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亮
(貴港市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537100)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迅猛發展,醫療水平也隨之提升,且居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逐漸升高[1-2]。現如今,人們低藥物的認識不斷提升,國內外藥物的種類也不斷增加,新劑型的推出,市面上出現大量復方制劑,造成臨床用藥面臨復雜的狀況。與此同時,藥品營銷團隊也逐漸長大,大量藥物信息流入醫療機構,給臨床醫師用藥提供較多選擇,且多種藥物合并使用現象普遍,不合理用藥的現象嚴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風險增加[3]。依據不完全統計顯示[4],較多醫療機構存在不合理用藥狀況,其發生風險高達1/2,不但會影響臨床治療效果,也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目前,我國對合理用藥方面給予高度重視,各醫療機構配備臨床藥師與執業藥師,其可利用藥學相關知識,例如藥效學、藥物化學、藥動學和藥理學等知識,并結合臨床實際狀況,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保障患者用藥的安全性有合理性。鑒于此,本文就近年來臨床針對藥學理論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相關研究進行整合,綜述如下。
合理用藥是臨床用藥的基本原則,其是指依據患者的疾病狀況、臨床癥狀及相關藥學理論合理選擇最適宜的藥物,通過單一用藥或聯合用藥的方案合理調整,采取經濟、安全且有效的藥物治療,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5-6]。合理用藥包括用藥的必要性、藥物的治療效果及平衡藥物療效、不良反應,還包含用藥的劑量、禁忌癥及服藥依從性等。
2.1 掌握專業藥學知識 臨床藥師需根據自身專業知識靈活應用,需要其扎實的業務水平有專業知識,強化自身學習[7]。就臨床藥師而言,藥學的相關知識是合理用藥的基礎,臨床藥學知識是結合兩者的基礎。而合理用藥是一項復雜的學科,甚至比合理的臨床治療更難,但其可促使臨床治療更有意義。其依據相關的藥學理論治療給予服藥方式、用藥劑量、用藥配伍等指導。在工作的執行過程中,需執業藥師發揮積極意義,判斷藥物使用的合理性、正確性[8-9]。為此,要求職業醫師掌握藥物知識,正確的評估患者病情。掌握患者患者的治療方案,對其用藥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參與藥物制定的討論,給予合理的建議,同時注意收集與藥物信息相關的反饋和意見。
2.2 基于循證醫學開展用藥指導 循證醫學有稱之為實證醫學,意為“遵循證據的醫學”強調應用完善設計與執行的研究(證據)將決策最佳化,準確和明智地應用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來確定患者的治療措施,其是現如今臨床關注度較高的學科[10-11]。通過現有報道、文獻顯示,通過循證理論進行合理用藥指導。基于該理論在臨床中用藥,需執業藥師有臨床醫師建立良好的交流,結合患者的自身狀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同時依據藥物作用機制、藥效寫、藥代動力性及不良反應合理的制動用藥方案。張凌燕研究發現[12],相關藥劑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有效的循證醫學的理念,對期進行切實有效的用藥指導,能促使其的用藥管理優良率得到顯著的提升,進一步改善生命質量,有助于提升治療總有效率。陳漢權等人[13]研究發現,藥劑師臨床用藥中應用循證醫學理念,能有效提升用藥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性,提升臨床合理用藥率,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提示在臨床用藥實踐過程中應用循證醫學,臨床藥師與臨床醫師相互探討,結合患者臨床實際狀況,對所有藥品的作用機制、藥效學、藥代動力性、藥物不良反應以及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從而選擇合理用藥的最佳方案,保障臨床用藥合理性。
2.3 應用藥品經濟學指導臨床用藥 藥品經濟學時現如今較新穎的藥學分科,可分為成本-效益、成本-效用、成本-效果,其從社會角度,用過其應用能實現醫療資源的科學合理性,最大化利用醫療資源[14]。臨床藥師應用藥品經濟學對藥效與藥價間比較,制定適宜的用藥方案,不但能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還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經濟負擔,就患者而言,真正達到合理用藥。萬偉[15]研究顯示,在臨床合理用藥監督中應用藥物經濟學,有助于臨床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減少患者住院經濟負擔,保障臨床用藥的合理性。
2.4 基于藥學理論開展用藥咨詢 其主要是指臨床藥師通過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結合臨床最新研究、相關文獻最新動態,為臨床患者提供合理的藥物咨詢+[16-17]。基于此可達到醫藥互補的效果,執業藥師可通過相關知識向患者提供用藥相關信息,制定治療方案,同時可拉近患者與職業藥師的距離,明確自身用藥方式的正確性,以及用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18]。通過用藥咨詢,即達到了患者和醫療人員的有效溝通,同時也保證了合理用藥的實施。
總而言之,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臨床用藥種類顯著增多,再加之醫師的專業水平差異較大,極易出現紕漏。就現如今臨床用藥的情況而言,不合理用藥主要表現為藥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診斷與用藥不符、聯合用藥不適宜、藥品選擇或劑型不符、配伍禁忌等、未根據規定開具抗菌藥物等,尤其是在抗生素應用上[19-20]。職業醫師需及時對臨床醫師開具的處方進行審核,可及時將處方信息反饋于臨床醫師,并進行有效的溝通,提升處方合格率,降低不合格處方時間的風險,同時執業藥師開展處方點評,進行第二次查缺補漏,將處方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深度挖掘,從處方的開具至藥品調劑等方面進行點評,最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臨床用藥的合理性。運用藥學理論指導合理用藥,同時可以結合循證醫學、藥品經濟學的相關知識,從而達到最佳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