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鵑麗
(甘肅省華亭市畜牧獸醫局安口工作站 744103)
主要因環境、應激反應、飼料、飲水、呼吸道傳播、蛋殼傳播、交配、孵化器傳播均可引起本病。
該病潛伏期數小時至3d。臨床癥狀主要分為卵巢炎、輸卵管炎和卵黃性腹膜炎;幼雛臍帶炎;腸炎;肉芽腫;全眼球炎。
根據養殖戶描述,現場調查、病雞臨床表現和病死雞剖檢病變,再經過類癥鑒別可以獲得初步診斷,要確診必須進行實驗室診斷。
3.2.1 病料采集
菌檢取材部位有:敗血型的心、心血、肝;感染的雞胚;臍炎的卵黃物質;眼型的眼內膿性或干酪樣物質;關節炎的關節膿液;輸卵管炎、腹膜炎的干酪樣物等。
3.2.2 染色鏡檢
直接鏡檢取病死雞的肝臟,涂片鏡檢,發現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菌進行分離培養。
在日常飼養中加強環境控制防止環境污染造成的傳染;改善飼養管理,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繼發感染;免疫接種保護易感雞群。
4.2.1 西藥療法
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大腸桿菌病仍是當前的主要治療措施:一般常用的抗生素類、喹諾酮類、磺胺類、呋喃類等抗菌消炎藥物對大腸桿菌病都有一定的療效。
4.2.2 中藥療法
定期在飼料或飲水中適量添加敏感抗菌藥和中草藥進行藥物預防,防止大腸桿菌病發生。可選用的中草藥有黃連、黃芩、黃檗、雙花、白頭翁、大青葉、板藍根、穿心蓮、魚腥草、大蒜等[1]。
安口鎮關莊村養雞專業戶賀某,飼養蛋雞3300 余只,其中1 號舍80 日齡的育成雞1800 余只,2 號舍240 日齡產蛋雞1500 余只2 號舍于2018 年3 月出現零星死亡1~2 只,5d 后死亡數每天增至10 只左右,大群雞出現采食量降低,產蛋率從94%下降到90%,蛋殼顏色變淺,并出現“鐵蛋”,糞便稀,呈焦黃色或灰白色。死亡的雞,雞冠發紫、腹部膨大、觸摸較硬,前后10 余天共死亡227 只,死亡率高。經過以上中西藥治療,3d 后采食正常,產蛋逐漸恢復,未出現發病現象。
安口鎮晨光村許某,2019 年3 月購進1500 余只肉雞苗,4月1 日發現個別雞腹瀉、羽毛蓬松、肛門周圍羽毛糞便污染嚴重,厭食,精神萎靡,遂邀余診治。通過診斷,由大腸桿菌引起雛雞感染,隨后水中加入氟苯尼考,飼料加入土霉素粉、黃芪多糖、電解多維;然后用黃連、黃芩、黃檗、雙花、白頭翁、大青葉、板藍根、穿心蓮、魚腥草、大蒜共沫拌料以善其后,通過4d 治療逐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