“非常不同意”計1分。問卷于2020年3月通過網絡發放,回收119份,有效問卷83份。從年齡看,被試介于15~19歲之間,其中17歲人數最多,有31人,占總人數的39.8%,19歲的僅1人,占總人數的2.4%;從性別看,男生有49人,占總數的59%,女生有34人,占總人數的41%;從年級看,高一、高二和高三學生分別有31人、34人、18人,分別占總人數的37.3%、41%和21.7%。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胡俏修訂的MBI-SS量表有21個條目,分為情緒耗竭、學習低效能感、師生疏離、生理耗竭4個維度。其中,情緒耗竭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情緒和精神方面的自我否定;自我效能感是學生對實現既定學習目標的能力和行為的自我認識;師生疏離是指由于師生關系疏遠,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一種孤立感;生理耗竭反映的是學生長期面對學習壓力時產生的生理上的緊張感[1]。
由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的情況得知,情緒耗竭、學習的低效能感、師生疏離和生理耗竭的平均值分別為2.98、3.26、2.29、2.72(見表1)。生理耗竭、師生疏離和生理耗竭的得分越高,學習倦怠越嚴重,而學習效能感得分越低,其對學習效果的自我評價越低。在最高得分為5分的情況下,生理耗竭、師生疏離和生理耗竭的平均值均大于或者接近3.0,而學習效能感的平均值低于中間值(2.5),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存在“學習倦怠”的問題,其中師生疏離和自我效能感表現更為明顯。
表1 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統計(n=83)
高中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的原因錯綜復雜,多種多樣。有研究指出,訓練時間過長是影響隊員文化教育學習的主要原因[3];訓練至上的認識、忽視文化教育學習、訓練與文化教育脫節等是影響運動員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5];文化學習的方式和學習氛圍是影響其文化學習的重要因素[1,6]。該研究調查結果表明,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學習基礎差、訓練太累影響學習精力、學習氛圍較差、外出比賽影響學習進度、文化課任課教師的態度和其他(見表2)。
表2 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可多選,n=83)
由表2可知,有66.27%的籃球隊隊員認為平時訓練太累,導致自己的精力不夠;有54.22%的隊員覺得學習氛圍不好,大家都不認真學;有45.78%的籃球隊隊員認為由于經常跟隨籃球隊一同外出比賽而導致自己跟不上學習進度;還有4.2%的隊員認為文化課任課教師態度影響師生關系;而認為自己基礎差,學習比較吃力,影響自身學習興趣的隊員占總人數的80.72%。
從這些數據來看,大多數籃球隊隊員都認為影響自己學習的因素是自身學習基礎較差,而消極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就可能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導致情緒耗竭;同時伴隨生理方面的耗損[1],即生理耗竭。大部分籃球隊隊員的訓練時間長、訓練強度大而過于疲勞,導致隊員精力不足是不爭的事實,這可能是學生出現“這段時間總覺得這不舒服,那不舒服、學習讓我感到腰酸背痛”等生理耗竭的原因之一。而經常外出比賽,高中籃球隊隊員跟不上學習進度,進而產生低的學習效能感,最終導致隊員在對自身學習效能的認知當中,潛意識地認為自己缺乏承擔正常學習的能力,如“我覺得學習能使我的潛能得到發揮”“讀書能夠使我獲得他人的尊重”等。當隊員沒有精力學習時,同樣也會出現消極學習導致隊內學習氛圍不好的情況,影響學習效能感。研究表明,當個體認為無法控制或適應環境,自我效能感較低時,容易出現倦怠現象[7]。這意味著改善學習氛圍是克服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的重要方法。研究指出,學習倦怠的學生會對教師和學校產生疏離感,主要表現為學生以一種疏遠、消極和否定的態度對待教師[4]。這就能解釋該研究中有4.82%的高中籃球隊隊員認為文化課任課教師教學水平不高、工作不積極的原因。籃球隊隊員的這種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學習倦怠的一種癥候。
2.3.1 引導高中籃球隊隊員端正文化學習的態度
態度影響人的行為,有了積極的學習態度才會有行動力。引導隊員端正文化學習態度是克服學習倦怠,減少情緒和生理耗竭,提升學習自我效能感的重要舉措,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提升隊員對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調查結果顯示,對文化學習非常重視、重視、無所謂、不太重視和不重視的籃球隊隊員分別占24.1%、45.78%、19.28%、2.41%和8.43%。由此表明,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中超3成的學生不太重視文化學習,只有在思想上重視了,才會有所行動。第二,提高隊員對文化學習的積極性。文化學習非常積極、積極、一般、不太積極和不積極的籃球隊隊員分別占總人數的12.05%、13.25%、45.78%、18.07%和10.84%。可知,臨沂市部分高中大多數籃球隊隊員文化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如前所述,這種消極態度會影響學習氛圍,降低學習效能感,產生學習倦怠現象[7]。要避免籃球隊隊員出現學習倦怠情況,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勢在必行。第三,增強隊員對文化學習的興趣。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是大學生學習倦怠的最主要原因[8]。調查結果顯示,籃球隊隊員對文化學習非常有興趣、有興趣、一般、不太有興趣和沒有興趣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16.89%、22.89%、37.35%、14.46%和8.43%。可見,臨沂市大部分籃球隊隊員文化學習興趣低下。
2.3.2 通過體教融合正確處理學習與訓練的關系
要處理好“學訓矛盾”,就應該關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對籃球隊隊員單獨編班進行文化教育。通過調查了解到,臨沂市部分高中將籃球隊隊員分散到普通班進行文化教育和單獨編班進行文化課學習的學校分別占61.83%和38.17%。由此表明,多數學校采用把隊員分散到普通班進行文化學習,其結果是學生一旦外出比賽,耽誤學習,很難補課。因此,單獨編班有利于任課教師把握教學進度。第二,正確對待訓練質量與訓練時間的關系。多數籃球隊隊員每天學習的時間介于4~6h之間,說明這部分的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過短。減少訓練時間,提高訓練質量,以此降低隊員情緒和生理耗竭是隊員在訓練之余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的保證。第三,有選擇性地參加比賽。調查顯示,臨沂市部分高中多數籃球隊隊員每年外出比賽3~5次,而大多數學校不會對籃球隊隊員進行補課。基于此,在高中籃球賽事較多的當下,應該選擇重要賽事,不宜貪多,以此減少隊員因外出比賽而耽誤文化學習的情況。
2.3.3 強化教練、文化課任課教師和家長協同管理
首先,教練及教師應進一步重視隊員的文化教育,努力緩解師生關系疏離。調查顯示,臨沂市部分高中35.78%的文化課教師重視籃球隊隊員的文化成績,可見,要想提高籃球隊隊員的文化教育水平,需進一步促使文化課教師重視隊員的文化教育。其次,進一步強化對高中籃球隊隊員文化教育的管理。調查顯示,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認為所在學校對籃球隊的管理非常嚴格、比較嚴格、一般、不太嚴格和不嚴格的分別占總人數的16.14%、22.53%、44.10%、16.02%和1.2%。可知,臨沂市大部分高中籃球隊所在學校對籃球隊的管理還有待加強。最后,強化家長對隊員文化學習的督促作用。調查結果表明,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的家長對隊員文化學習非常關心、比較關心、一般、不太關心和不關心的分別占59.04%、28.92%、6.02%、4.82%和1.2%。同時,家長與文化課教師經常交流、偶爾交流、不太交流和從未交流的分別占21.69%、40.96%、21.69%和15.66%。由此可知,雖然近9成的家長關心隊員的文化學習,但與任課教師的溝通還有待加強。家長在關心隊員文化學習的同時,應多與任課教師交流,一起努力督促隊員的文化學習。
通過對臨沂市部分高中籃球隊隊員文化學習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結果表明,高中籃球隊隊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學習倦怠現象,其中學習基礎差、訓練太累影響學習精力、學習氛圍較差、外出比賽影響學習進度等是導致其學習倦怠的主要原因。為了克服高中籃球隊隊員學習倦怠,應引導其端正文化學習態度,正確處理好文化學習與運動訓練的關系,強化教練、文化課任課教師和家長協同管理。只有促進體教融合,提升高中籃球隊隊員文化學習和運動訓練水平,才能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籃球運動后備人才,迎接中學籃球運動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