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
(黑龍江省青岡縣青岡鎮人民政府 151600)
目前,有不少農村養殖戶實行散養雞,養殖模式相對粗放,且雞群數量和規模較大。但在散養雞養殖過程中,相關雞疫病防治技術的應用尤為重要,這對養殖質量和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對相關疫病防治工作進行系統、深入的分析,實現提高養殖效益和質量的目的[1]。
雛雞質量對整體養殖具有重要影響,需要加強治理。農村散養雞的雛雞培育比較粗放,雛雞質量得不到保障。雛雞質量不高會導致散養雞免疫力低下,不利于疫病防治。通常情況,疫病爆發最容易遭到感染的是雛雞和免疫力低下的成年雞,雛雞質量不高,對散養雞的整體存活率有嚴重影響。另外,免疫力低下的雞群在疫病爆發期間傳播速度加快,且治愈概率相對較低。沒有在正規養殖公司購買雛雞,是造成雛雞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2]。
一般情況下,散養雞以成群的方式飼養,且散養雞群的活動范圍較廣,該養殖方式對雞疫病的防治具有不利影響。農村內散養雞的數量較多,且分布范圍比較廣,散養雞群之間的交流比較頻繁,一旦雞群中有患病雞,那么散養雞群中將會爆發大規模疫病。無法做到有效隔離和辨別病雞,是疾病防治難以達到群防群治的主要原因。另外,散養雞群的活動能力比較強,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難以捕捉到病雞,對有效治療具有不利影響[3]。
疫病防范意識不強,沒有進行科學養殖,散養雞發生疾病的概率相應提高,對整體養殖工作具有不利影響。開展養殖工作的人員以農村住戶為主,沒有經過疫病防治培訓,養殖人員沒有形成良好的疫病防治意識,對該工作抱有消極態度。且部分養殖人員缺乏專業的疫病防治技巧,在疫病發生時不能及時展開有效治療,致使部分散養雞因治療不及時發生死亡,對散養雞的數量造成一定損失,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散養雞全部死亡。
接種疫苗是目前最為有效的疫病防治手段,但部分散養雞群沒有及時接種疫苗,最終導致散養雞免疫力低下,進而爆發大規模疫病。另外,散養雞運動能力強,對接種工作具有不利影響,容易發生部分散養雞二次接種,部分散養雞沒有得到接種現象。通常情況下,接種疫苗具有時效性,進行第一次疫苗接種后需要進行二次強化,以此保證疫苗的有效性,沒有按時進行疫苗強化接種會導致散養雞疫苗失效,相應提升患病的概率。
農村獸醫站是農村地區家禽、牲畜養殖過程中疾病防治的主要力量,對農村養殖業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充分發揮其應有價值,可以有效提升農村散養雞的養殖質量。獸醫站要對農村內所有散養雞住戶進行登記,定期檢查所有散養雞的健康狀況,向養殖戶提供養殖幫助。當散養雞發生疾病后,需要立即對其進行檢查,辨別出該病是否具有傳染性,如果具有傳染性,需馬上對雞群進行隔離處理,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展,然后對已患病的散養雞進行根治。
一旦發生雞疫病,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散養雞產生影響,降低疾病發生概率,需要對農村養殖戶進行疫病宣傳,將疫病的危害和防治手段積極傳授給相關人員,以此提升養殖戶的專業性。進行疫病知識宣傳,農村獸醫站和村委會要積極配合,充分調動農民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將養殖技巧有效地應用到實際養殖過程中。另外,村民自身也要提高積極性,了解雞疫病防治技巧,提升散養雞成活率,提高散養雞的經濟收益[4]。
質量良好的雛雞可以提升散養雞的成活率及后期免疫力,對疾病預防產生積極影響。雛雞選購應在正規渠道進行,并且還要對所有的雛雞進行仔細檢查。正規雛雞養殖企業會采取大規模育雛,雛雞質量能得到有效保障。當雛雞選購結束后,需要開展分散式養殖,避免與其他雞群混合。為保證分散飼養能得到有效執行,養殖戶需要圈起范圍適當地養殖地,雞群在規定范圍內活動,減少與其他雞群的接觸概率。
跟蹤防疫主要是保證散養雞能夠得到良好的監督,避免病雞流入市場。散養雞的價格比較高,部分養殖戶減少經濟損失,對一些病情較強的散養雞進行屠宰,然后將雞肉發往市場,這樣雞肉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要杜絕該現象。相關部門對散養雞進行防疫檢查,向合格的散養雞佩戴免疫標識,采購商在進行散養雞采購時要檢查相關免疫標識,從而可以有效保證合格的散養雞流入市場。
開展科學的防疫工作需要社會各個階層共同努力。首先,養殖戶要使用正確養殖方法,保證散養雞的質量。農村獸醫站要對養殖戶給予相關幫助,保證養殖戶能有效開展養殖工作。相關防疫部門要做到防疫及時、防疫全面,保證對散養雞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散養雞采購商同樣要檢查相關免疫文件,避免問題雞流向市場。消費者要到正規市場進行雞肉選購,不可因價格原因在不正規市場選購雞肉。
集中防疫工作能有效治理疫病,同時還能有效控制疫情不被擴散。集中防疫需要養殖戶對患病雞進行統一隔離,將沒有患病的散養雞集中在安全地帶,并定時對雞舍進行消毒處理。另外,規模性疾病發生后,要縮減健康雞群的出行范圍,避免雞群遭到感染。患病雞要集中在密閉環境內進行治療,期間定時開啟通風裝置,按時對患病雞舍進行消毒,避免病毒向外傳播,然后對病雞進行集中治療[5]。
開展散養雞養殖工作需要及時展開藥物管理,盡量減少疾病對散養雞的影響。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抗生素5~7d 進行預防,同加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以增強雞群抗應激能力和抗病力。雛雞在生長到60d 左右時,要在飼料中添加驅蟲藥。70d 左右時注意對球蟲病的預防,特別是在多雨潮濕季節。
疫病是影響散養雞質量和產量的重要因素。為了切實做好散養雞疫病防治工作,養殖戶必須努力學習疫病防治技術和科學飼養技術,同時,各地相關部門也應幫助養殖戶學習疫病防治知識,推廣和應用疫病防治技術,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入。所以,只有提高疫病防治意識,積極學習科學知識,才能確保優質散養雞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