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代紅
(貴州省仁懷市長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貴州 仁懷 564500)
蜜粉源植物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是蜜蜂賴以生存及養蜂生產的物質基礎。仁懷市地處貴州省西北部,屬地少人多的喀斯特山區內陸城市,平均海拔880 m,年平均氣溫16.3℃,蜜粉源植物豐富,春季有油菜、紫云英,初夏有烏桕、板栗,秋冬季有鹽膚木(又稱五倍子)、野藿香、野菊花、千里光等。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養蜂業逐漸得到重視,且發展迅猛,但夏季蜜粉源匱乏和養蜂技術較為落后,成為阻礙仁懷市養蜂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中蜂常有“寧越三冬,不度一夏”之說,其在仁懷市度夏有60 d左右時間,期間高溫酷暑、蜜粉源中斷、甚至蜂王停產,若不采取相應措施加強管理,容易造成蜂群飛逃或度夏后期蜂群群勢下降嚴重,影響蜂群秋季繁殖和采蜜。因此,對中蜂養殖度夏的管理要點進行總結,為提高當地中蜂養殖技術和保障養蜂效益提供參考。
中蜂怕熱,在高溫季節,工蜂常離脾散熱,減少對巢脾的保衛和對幼蟲的哺育,容易造成巢蟲乘虛而入、幼蟲熱傷和營養不良;為降低蜂巢溫度,大量工蜂外出采水降溫,導致工蜂壽命縮短,蜂群損失嚴重。因此,在蜜蜂度夏期間,應加強降溫和防曬措施,尤其是傳統飼養的中蜂蜂群需遮陰防曬,以免巢脾受熱而墜落。
在夏季持續高溫來臨前,最后一個大蜜源結束后,需及時退出多余的老舊巢脾,平均蜂群群勢(一般以4~5脾足蜂度夏),保證蜂脾相稱或蜂多于脾,群勢弱的蜂群及時合并。在蜂群度夏期間,一是加強蜂群巢內喂水和箱外灑水降溫,以增加箱內濕度和降溫,條件好的蜂場,可在蜂場內放置蜜蜂采水槽或修水溝,水面放置稻草等漂浮物,以便蜜蜂采水。二是將蜂群轉至陰涼處或在蜂箱上添加遮陰物,預防陽光直射蜂箱。三是開大巢門,將無巢脾的一側覆布褶角,并打開箱蓋邊上的通風條加強通風。四是增加繼箱擴大蜂箱空間,降低蜜蜂密集程度。五是適當拉大巢脾之間的距離,增加工蜂在巢脾上的活動空間。
從6月下旬板栗、烏桕等蜜源結束后,至8月下旬五倍子開花,是蜜源最為缺乏的季節,期間必須保證蜂群內有充足的飼料(蜂蜜和花粉)。在度夏前不能將蜂蜜全部取出,必須給蜜蜂留足度夏飼料,確保每張脾上有1 kg以上的蜂蜜儲存量,如出現缺蜜情況,須及時補充飼喂糖水比例2∶1的蜂蜜水或糖水,飼喂應在天黑后進行,并注意糖液不能滲漏到箱外,以免引起盜蜂。
外界蜜源中斷,久雨初晴,巢內缺乏飼料,容易出現盜蜂。盜蜂的特征是空腹進、飽腹出;巢門前蜜蜂相互撕咬;弱群巢門口反常“熱鬧”。被盜群一般為弱群、無王群。一旦發現盜蜂應立即處理,否則易波及全場。如盜蜂已經發生,先縮小被盜群巢門,同時對巢門噴水、噴煙驅散盜蜂,然后用青草或樹枝遮掩被盜群巢門。如因缺蜜引起盜蜂,在處理盜蜂的同時,應對場內所有缺蜜群用濃糖水連續飼喂,直至單張巢脾上有1 kg左右的存蜜。強群多喂,弱群少喂,或先喂強群,再從強群中抽調蜜脾給弱群,以免再次引起盜蜂。盜蜂嚴重時,應速遷場到3 km以外的新址安放。
中蜂主要敵害有巢蟲、胡蜂、蜘蛛等。夏、秋季節是巢蟲和胡蜂危害盛行的時期,巢蟲危害常在巢脾上打隧道,吐絲作繭,毀壞巢脾,傷害蜜蜂幼蟲和蛹,形成“白頭蛹”,危害嚴重時,會造成蜂群騷動不安,最后迫使其飛逃。夏、秋季也是胡蜂大量繁殖的季節,一般5月開始出現,7—9月危害最為嚴重,期間胡蜂大量捕食,而蜜蜂是其主要捕食對象之一;對于群勢較弱的蜂群,胡蜂還能破壞巢門,攻入蜂巢,劫掠幼蜂和蛹,造成蜂群被迫棄巢飛逃。因此,巢蟲和胡蜂危害是中蜂度夏敵害防治主要對象。
由于能殺死巢蟲的殺蟲劑同樣可能造成蜜蜂死亡,因而在蜂箱內不宜使用殺蟲劑,可利用巢蟲的生活習性控制巢蟲對中蜂蜂群的危害。一是使用新脾,在合適造脾的季節,給蜂群加礎造脾,淘汰舊脾。二是修補蜂箱縫隙、及時清理箱底蠟渣保持箱內清潔,或換箱,破壞巢蟲生活、產卵、繁殖的環境。三是飼養強群,保證蜂脾相稱或蜂多于脾,提高蜂群護脾能力。有胡蜂在蜂箱門口捕食蜜蜂時,及時捕打,或尋找胡蜂窩,在夜間穿好防護服進行人工銷毀。或在蜂箱巢門口安裝蜜蜂能自由進出而胡蜂不能進入的6 mm孔徑的鐵絲網,預防虎頭蜂等個頭大的胡蜂進入蜂巢內捕食蜂群。
夏季農藥使用較多,應盡量將蜂群安置在遠離果園、烤煙地等農藥使用頻率較高的地方,避免農藥氣味進入蜂場或蜜蜂到使用農藥的地方進行采集活動。蜜蜂農藥中毒后,有的在回巢途中便會死亡,有的回巢后變得興奮、暴怒、愛蜇人,大量成年蜂出現肢體麻痹、無法飛翔,在箱門前或地上打轉;中毒死亡的蜜蜂出現伸吻、張翅,有時回巢的死蜂還帶有花粉團;中毒嚴重時,短時間內蜂箱門口或蜂箱內可見大量死蜂。若只有外勤蜂中毒,應及時撤離施藥地;若有幼蟲中毒,則需搖出受污染的蜂蜜,淘汰受污染的花粉脾,重新給中毒的蜂群飼喂1∶1的糖漿或甘草水糖漿。對于確知導致蜜蜂中毒藥物種類且有相應解藥的,需及時對中毒蜂群解毒,對于用過藥的蜂群60 d內不宜生產商品蜜,且在生產前須作清框處理。
蜜蜂度夏且蜜源缺乏的季節,在烏桕、板栗等流蜜快結束時,須對蜂群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調整,為蜂群度夏創造最適的條件。度夏期間無特殊情況不開箱,以免引起盜蜂和破壞蜂巢溫濕度,驚擾蜜蜂。15 d左右對蜂箱進行一次清掃,平時只需根據箱外觀察蜜蜂進出巢的情況判斷蜂群是否正常,一般有蜜蜂進出,且有個別工蜂攜帶花粉回巢,巢門口無死蜂即屬正常。若長時間無蜜蜂進出、反常“熱鬧”等異常情況出現,須及時快速開箱檢查,并及時處理異常蜂群。
蜂群度夏末期,進入秋季,此時天氣轉涼,外界開始有蜜粉源,蜂王恢復正常產卵,此時應對蜂群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根據蜂群群勢抽出多于的巢脾,使蜂群蜂脾相稱或蜂多于脾,同時,將原來的寬蜂路恢復正常。根據蜂群群勢和飼料儲存量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糖水和花粉,促使蜂王產卵和提高工蜂出巢采集的積極性。
中蜂經過度夏,受氣溫影響容易出現幼蟲干癟,疑似爛子的現象。因此,在蜂群度夏末期,需對此類蜂群進行合并、調入健康子脾或提前育王,更換老劣蜂王。育王群應選取群勢強、抗病能力強、子脾整齊、采集力強等表現優良的蜂群,在換王期間或新蜂王交尾成功后,適當補充封蓋子脾,控制工蜂產卵,維持蜂群,預防出現新老工蜂接替不上而垮群。
度夏管理是中蜂養殖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環節,對保障中蜂養殖成效具有重要意義。在蜜粉源植物缺乏的夏季,須對蜂群進行遮陰、散熱,并保持蜂群內飼料充足,預防巢蟲、胡蜂等敵害對蜂群的侵擾以及蜜蜂農藥中毒,同時,減少開箱次數,保持蜂群安靜。另外,在度夏后期需調整蜂路,抽出多余的老劣巢脾,保證蜂脾相稱或蜂多于脾,對于因度夏群勢下降嚴重或子脾幼蟲干癟的蜂群,需進行合并或及時育王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