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彥芳
(甘肅省天水市磐安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741211)
家畜瘤胃鼓氣多是因為飼喂或放牧采食大量容易發酵的飼料后產生大量氣體,而且由于家畜產氣大于排氣和自身吸收,所產生的氣體會在前胃中大量積聚,胸腔內的器官會因氣體壓迫,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疾病,在牛和綿羊上較為常見,山羊比較少見。且多在夏季牧草茂盛時易于發生,多發于清明過后到夏至之間。
原發性瘤胃臌氣的發病主要是采食過多的易于發酵的飼草料,在家畜瘤胃中產生大量氣體,一般為急性。采食后易發酵產氣的飼草料,如初春的嫩草,或被露水、雨水、霜覆蓋淋濕的青綠飼草料,開花前的紫云英、苜蓿草,或新鮮甘薯藤蔓、蘿卜頭、白菜和甜菜葉、甘蔗尾等,或青貯、塊根飼料、發霉變質飼料和冰凍飼料等。
采食了堆積后發熱的青草,或者雨雪天氣、凍霜天氣的飼草,特別是沒有放牧的舍飼牛、羊忽然飼喂此類飼草極易引起本病。
圈養的肉牛、奶牛飼喂比例不合理的飼料,精飼料太多,粗纖維飼料不夠,或者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缺乏都可以誘發本病。
此外,舍飼的牛長期飼喂干草,突然改喂青草,采食過多;誤食有毒植物(如毒芹、烏頭、白黎蘆等);飼喂后立即使役,或使役后立即喂飲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繼發性瘤胃臌氣常見于前胃功能弛緩、食道阻塞、創傷性的網胃炎等,都容易引起排氣障礙,但繼發性的瘤胃鼓氣多數都是慢性反復發生的。
家畜在健康狀況下,瘤胃內正常產生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能通過家畜的噯氣排出,也有一部分被胃腸吸收,產氣量和排氣量會保持平衡狀態,不會發生臌氣。但如果瘤胃內產生大量氣體,超過機體正常的排氣機能,既不能通過正常的噯氣排出,胃腸吸收也吸收不了,導致瘤胃急劇擴張、膨大。特別是采食了大量含有植物蛋白、皂苷和黏性物質的飼料或粉狀飼料(如豆科植物中的紫云英或小麥麩、玉米麩、粉狀谷物等)時,產生的氣泡與飼草料殘渣混合,難以上升而形成大量泡沫,賁門受阻,妨礙氣體排出,迅速導致泡沫性臌氣的發生發展,病情急重,十分危險。由于瘤胃膨脹過度,膈向胸腔前移,使胸腔變小,肺受到壓迫,導致呼吸和循環障停,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進而引起窒息或心臟停搏而導致死亡。
急性瘤胃鼓氣多于采食中或采食后突然發病,其主要特征是左腹部膨大明顯,左肷窩突起。按壓腹壁緊張有彈性,病牛有疼痛表現,強力壓迫。瘤胃叩診呈鼓音,也可呈現出金屬音;聽診時瘤胃蠕動音短暫增強后會消失,呼吸困難,頭頸伸展,張口申舌,呼吸次數明顯增多,可達到每分鐘60 次以上。脈搏次數每分鐘可達到120 次以上。病畜后期會出現心力衰竭,弱脈。病畜精神極差,食欲廢絕,暖氣、反當、相繼停止,腹痛不安、時起時臥,回顧腹部或用后肢踢肚,背部龔起,愛搖尾巴。體溫一般都正常,但結膜會充血發紺,靜脈怒張。病程發展嚴重會出現張口伸舌,呼吸困難,結膜充血發紺,靜脈怒張,眼球突起,站不住,最后會倒地不起,窒息死亡。
慢性瘤胃鼓氣,多是繼發原因引起的,病情時好時壞,鼓氣一般,極易反復發生,多是非泡沫型鼓氣,患病家畜會出現慢性消化不良癥狀。如果是食道阻塞病畜,特點是發病快發病急。
根據臨床表現,采食大量易發酵飼草料,發病急劇,腹圍顯著增大,左肷突出,按壓有彈性,叩診呈鼓音,瘤胃蠕動短時間增強又迅速減弱,或者完全消失,極度呼吸困難等特征可作出確診。
繼發性瘤胃臌氣多繼發于前胃弛緩、創傷性網胃炎、食道阻塞等疾病的過程中,應根據其原發病的其他典型癥狀進行診斷。
本病發展急劇,延誤治療會造成死亡,應及時搶救。故以排氣制酵,消除泡沫和恢復瘤胃蠕動機能為治療原則。
治療方法:當病情嚴重,有窒息危險時,應立即施行瘤胃穿刺放氣,但放氣速度宜慢。放氣后從套管針筒向瘤胃內注入制酵劑,如福爾馬林10~15ml 或來蘇兒15~20ml (均配成3%溶液)。
若為泡沫性臌氣,氣體不能從套管針筒排出,必須經套管向瘤胃內注入消沫藥,如松節油30~40ml、豆油 (花生油)500ml 的合劑,或花生油(豆油)0.5~1kg,或二甲硅油2~2.5g(配成2%~5%的煤油溶液)。消沫藥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張力使其破裂,氣體上升于瘤胃上部,從套管針筒排出,故應將套管針筒留置瘤胃內若干時間。上述消沫藥如不能經套管針簡注入瘤胃,也可改為內服用藥。當泡沫型鼓氣在藥物治療無效時,應及時進行瘤胃切開術,掏出發酵飼草料,可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前提是要有技術過硬有經驗的獸醫進行。還可以接種瘤胃液,把健康家畜的瘤胃液灌入瘤胃內,同時適量的青霉素等藥物,可提高治療效果。
當病情較輕,無窒息危險時,可行制酵、瀉下、促進瘤胃蟠動和排氣等方法進行治療。制酵可灌服魚石脂15~30g,加75%酒精100ml、常水1000ml 或來蘇兒15~25ml (配成3%溶液),也可用硫酸鈉500g、魚石脂20g、75%酒精100ml、常水5000ml,混合溶解后,一次灌服。為了促進瘤胃的蟠動機能,可內服五酊合劑(用法參照前胃弛緩的治療),同時靜脈注射10%氯化鈉溶液300~500ml、5%氯化鈣溶液100ml、10%安鈉咖溶液20ml 的合劑。為了促進反芻、噯氣,排出氣體,可用一小木棒,中間纏以棉花紗布,涂上魚石脂或松餾油,橫銜于牛口,用繩縛在角上,使牛不斷舔食,反射性地促進反芻、噯氣,排出氣體。同時配合按摩瘤胃,效果更好。對于泡沫性臌氣,當藥物治療無效時,應立即施行瘤胃切開術,取出泡沫性內容物。
還可以進行健胃消導,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瘤胃,調節平衡瘤胃pH。如果是因為采食了紫云英引起的發病,可以使用油類和鹽類泄下劑,或用毛果蕓香堿0.02~0.05g,或者新斯的明0.01~0.02g 進行皮下注射,以便排除瘤胃中易于發酵的飼草料,加強瘤胃蠕動機能,幫助病畜反芻和噯氣。在治療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病畜的全身機能狀態,及時進行強心補液。
預防本病在于加強飼養管理,增強前胃神經反應性,促進消化機能,保持家畜健康水平。在準備放牧或準備飼喂青草飼料的前10d,先飼喂青干草,或者農作物秸稈飼料,然后再進行放牧和飼喂青綠飼料,避免飼料突然改變,或發生采食過量。尤其是新鮮青嫩牧草,飼喂后更容易發酵,要進行適當的晾曬再加入干草混合飼喂,把握好飼喂量。牛、羊還在水草肥沃和貧瘠的牧場輪換放牧。注意精飼料的保管、防治霉變。舍飼牛開始放牧前1~2d 內先給聚氧化乙烯,或者局氧化丙烯25g左右、加入少量豆油;羊3g,水中內服,再進行放牧,可以有效預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