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蹤 熔
幼兒園圖書區角是區域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已逐漸成為區角中的“必需品”。
筆者結合自身觀察與實踐,以幼兒園圖書區角為探究對象,從班級環境、更換時間、幼兒興趣等方面對圖書區角的創設進行分析,發現幼兒教師存在理論不足或實踐不夠的問題,從而導致圖書區角創設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
筆者對幼兒園圖書區角現狀問題提出策略,以期能夠為幼兒教師創設圖書區角的實踐提供參考意義。
圖書區域的空間布局力求安靜、光線充足、空間適宜。為了吸引幼兒,圖書區域最好設置在幼兒的視線范圍內。
幼兒無意注意的特性占主體地位,必須選擇能保持安靜的環境,圖書區域也不宜太過偏僻,以致幼兒忽略其存在,如教室死角或半封閉的陽臺等地。
圖書區域要在幼兒的目光所及之處,讓幼兒能回想起閱讀圖書的愉悅心情,有助于圖書區域被最大化利用。
另外,圖書區域要保證光線充足,如增添燈光等。圖書區域不能狹小,至少能容納四名幼兒。由于圖書的特性,教師在規劃圖書區域時要盡可能避開水源。
教師在選擇圖書時往往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較少考慮其生活經驗和個性差異。幼兒對圖書的畫面、線條、顏色等有著獨特喜好,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
同時,讓幼兒在圖書區域能看到每本圖書的封面。圖書按照分類進行排列,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除此之外,圖書區域不僅有圖書,還包括一些輔助材料,如坐墊、玩偶等。這些輔助材料不但可以二次吸引幼兒,而且讓幼兒對圖書區域產生歸屬感。幼兒結束區域活動后,教師應及時檢查圖書損壞情況并更換受損圖書。
更新材料也是圖書角創設的重要環節,有助于維持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
教師制定區域規則時要以幼兒為主體,針對本班幼兒的不良行為,制定相應規則。合理的區域規則不僅有利于幼兒養成好習慣,還幫助教師完善環境創設。
規則內容固然重要,其表達形式也同樣重要。教師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過多的文字和復雜的圖形不利于幼兒理解規則內容。幼兒如果不理解規則內容,就不會遵守規則。
因此,教師制定規則時要充分考慮規則是否易于幼兒理解。
如果幼兒仍然無法熟悉規則,教師可帶領幼兒探討規則。幼兒只要加深對規則的理解,就能更好地執行規則。
教師在創設圖書區域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利用材料吸引幼兒,還可以在幼兒閱讀過程中設置“挑戰”“驚喜”等環節,激發幼兒的興趣。
由于幼兒的學習價值觀、意志、自我效能感尚未形成,教師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主要從好奇心、興趣、誘因等方面入手。
教師提供一些有趣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發掘驚喜,有利于維持幼兒的興趣。
例如,重新設計環境、添置物品等。環境更新不宜過于頻繁,以免阻礙幼兒形成安全感。教師可以在圖書區域放置錄音設備,供幼兒錄下自己講述的故事;教師組還可以組織每周評比,鼓勵幼兒積極展現自我。
學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幼兒學習發展的起點。圖書區域的創設關乎幼兒語言領域的發展,而語言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更應注意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探究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不要強求一律。”因此,教師在進行圖書區域創設時,要不斷豐富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