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環
(新疆喀什職業技術學院 844000)
如今,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畜牧業升級、轉型,加快現代畜牧業的建設,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有效助力已經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對此,正確認知現代畜牧業的概念、特征與發展意義,立足于當前的既有問題,以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方法為支撐,探索發展對策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現代畜牧業顧名思義指的是立足于傳統畜牧業,以當前先進畜牧技術、獸醫技術、科學技術為支撐,擁有健康規范的養殖體系、高效且健全的動物防疫體系、快捷且先進的流通加工體系和完善且現代的設施基礎的一種現代化的畜牧業。對于現代畜牧業而言,其通常擁有以下幾點特征:服務社會化、經營產業化、生產標準化、養殖規模化、布局區域化和發展生態化等。
就我國農業與經濟發展形勢看,如何解決“三農” 問題對經濟發展有巨大影響。相較于種植業,畜牧業有著注入回報效率快、資金投入少、技術容易掌握,以及受自然因素限制小等特點,發展現代畜牧業能有效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三農” 問題的解決提供助力,這對地區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極為有利。
新時期,我國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愈發凸顯,可持續發展道路愈發清晰。我國農產品供給也由最初的生產不足,發展到現在的供需平衡,這些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密切相關。畜牧業作為我國農業產業的重要模塊,其自身的現代化發展對我國農村勞動力與剩余農產品之間的轉化、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均有巨大推動作用[1]。
首先,我國畜牧業產品雖然品類繁多,但其普遍存在樣式傳統、價格較低、產量不高、品質較差等特點。其次,部分地區的畜牧業常常處于主導地位,使得其經營發展受阻。與此同時,一些龍頭企業明顯缺乏帶動能力,使地區畜產品的加工精度及檔次缺失。再者,畜牧企業缺乏相關綠色技術,競爭力普遍不足,在跨國際合作方面也缺乏實際行動。最后,農企利益聯結機制缺失,相關農合組織結構不但覆蓋率低,而且功能性和作用缺失,造成現代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程度普遍較低。
當前,集約化、工廠化及規模化是我國畜牧業的主要發展方向,這也對畜牧業的經營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從業者不但要對相關知識有系統性的掌握,而且還要有良好的技術、管理及營銷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做好畜牧場管理工作。但就現實情況看,我國畜牧業從業者的專業素質水平普遍較低。與此同時,畜牧生產技術和畜牧科研技術的銜接也存在諸多問題。當前,我國畜牧業相關技術大多以國外引進為主,很少擁有原創性與自主性技術,奶牛、肉雞、蛋雞等畜牧品種大多都來源于國外,顯然不利于我國畜牧業的良好發展,而造成以上種種問題的直接原因就是畜牧科研導向和科研體制存有問題[2]。尤其是我國當前畜牧業科研存在“輕應用,重基礎” 的情況,直接限制了相關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給現代畜牧業發展帶來諸多阻礙。
首先,應認清現代畜牧業的協調化、生態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發展趨勢,應凡事從大局入手,切不可因眼前利益而犧牲生態環境,要依據地區現實情況積極開拓生態型、效益型畜牧養殖模式,轉變以往潛力不大、收入結構單一的畜牧經營模式。其次,針對當前個別地區畜牧業養殖模式落后的情況,應對養殖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堅持集中連片、各有特色及協同發展的觀念,擴大養殖規模,推動養殖模式向著工廠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客觀地說,畜牧業有比較長的產業鏈,具有前拉后帶的作用。畜牧產品自從生產之初到上市銷售這一過程中涉及多個環節與行業。所以,若想加快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應針對社會服務、流通加工及前后延伸這3 方面做好相關工作。首先,應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以龍頭畜牧企業為中線,發揮其聯營、合資及帶動等效應,倡導企業積極拓展畜牧產品養殖、加工等業務模塊,逐步確立全面型和品牌型的畜牧產業鏈。其次,推動畜牧業實體與互聯網電商的融合,加快畜牧產品物流運輸,尤其是冷鏈物流方面的建設工作,使流通環節不斷減少,讓養殖環節能獲得更多收益。再者,應強化畜牧企業在科技推廣與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積極開發“農戶+企業” “合作社+公司”及牧場托管等畜牧發展形勢,讓畜牧科技產出轉化率得到有力提升,為現代畜牧業綜合生產的推進提供科技助力[3]。
首先,完善并落實農村畜牧實用人才帶頭人的提升計劃,依托相應素質培訓,不斷提高其素質。其次,要重視對創新型人才的使用與培養事宜,倡導畜牧科研人員要敢于和善于創新,并且可以通過產權分配、獎勵激勵等方式來激起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再者,應圍繞重點建設工程或重大項目的產業聚集效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時,應做好人才培養與科技推廣工作,在做好現有培訓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開辟學校教育、網絡教育、函授教育、技術講座等多種形式的畜牧人才培養工作,打造一支技術能力強、經營管理能力好、綜合素養高的畜牧人才隊伍,以此來提高畜牧業的科技推廣、科技服務和科研創新能力,為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現代畜牧業的建設受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影響很大,我們應認真貫徹疫情防控條例,打造“養、防、檢、治” 一體化的防控體系,不但做到免疫與撲殺相結合,而且也要處理動物疫病檢測、強制性免疫和流行病學調查等相關工作,要做好重點病種防治計劃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保證現代畜牧業得以良好發展。與此同時,應加大對飼料添加劑、獸藥等相關畜牧投入品的管理工作,不斷強化并宣傳投入品有害物質檢測標準,使畜產品生產者的質量意識得到有力提升。此外,要盡快落實畜產品全過程控制生產模式,在企業中普及可追溯制度,不斷提高畜產品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等方面的認證率,積極開展ISO、HACCP 及GAP 等方面的生產認證,讓現代畜牧業得以健康、穩步發展。
總之,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對我國農業產業和經濟發展有良好推動作用。在新時期,我們應正視現代畜牧業的內涵特點和發展意義,要積極采取有效舉措和科學手段來為現代畜牧業發展提供助力,從而為我國經濟尤其是農村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