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倩
(欽州市中心血站,廣西 欽州,535000)
在臨床治療期間,血液需求量較大,因此保證血液安全對疾病治療與降低病原體傳染具有重要意義。基層血站為醫療機構提供血液,而其血液篩查能力會直接影響用血安全問題,需要高度重視對血液的篩查[1]。目前我國血液篩查方法包括核酸檢測與血清學檢查,其中酶聯免疫吸附法是血清學監測的主要方法[2]。而核酸檢測技術能夠直接檢測病原體基因組,最大限度的縮短病原體指標檢測窗口期,能夠提高血液檢測工作效率,降低病原體傳播[3]。自核酸檢測在我站開始推廣,從2017 年5月開始核酸檢測覆蓋獻血標本,為了解我市的獻血者NAT 陽性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選擇112302 例2017 年5 月-2020 年12 月欽州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標本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獻血要求及標準;②接受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無任何反應。
標本采集:每位獻血者留取2 管5ml 血液標本,采用EDTA-K2 抗凝劑,第一管為常規真空管,用于ELISA、ALT、血型等的檢測,第二管采用帶分離膠真空抗凝管,用于NAT 檢測。儀器與試劑ELISA 儀器與試劑:儀器:前處理標本處理儀:TECANEVO150/8,后處理全自動酶免分析儀FAME 24/30。ALT 儀器:邁瑞(BS-460) 試劑:HBV 檢測試劑盒(北京萬泰、珠海麗珠);抗-HCV 試劑盒(英科新創、上海科華);HIV 試劑盒(北京萬泰、法國BIO-RAD 公司)外部質控品為北京康切斯坦生物有限公司提供。ALT 試劑:深圳邁瑞生物醫療有限公司。核酸儀器與試劑核酸儀器:蘇州華益美血液核酸篩查系統AB-T-200和HAMLTONBONADUZ AG 科華血液核酸篩查系統。NAT 試劑:HBV、HCV、HIV(1+2)核酸檢測試劑盒(蘇州華益美);HVB、HCV、HIV(1+2)(上海科華)。
檢測方法:使用兩種不同廠家的試劑對HBV、抗-HCV、抗-HIVAg/Ab、抗TP 進行ELISA 檢測,陰性結果采用核酸篩查系統進一步進行核酸檢測,NAT 反應性的標本為陽性。
對全部標本進行ELISA 檢測,對陰性的獻血者進行HBV、HCV 和HIV3 項進行NAT 檢測,對結果呈陽性的獻血者進行資料分析[4]。
本研究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χ ±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ELISA 總共檢測人份數:112302 例,不合格人份數:3087例,總合格人數:109208 例,不合格占總人數:2.75%。
其中HIV 不合格人數:68 例,HBV 不合格人數:929 例,HCV 不合格人數:152 例,TP 不合格人數:472 例,ALT 不合格人數:1303 例。
核酸檢測HBV-DNA:115 例,核酸檢測hcv:0 例,核酸檢測HIV:0 例。
血液安全性與血站采集的血液標本有直接的關系,而基層血站在采集血液期間,可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了解病毒抗體與病毒抗原產生直接的了解,但由于其檢測技術存在窗口期,使得檢測誤差較大[5]。近幾年,我國血液檢測技術發展逐漸加快,基層血站血液檢測工作中使用核酸檢測技術,對病毒核酸進行檢測,縮短檢測“窗口期”,使得血液安全性有一定提高[6]。這一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高度自動化、高敏感性,能夠將血液樣本中含量極低的核酸檢測出來,病毒科在短時間內檢查出來[7]。
長期以來,我國都采用ELISA 方法進行兩遍的血液篩查,使輸血傳播疾病的風險大幅度降低,ELISA 敏感度較高,存在較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并且檢測的“窗口期”比較長,存在漏檢的風險比較大[8]。本文通過將核酸檢測技術納入研究,結果顯示:HIV 不合格人數:68 例,HBV 不合格人數:929 例,HCV不合格人數:152 例,TP 不合格人數:472 例,ALT 不合格人數:1303 例。核酸檢測HBV-DNA:115 例,核酸檢測hcv:0 例,核酸檢測HIV:0 例。核酸檢測技術通過提取血液中核酸、檢驗血液標本中核酸的擴增等流程,使得核酸兩得到擴增,能夠快速檢測感染病毒的血液標本[9]。通過分析漏診的原因,主要在于:1.由于基層血站剛開始開展核酸檢測技術,可能工作人員對相關注意事項不夠了解,隨著逐漸推廣核酸檢測技術,可有效降低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誤診情況[10]。2.由于地域因素及人群分布等原因的影響,會造成不同地區之間血液樣本較大的差別。3.由于血液樣本在運送到實驗室途中保存不當會出現標本檢測異常,但目前我院已經采取全程溫控監視[11]。4.儀器在保養、檢測上存在一定要求,部分人員可能不夠了解。因此臨床檢測期間需要加大對操作的要求,最大程度的提高陽性確診率,提高臨床輸血安全性[12]。ELISA 檢測在受到病毒變異、隱匿性感染等因素影響下,血液檢測過程中存在一定漏診率,為了確保用血安全,運用核酸檢測技術與酶聯免疫吸附檢測互補,縮短窗口期,提升陽性率,為臨床用血與疾病治療提供了有利保障。
綜上所述,核酸檢測技術在基層血站中實施,能夠促進多項檢測靈敏度,使得基層血站篩差血液傳播性疾病水平明顯提高,與血清學配合檢測,能夠使得臨床用血安全性有一定提高,并確保在檢測期間按個要求,保障基層血站血液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