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江鵬 汪民樂 鄧力源 閻 哲
(火箭軍工程大學 西安 710025)
輕型合成營偵察力量[1~2]是輕型合成營的眼睛,在執行作戰任務時,為各級指揮人員提供實時準確情報信息,是指揮人員能夠實時掌握戰場態勢[3],正確組織指揮作戰的關鍵因素。目前,世界各國都致力于特戰力量的完善,提升偵察力量能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美國陸軍運用無人機500多架次,主要擔負目標偵察定位、戰場實時監控和目標打擊效果評估等作用,重在依托無人機構建“偵察-指控-打擊-評估”于一體的作戰體系[4]。
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作戰過程中,由于高原山地戰場環境特點和營偵察力量人員裝備編制體制的基本情況[5~6],特戰能力需求隨著戰斗進程的推進不斷發生變化。作戰開始前,偵察人員抵近偵察,并適時利用無人機對預定戰場環境偵察和重要區域監視;作戰過程中,偵察人員占據有利地形,主要起到引導打擊、毀傷效果評估的作用;作戰結束后,主要對整個戰場環境和敵縱深偵察監視[7~8]。能夠準確評估偵察力量的特戰能力,對于發揮偵察力量作戰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關于偵察力量的研究運用,主要集中在情報偵察裝備效能評估的研究上,且對于戰術級偵察力量能力評估較少,實際指導意義不強。劉波[9]等從需求角度出發,分析預警機電子偵察系統戰術技術指標體系;聞傳華[10]等利用實驗平臺進行仿真對比兩種型號偵察裝備,得出更好的情報偵察能力對作戰部隊具有更大的作戰效益。本文立足當前高原山地環境特點和輕型合成營偵察力量建設發展情況,科學建立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指標體系,綜合應用熵權法、云模型理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對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進行評估。
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指標體系由三個一級指標組成,分別是特戰指揮能力、特戰作戰能力、特戰生存防護能力。
特戰指揮能力,包括業務能力、信息能力、身體素質三項指標。業務能力指指揮人員組織計劃、籌劃決策、預測判斷、控制協調等能力;信息能力指參謀或技術人員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信息對抗等能力;身體素質指指揮人員及參謀或技術人員高原山地環境下身體機能狀態。各指標可結合單位年度軍事訓練考核成績,通過整理可得到各指標值。
特戰專業能力,包括偵察能力、監視能力、毀傷效果評估、引導打擊能力、破襲能力五個指標,屬于定性指標,可通過專家咨詢法得到。

圖1 特戰能力指標體系結構圖
特戰生存防護能力,包括反偵察能力、反干擾能力、反破壞能力三個指標,屬于定性指標,可通過專家咨詢法得到。
設一個普通數值組成的集合U={u},即論域,為U上對應的定性概念。關于論域U中的任意元素u都存在一個有穩定傾向的隨機數μA?()u,稱為u對概念?的隸屬度,隸屬度?在論域U上的分布稱為隸屬云。
云評估利用期望值Ex,熵En和超熵He三個數字特征來表征[15]。如圖2所示。

圖2 云的數字特征
期望Ex:隸屬云對象期望值在論域中的重心位置,是論域空間中最能反映隸屬云對象的最典型樣本點。

熵En:隸屬云對象的可度量粒度,通常熵越大越宏觀,也表示在論域中可被隸屬云對象接受的取值范圍。

超熵He:是熵En的熵,是熵的不確定性度量,代表隸屬云對象值樣本出現的隨機性,間接反映了云的厚度。

陸軍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評估可以看作是一種虛擬云。假設特戰能力結果的云模型為T=SC(Ex,En,He),則特戰能力各指標因素的云模型為Ti=SC(Exi,Eni,Hei),即為T的各個基云,通過對Ti的邏輯運算即可求出最終評估結果的云模型 T[16]。
結合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偵察力量的特點和熵權法、云模型等理論,得到陸軍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評估過程,如圖3所示。

圖3 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評估
3.2.1 建立各指標評估云模型
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各指標的每一個評語都由一個云模型來描述,組成指標評語的評價標準云模型集。根據采集得到的數據,先通過逆向云產生器得到各指標的云參數,云參數計算如式(4)。然后通過正向云產生器,形成各評價指標的云模型。

3.2.2 指標權重確定
權重的確定方法很多,如Delphi法、層次分析法、相對比較法等。上述方法各有優點,為了消除人為因素的影響,這里基于信息熵法[15]進行確定權重,基本步驟如下。
構建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決策矩陣B=(bij)n×m,并對其規范化處理得到R=(rij)n×m,計算屬性uj輸出的信息熵:

運用熵權法和云模型評估理論,對某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進行評估。
參照軍事訓練考核要求和各指標性質,評價等級和其對應的分值分別為弱[0,50)、較弱(50,65]、一般(65,85]、較強(85,91]、強(91,100]。根據式(4)分別計算出各等級云參數,特戰能力標準云如圖4所示。

圖4 特戰能力標準云
由15個專家、部隊一線指揮員對某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一級指標特戰專業能力的各因素進行評判,可得到15種狀態,見表1。力、毀傷評估能力、引導打擊能力、破襲能力的實際云特征參數值,分別為偵察能力(83.1,,1.2,0.12)、監視能力(60.5,1.9,0.22)、毀傷評估能力(66.1,1.87,0.22)、引導打擊能力(76.9,1.23,0.44)、破襲能力(84.5,1.0,0.16)。

表1 評估體系指標狀態
同理可得,業務能力(70.9,1.93,0.46)、信息能力(62.9,1.26,0.23)、身體素質(74.9,2.75,0.96);反偵察(76.3,2.67,0.48)、反干擾(62.3,2.56,0.49)、反破壞(78.1,2.02,1.03)。
使用式(5)、(6)對偵察能力、監視能力、毀傷評估能力、引導打擊能力、破襲能力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其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特戰專業能力各指標權重
同理可得,某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指標權重,如表3所示。

表3 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指標權重
由式(3)計算可得:特戰指揮能力的云參數為(71.9,1.2,0.78),特戰專業能力的云參數為(74.7,0.67,0.23),特戰生存防護能力的參數為(70.3,1.4,0.58),云圖如圖5所示。

圖5 一級指標能力
從圖中可知,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的三個一級指標中,特戰專業能力最好且比較穩定;特戰指揮能力次之;特戰生存防護能力相比較差,且不穩定;各指標云滴分布都較為分散,說明受到高原山地氣候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的云參數為(71.3,0.65,0.66),云圖如圖6所示。

圖6 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特戰能力
從圖中可知,輕型合成營高原山地進攻作戰特戰力量能力云滴落于(65,85]區間,能力處在一般程度。
本文針對輕型合成營偵察力量在高原山地作戰受外界因素影響大、作戰不確定性的特點,綜合運用熵權法和云模型理論評估其能力,充分原始數據,克服傳統評估方法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通過仿真分析驗證,方法科學有效,結論直觀易懂,是一種特別實用于高原山地作戰環境下輕型合成營特戰能力評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