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電創電力工程安裝有限公司 潘柳梅
營造高效、和諧、穩定的施工作業氛圍。電力電氣工程施工千頭萬緒,涉及部門較多,要用到諸多設施設備,只有施工準備充分、現場調度合理、部門積極配合,才能順利完成電力電氣工程施工任務。針對電力電氣工程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可搭建交互平臺,保障信息共享,加強多方聯動,消除施工資源流轉阻力,使施工活動可高效展開,為電力電氣工程如期竣工奠定基礎。通過管理電力電氣工程還可對施工組織加強控制,確保各部門互相配合、制衡、監督,這使得施工環境更為透明,利于營造和諧穩定的作業氛圍。
提高施工建設綜合質量。電力電氣工程管理是對承建標準的解讀,能確保施工人員按照規定施工作業,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目標一致,化解施工建設質控矛盾,這利于提高施工建設綜合質量。電力電氣工程管理針對性較強,無論是材料采購還是竣工驗收均需接受管理,這可保證工程建設質控無死角,尤其可解決隱蔽工程質量不合規的問題,繼而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
助力電力電氣工程提高經濟效益,電力電氣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成本投入,成本控制是避免出現資金缺口的關鍵,為保障施工活動順利推進且合理使用資金需加強管理,通過管理降低施工變更、材料浪費、技術不達標等現象發生的幾率,使工程可在材料采購、電氣安裝、線路敷設等環節控制成本,助力電力電氣工程提高經濟效益。新時代綠色、低碳、環保施工成為主流,在為電力電氣工程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亦可追加生態效益,通過管理可確保綠色施工理念滲入施工各個環節,以免工程因污染環境而追加整治成本,繼而提高電力電氣工程的綜合效益[1]。
在電氣安裝中施工方要遵循如下原則:一是專業性原則,利用專業工具、材料、方案、標準展開電力電氣安裝工作,以免降低安裝施工質量;二是安全性原則,關注安裝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在專業操作、合規作業的基礎上降低安全事故發生幾率;三是全局性原則,將電力電氣安裝施工視為工程整體建設的一環,不可影響工程整體的質量與安全穩定性,保障電力電氣工程最終能正常運轉。
在施工前需設計好圖紙,分析電力工程客觀環境,通過精準計算得出安裝施工參數,同時對安裝施工重難點加以判斷,為集中精力解決復雜的施工問題奠定基礎。在施工前檢查電氣設備,確保其無破損及其他的質量問題,配管、配線需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合理選用。在安裝配電箱時需控制好暗箱、明箱的尺寸,箱體外觀需完好無損,用螺栓固定配電箱,確保箱體扎實、穩定。需注意暗箱安裝需預留空間,在安裝完畢后使用砂漿涂實空隙。配電箱安裝前要打開敲落孔,管道直徑需合規且保障連接暢通,接線時多余導線穿過配電箱的底部且確保配線安全,每根線需編號,為后期運維提供便利條件。
電力電氣工程中的電纜線路敷設要結合施工實況選擇合理的技術手段。以直埋敷設工程為例,需在掌握電纜線路敷設區域現狀的前提下選定樣溝開挖,其深度要超過電纜線路埋深。依據電纜路徑開挖,通常情況下地面至電纜線路外皮距離大于0.7米,35kV 及以上電力電氣工程開挖溝槽深度為1米,若溝槽穿越農田及道路則需將深度控制在1~1.2米,穿越鐵軌及城市交通道路要施行保護措施。
在施工作業時要留意電纜敷設與溝槽轉彎半徑的關系。溝槽開挖前要針對周邊進行維護,依據設計文件明確挖掘的樣洞數量,了解沿線土層情況,為設計電纜線路走向、敷設深度提供依據。開挖后泥土及其他鋪設材料需分別堆置,溝與堆置距離要超過300米并設有通道,堆土高度應小于0.7米,在開挖過程中采取措施控制揚塵。直埋地下的電纜需在上方與下方鋪設軟土或沙土,還需加蓋保護板,以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為宜,其寬度需超過電纜,繼而達到防護電纜線路的目的。電纜需彎度一致、整齊排列、不可交叉、無機械損傷,接頭盒外設有保護盒。使用波紋管敷設電纜線路時需在管頂加蓋保護層。電纜線路搭接需避開潮濕地段,還需做好密封處理,以免電纜線路受潮。
在電力電氣工程施工建設中照明施工技術較為重要,需充分掌握工程概況,依據電氣照明施工標準、規范及相關要求做好前期準備,在此基礎上理順施工流程,率先敷設穿線管,而后將導線穿過管道,進行線路絕緣測試并安裝燈具、照明箱,最后通電試運行。在處理穿線管時要用鋼鋸切割,管的內壁及端口需挫光,以免割壞導線絕緣層,穿線管用冷煨的方式達到彎曲的目的,彎曲半徑需根據工程需要合理設計,穿線管使用管箍連接,與接頭長度相比管端螺紋長度要超出一半左右,連接部位兩端使用接地卡固定。在固定鋼管時施工人員可使用支架固定法,在鋼結構支架上焊接花角鐵并固定鋼管。
在照明施工中燈具、照明箱、插座箱屬于施工要點,需根據施工要求規范作業,以照明箱安裝為例,需將箱體安裝在距離地面1.3米左右的位置上,用螺栓將箱體牢固在花角鋼支架上,同時控制垂直偏差,照明箱回路標志要明顯,箱內設有保護地線匯流排及零線。在照明設施安裝完畢后通電試運行,照明配電箱回路標識與燈具回路需一致,燈具控制順序與開關相對應,試運行總時長以24小時為宜,期間照明設備需全部開啟,并留意運行是否存在故障,一旦發現故障需及時處理,保障電氣照明施工質量達標。
在電力電氣工程施工中觸電是較為常見的安全隱患,需要使用防觸電技術達到安全防范施工的目的。常見觸電原因有設備檢修不到位、電氣線路損壞、安裝不合格、接線錯誤等,這就需要在施工中注重設備、工具、材料的管理,以免出現電線、機電受潮及電氣元件受損等現象。在施工中工作人員要佩戴安全作業裝備,與帶電部件保持安全距離,用護蓋、護罩、遮攔、箱閘等物品將帶電體與外界隔絕開來,使用絕緣材料保護帶電體,根據施工需要采用安全電壓,合理使用絕緣臺、絕緣鞋、絕緣手套等防護用具,還需在電力電氣工程施工中注重防雷保護,可安裝避雷器、防雷羊角間隙,處于電磁場中可能遭受雷擊的金屬物件需敷設閉合回路,在確保金屬元件接地的前提下還需控制好避雷針接地體與保護接地裝置的距離,繼而實現電力電氣工程安全防范施工目標[2]。
安全施工關乎工程綜合效益及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只有施工人員牢記“安全第一”,才能時刻留意電力電氣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能在日常作業中做到“安全無小事”?;诖耍娏﹄姎夤こ虆⑴c施工建設人員需接受崗前培訓,在培訓中學習施工技術,了解安全規范,端正施工態度,為其積極參與施工安全管理活動奠定基礎。除進行安全教育外,特殊崗位員工需持證上崗,以免出現安全施工技術不規范的現象。
安全施工與施工質量關系緊密,一旦施工質量不達標將在電力電氣工程中埋下安全隱患,這就需要將質量控制與安全施工管理聯系起來,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予以分析:一是針對基礎施工階段進行質控,施工人員需做好止水擋板預埋、電纜穿墻、配電箱型鋼預埋等工作,還需在施工設計及現場勘探階段預見安全隱患,為施工質控指明方向,確保安全管理具有預見性;二是針對主體施工階段進行質控,緊抓電力電氣工程施工重點,做好電力電纜、配電裝置、配電箱的敷設工作,根據施工規范加強超前質控,還需確保質量控制以點帶面,使整個工程能提升質控水平,電力電氣工程施工各環節緊密配合,增強施工作業的程序性與銜接性,同時在各施工環節相互監督與配合的基礎上及時糾正偏差,降低安全事故及危險發生的幾率;三是針對竣工階段進行質控,依據施工規范并配合監理人員加大工程驗收力度,以便及時發現質量問題,保障電力電氣工程施工符合要求,繼而規避安全隱患,達到提高電力電氣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質量的目的。
為使電力電氣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效率較高、安全為先需頒布管理制度,如技術交底制度、安全培訓制度、審批制度等,使安全管理有據可依,確保各環節均能滲透“安全第一”觀念。因為各個施工環節的安全管理需求各異,所以安全管理制度需具有實操性、針對性、科學性,能指引施工人員安全操作、規范施工,繼而提升電力電氣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3]。
優化管理體系。首先,電力電氣工程需在充分了解承建現狀的前提下進行頂層設計,將安全視為施工技術管理的一部分,并做好技術篩選、參數設計、技術交底、示范施工等準備工作,確保電力電氣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事半功倍;其次,在推行技術方案的過程中關注承建實況,將安全施工成效視為評定相關技術科學與否的一大標準,以優化施工效果為導向及時改進技術方案,增強施工技術管理的靈活性;最后,加強施工技術應用效果反思自省,發現施工技術管理弱項,以此為由調整管理細則,使之更具實效性,繼而滿足電力電氣工程安全施工、優質施工需求。
創新管理形式。為使電力電氣施工技術管理更為高效需創新爭優,例如運用BIM 技術統籌施工資料并規設5D 模型,發揮該技術直觀、可模擬、便于協作等優勢,對比分析多套施工技術管理方案,以安全第一、保障質量為導向選出最佳方案,在此基礎上聚合利于電力電氣工程施工建設的巨量信息及諸多資源,為該工程分析安全風險、優化技術流程給予支持,同時關注施工動態,引導各部門積極配合,基于BIM 技術打造一體化的施工管理體系,使電力電氣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質量能不斷提高,在壓縮管理響應周期的基礎上及時解決質量問題與安全問題,繼而用現代科技為電力電氣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賦能[4]。
針對電力電氣工程施工進行管理具有提高工程質量、營造安全施工氛圍、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性?;诖耍娏﹄姎夤こ桃咨剖褂秒姎獍惭b技術、電纜線路敷設技術、電氣照明施工等技術,在施工中樹立安全第一意識,將施工安全與質量控制關聯在一起,制定安全施工制度,還需優化施工技術管理體系并創新管理形式,繼而提高電力電氣工程的施工技術及安全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