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衛兵
(江蘇鹽城市鹽都區畜牧獸醫站 224056)
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發展及生命健康離不開動物性食品的支持,動物性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問題研究也日益突出,成為人民群眾熱切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之一。不安全動物性食品會對人類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必須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在動物性食品食用過程中,要加強對其安全問題的關注。雞蛋是我國居民日常餐桌上最為常見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幾乎是人們飲食中最常見的食物,人們對雞蛋的需求量日益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規模蛋雞帶來一定的挑戰與壓力,抗生素濫用、不合理使用獸藥等都會影響雞蛋質量,關乎人們的飲食安全,所以要重視目前規模蛋雞場常見的疾病診斷及防治工作的研究分析。
對癥用藥是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常見方法,對蛋雞進行疾病治療同樣如此,但面對大量雞群有時可能會同時出現各種各樣的臨床癥狀,在對蛋雞疾病治療過程中,若不能分清主次,采用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治療措施,極有可能會造成誤診,進而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在蛋雞治療過程中,應按照臨床診斷病因、雞群實際狀態、藥物性能及病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進行確定,然后合理用藥治療。有條件時,還要進行藥敏試驗,在治療過程中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盡可能選擇敏感、副作用比較小的抗菌藥物[1]。
在蛋雞疾病治療過程中,常會運用到抗生素,而抗生素的使用劑量與蛋雞治療效果關系密切,劑量過大會導致蛋雞群中毒,劑量過小又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在蛋雞治療過程中,用藥劑量要非常準確,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及次數給藥。蛋雞治療用藥過程中,一般首次用藥量會比較大,對急性傳染病及比較嚴重的感染,用藥劑量可以大一點,而有的藥物劑量要嚴格控制,如磺胺類藥物的使用,劑量過大會引發雞群中毒。面對肝功、腎功不全的雞群,在治療過程中要選用對肝腎影響較小的治療藥物。一旦發現中毒現象應立即停止用藥,及時輔以治療。藥物的治療療程要按照病情實際情況決定,一般傳染病用藥3~5d,在癥狀消失后再繼續2~3d 進行鞏固,對蛋雞的治療要有效防止由于停藥過早導致疾病再次發生情況。
在蛋雞疾病治療過程中,會根據蛋雞病情嚴重程度及具體癥狀選擇作用在不同組織器官的藥物,進而有利于達到預期效果。對于蛋雞普通的腸道疾病或感染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一般是口服給藥,但較為嚴重的消化道感染引發的敗血癥或菌血癥,要給予注射治療。對于疾病預防用藥,一般是攪拌在飼料或飲用水里,這樣既省時間,也能節省人工[2]。
雞白痢是規模蛋雞場常見的細菌性傳染病,這類疾病在10日齡內的雛雞群體發病較多,有極高的死亡率,而且對整個蛋雞的生長發育過程都有危害,是蛋雞養殖過程中最大的傳染病之一。雞白痢疾病的治療要以預防為主,規模蛋雞場蛋雞要始終堅持自繁自養,盡量避免從外地引種,若需要引種也要做好有關檢疫工作,只有種禽或種蛋是陰性才可以引入。規模蛋雞飼養要定期對蛋雞場進行檢疫,若發現雞白痢陽性者或可疑者,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進而保障蛋雞場的凈化效果。此外,要做好蛋雞飼養管理工作,定期對規模蛋雞場進行消毒處理,盡可能規避應激因素的發生。在蛋雞飼養過程中發生雞白痢疾病,要用抗菌藥物菌進行治療,在用藥之前還要進行藥敏試驗,盡量選擇敏感性強的藥物進行治療。
蛋雞的雞新城疫主要是由新城疫病毒引發雞和火雞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這種疾病在蛋雞的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能發生,現階段這類疾病并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按照實際情況對不同日齡的雞群選擇不同毒力的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一般接種要進行2 周左右,檢測接種雞群抗體水平,對效價比較低的雞只要及時補免,在蛋雞飼養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避免這類疾病的發生。
蛋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一般是由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發的蛋雞群體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一般發生在2~6 周齡的幼雞群體中,現階段這類疾病并沒有研發出有效藥物進行治療,一旦發生這類疾病,要采取有效措施對癥治療,可以添加抗生素藥物,盡量避免其繼續感染。而且還要對易感雞群進行疫苗接種,盡量有效規避疫情向其他健康雞群蔓延。
產蛋下降綜合征一般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以蛋雞產蛋下降為特征的傳染性疾病,這類疾病容易在25~30 周齡的雞群發生,現階段并沒有研發出有效的治療藥物,一般感染此病的病雞要進行隔離處理,做好消毒工作,加強對感染蛋雞的管理,對病情比較嚴重的蛋雞要進行對癥治療,有效防治繼發感染,這類疾病要以預防為主,對其他未感染的蛋雞群要進行免疫接種,做好引種檢疫工作,禁止引進外來陽性雞群,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加強對規模蛋雞廠的消毒管理,盡可能地減少或避免應激因素[3]。
球蟲病是蛋雞飼養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疾病,蛋雞球蟲病是一種危害非常嚴重的寄生蟲病,在各個年齡的雞群均有可能發生,但最容易在3~6 周齡的雛雞群體中發生,而且危害最為嚴重,這類疾病發病的最主要特征是便血或突然性死亡。規模蛋雞飼養過程中飼養戶一般會重視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的預防,對蛋雞球蟲病的預防比較忽視,一旦發生該類疾病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球蟲病治療以預防為主,要定期對易感雞群或在容易發生該疾病的季節里,在雞群飲用水中添加尼卡巴嗪或磺胺類藥物進行預防,用藥要注重劑量的控制,要聯合用藥,注意輪換,不可以長期使用一種或兩種藥物,進而有效防止球蟲產生耐藥性。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蛋雞場的管理,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定期安排消毒工作,盡可能地規避或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
總而言之,在規模蛋雞飼養過程中,因為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蛋雞在飼養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多種疾病,各類疾病對蛋雞的生長、產蛋率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都會有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在飼養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保證蛋雞飼料的營養平衡,把控養殖各階段的關鍵技術,在合理使用中草藥和微生態制劑等技術措施的前提下進行養殖,同時要高度重視疫苗接種,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精心挑選正規廠家的優質疫苗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后定期進行抗體水平檢測,定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診斷疫病,早發現早解決,真正發揮無抗養殖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