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肆
(東興市東興鎮衛生院,廣西 東興,538100)
應急管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重要組成部分,特點為高負荷、高壓力及高風險,如何加強對應急管理體系及能力建設,作為支撐隊伍建設關鍵。醫療機構為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主要戰場,對醫院行政管理干部應急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戰。構建一支專常兼備、反應靈敏及作風過硬、本領高強行政管理干部隊伍尤為重要,成為贏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迫切需求,同樣為醫療機構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必然要求[1]。行政管理部門中缺乏完善考核體系,對專業管理知識認知淺顯,執行管理工作時缺乏執行力度,難以提升醫院人員向心力,較難推進醫院發展。為此,重視對醫院行政管理部門隊伍建設,平衡醫療水平及其管理水平之間發展關系,促使二者之間協同促進,共同提升醫院綜合實力尤為重要。文章就加強醫院行政管理隊伍建設實踐探索如下分析,現報道如下。
醫院管理中基本義務包括保障病患生命健康水平,成為社會主義市場較為特殊一大發展經濟體,相比較其他盈利性中小企業,醫院所面對人群為大眾,服務于各崗各業,在技術水平提升及發展下,社會生產力發展會帶動醫療水平發展[2]。傳統理念下,病患遇到問題首先會找到醫生,認為醫生本職為治病救人,醫院服務質量出現問題并找到醫生理論。行政管理部門缺乏對內部工作開展重視力度,思想弱后,傳統制度不適應當下運作標準,出現合作之間矛盾日益尖銳,伴隨著病患數量、病房周轉率提升,傳統管理理念下,其滯后性不利于醫院管理。
新型冠狀疫情初期階段,按照指揮部通知要求,自1 月23日起先后派人醫務人員駐楠木山點、那漏點等24 小時開展人員健康監測工作。期間突發應急事件發生率顯著偏高,而對于干部高效執行力、多部門協作能力要求高[3]。此時對各類問題處理中,對干部要求上,以思路清晰、果敢決斷為主,要清楚對防控工作開展中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鑒別及處理,采取切實有效舉措,并科學評估及分管好人、財、物資源,果斷取舍,將應急工作處理主動權把握[4]。對疫情防控期間應急事件處理上,往往需要多個方面及其多個部門聯動,與院內日常工作運行單一部門主導工作模式不同,對中層行政管理干部協同作戰能力提出相應挑戰。
多數醫院工作節奏較快,對人員管理上側重點為提升業務技能,對管理技能培養上顯得薄弱。同時,基于新型冠狀肺炎大背景下,導致人員管理上混雜,缺乏應急預案制定,難以應對應急事件。多數人員對行政管理培養上,以憑借資歷、依靠行政命令進行管理情況為主,部分人員缺乏行政管理經驗、高端行政管理人才規劃及指導[5]。目前多數醫院行政管理上,以醫科專業、衛生學校畢業人員為主,缺乏專門學習行政管理人才,出現管理理論、經驗不足,一旦面對突發醫療衛生事件時,管理不足。
自2020 年1 月新型冠狀肺炎大流行下,各個醫院啟動應急防控工作,并成立新型冠狀肺炎應急領導小組,由院內各個職能部門所組成,對疫情防控過程中所面臨各類突發問題,及時進行協調解決。同時,工作負荷強,面對高負荷高強度應急管理工作,對干部隊伍組成人員提出挑戰,對年齡偏大者,會增加身體不適情況發生[6]。同時,對疫情防控工作中,其前提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對醫院行政管理人員而言,其專業水平要求更高。醫療機構應急管理工作開展,要求干部行政管理人員具備一定專業基礎、醫學基礎,并有前瞻性預警預測能力和專業處理能力[7]。因此,對行政管理干部隊伍建設中,學歷、職稱結構組成尤為重要。
行政管理人員專業水平提升中最主要因素為服務水平提高,需具備優秀管理知識體系、實際運行能力管理人員。基于新型冠狀肺炎大背景下、國家新醫改大背景下,將醫生與患者需求緊密聯系,提升自身管理能力[8]。對行政管理人員選拔過程中,要求嚴格把控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和執行能力,多層篩選方式與實際需求結合,找到適合醫院發展優秀人才,公平、公正及公開原則,促使每一位人才可投入到選拔當中,多個方面選擇,綜合評估應聘人員思想道德、專業水平及工作經驗和執行能力,促使人員耐新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保障醫院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決策的科學合理性。
《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要求下,基于醫院對應急管理實際情況下,要求調整院內行政管理干部選任工作制度,對干部選任任用標本上,除具備基本選拔條件上,除具備學歷及專業技術要求上,仍需將年齡因素考慮進去,構建年輕管理工作需求干部隊伍。多數醫院行政管理上,其隊伍年齡偏大,為此,后續對干部選任期間,可側重點選取年輕、高學歷、專業技術過硬、執行能力強和協調能力干部,同時加強對副職干部的儲備培養工作開展[9]。
對醫院行政管理人才人員要求上,具備良好素質水平和能力,而科學合理培訓機制尤為重要,成為建設醫院行政管理人才隊伍關鍵[10]。如何提升醫院行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并加強醫院行政工作開展,隨著國內“互聯網+管理學”興起,醫院培訓要求上,基于“全方位、多維度、層次化”要求,從多個方面實施全方位培訓,包括管理理念、理論知識及工作職責和管理技能及交流溝通能力等,并開展多途徑、渠道培訓工作。同時,對制定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培養方案上,要求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及培訓考核要求[11]。培訓期間,基于醫院工作重點、管理目標,并針對性開展培訓,需掌握管理崗位相關管理知識,知曉醫院內規章制度及管理崗位要求,意識行政工作開展對院內高效運行重要性。
不斷完善對行政管理干部考核測評機制及其各種舉措實施,有效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活力。同時對干部考核評價中,其基本要件為一線處理、系統施治化危機能力,不斷對醫院行政管理干部考核測評體系加以完善,并對干部個人履職、科室以及部門階段性目標考核步驟加以強化,并建設和完善360 度考核評價體系,全方位、科學態度下,評價干部德能勤績各維度表現,進而保障考核工作公開、公平及公正[12]。同時對考核指標權重衡量中,依據不同崗位類別,賦予差異化權重,可選擇多層次不記名測評形式進行打分,從而避免測評結果不公正性。對排名靠前干部,可及時予以肯定和獎勵,對排名靠后干部,可及時予以提醒、談話,必要時建立末尾淘汰制,建設能上能下干部選任工作機制。
不斷完善行政管理干部問責機制,對部分應激管理工作開展中缺乏大局意識薄弱、擔任精神缺乏及消極怠工工作干部,需要嚴肅準則,對反面典型案例,需要全院通報批評,發揮警示作用。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整體醫療水平需求不斷提升,醫院發展需制定合理激勵措施,提升行政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一方面不斷對績效考核制度加以完善。可采取定量、定性相結合分析方式,對行政管理人員業績嚴格考量。避免相關人員出現思想倦怠、工作不認真不積極問題。同時,可制定合理獎勵措施,并鼓勵行政管理人員積極性。同時,制定出相應晉升晉級管理辦法,通過晉升、物質相結合形式,進而提升員工積極性,為其提供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