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彬 沈慶利 李萬紅
(吉林省白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37000)
近年來,畜牧業的發展帶動了國民經濟發展,但由于動物養殖過程中養殖密度過大,經常引發動物疫病,為養殖戶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工作逐漸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動物疫病監測工作可以及時發現養殖動物是否存在疫病,及時發現疫病,及時對其進行控制。
在現階段發展過程中,動物疫病監測主要依靠動物防疫部門或獸醫主管部門負責人員,到養殖場進行樣品采集,對養殖過程及飼養過程進行監督管理與指導,并進行采樣。在專業實驗室中,分析采集的樣品,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形成動物疫病監測報告[1]。
動物疫病監測工作可實現對養殖過程的動態控制,保證動物健康,提升養殖質量。動態檢測工作還能掌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的病原分布及傳染速度,對疫情準確掌控,及時處理疫情,消除疫情隱患。同時,強化疫情監測工作還可為后期科學免疫程序提供準確數據,通過疫情監測充分了解母源抗體,并采取血清檢測方式,掌握動物當前狀況,把握動物免疫試劑。動物疫病監測工作提升了動物免疫質量,進而對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2]。
近年來,雖然監測手段不斷更新,監測技術不斷發展,但部分地方仍存在一定問題。主要體現在動物疫病監測所需的化驗設備有待更新。大部分獸醫站設備都存在老化問題,有些獸醫站設備已經不能正常使用,不能達到國家標準。同時,監測人員的職業素質有待提升,部分動物疫病監測人員并不能充分掌握專業職能,僅能從事血清分離及血樣采集工作,不能進行化驗分析等工作,使得監測結果不夠準確,不能及時發現疫情,降低監測工作質量。
除此之外,部分養殖戶缺乏對動物疫病監測工作的了解,拒絕采樣。導致基層監測人員無法對動物疫病充分掌握,使調查工作不夠全面。如對病原的調查工作開展程序不明確;與此同時,部分監測機構的經費不夠充足,對于監測宣傳工作不夠重視。
為保證動物疫病監測更好地在防疫控制中發揮作用,應從多個層面開展監測工作。首先,為保證監測工作的有效性,應建立健全的動物疫病監測網絡平臺,完善網絡平臺系統,將監測重點放在重點區域控制工作,將規范飼養與社會散養相結合,并在地區內進行覆蓋。在檢測網絡平臺的作用下,更加科學的實現監控工作,促進檢測工作集中化。其次,應建立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并配置專業的素質高的人員培訓部分獸醫站人員,提升檢測人員素質。同時還應保證獸醫站人員能精準操作檢測網絡。還需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監督檢測工作,實行規范化管理,只有重視以上基礎設施建設,才能保證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保證檢測工作質量[3]。
跟蹤檢測工作可以更好地控制大型動物疫病,并具有指導作用。同時,跟蹤監測工作還能監測疫苗的免疫效果,對免疫效果進行綜合評估,匯總監測數據及信息,選擇免疫效果好的廠家,更好地控制大型動物疫病,減少養殖戶的損失。部分獸醫站已實現跟蹤監測,并逐漸制定科學的疫病預防措施,為養殖戶提供科學的指導。在監測過程中,如果發現監測不合格的動物需要再次實施監測,強化動物免疫,并實行動態觀察,確保養殖場所有動物的指標都符合國家要求。除此之外,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并在制定過程中以國家規定或上級獸醫主管單位制定的監測計劃作為依據,結合當地動物疫病流行趨勢及常出現的疫病種類對監測計劃加以調整,制定針對性強的監測計劃。在制定內容上需要明確監測范圍,重視免疫強度、監測時間及監測比例,更好的指導后期監測工作。在具體監測過程中,需要進行定期監測工作,還需對養殖單位進行不定期的應急監測,在疫情多發季節,可以適當提升監測頻率,達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效果,推動養殖業經濟的良好發展。
科學完善的動物疫病監測法規能更好地對相關單位起監管作用,做到以檢促防。從法律層面來說,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可以大大提升監測工作效率,促使部分單位強化監測人員的培訓工作,更好開展動物疫病檢測工作。社區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法律宣傳力度,提升養殖單位的意識,為后續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與此同時,在市場監督管理方面也有待加強,加強動物防疫監測工作的標準,提升獲取動物防疫合格證的標準。此外,相關單位需加強對養殖單位的監測工作,發現沒有免疫合格證或相關免疫標示的進行嚴肅處理,按照相關法律處罰。地方政府應建立相應的動物疫病舉報制度,尤其是重大動物疫情舉報制度的建立,對舉報者給予相應獎勵,促使群眾對養殖單位進行監督,更及時的發現當地動物疫病的發展趨勢,第一時間對疫病波及的范圍進行有效處理,避免疫情對當地經濟造成影響[4]。
基層獸醫實驗室作為疫情防控重點單位,應定期更新儀器及設備,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確保后續工作的有效開展。相關單位要掌握各地區基層實驗室情況,定期走訪基層實驗室,及時更新老舊設備,確保動物疫病監測數據的準確度。還應重視監測人員的培訓工作,重點培訓監測人員的監測網絡運營能力,對實驗器材的運用,對檢測原理的掌握等。對監測人員的配置應予以重視,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工作需要監測人員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量,因此需對檢測人員學歷及相關職業技能引起重視。定期考核監測人員,保證監測人員素質達到要求。同時需定期引進新型監測技術,不斷更新傳統技術,加強檢測人員對問題的分析能力,更好地控制動物疫病。按照動物監測數量的增加,逐漸擴大監測范圍,提升抽樣檢測的頻率,并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度,盡可能減小誤差。只有提升動物疫病的檢測水平才能更好地對動物疫病做到防控。
綜上所述,動物疫病監測工作能及時發現動物疫情,掌控疫病病原體及發展趨勢,選用適當疫苗控制疫情,減小養殖單位的經濟損失,起到疫病防控作用。但我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還有待加強,動物疫病監測工作作為疫病防控的基礎,只有不斷完善基礎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疫病防控工作。相關單位需定期引進新型監測技術,不斷培訓檢測人員職業素質,提升動物疫病監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