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山東:泰安市糧食市小學)
《江蘇省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綱要》(2017年修訂)中,提到勞動與技術課程要重點發展學生勞動與技術能力,在提高學生勞動與技術能力的同時,還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創造基礎和條件。筆者認為,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它符合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的客觀要求。
所謂共通能力(Generic Skill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一個較先進的概念,是幫助學生學會掌握知識、建構知識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從培養共通能力的視角出發,巡視目前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有以下幾個突出問題:第一,“唯分為上”的慣性力量,嚴重弱化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把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邊緣化,讓其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由于學校和家庭本身對勞動與技術課程不重視,負面影響日益突出,現在的學生不喜歡勞動,也不會勞動,對別人辛苦創造的勞動成果毫不珍惜。是應試教育的強大驅動力,造成了現實中對高分的追求,社會、學校、家庭片面認為考試成績才是學生真正的能力水平。這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想勞動,不會勞動,共通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二是去實踐化。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但由于種種原因,教育者對小學勞技教育目標解讀不深刻,理解不到位,仍然單純地把教育目標停留在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和讓學生掌握勞動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上。由于缺少學生實踐場所,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往往是“紙上談兵”。對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的片面理解,一方面影響了當前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地位,另一方面降低了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目的,無法實現發展為本、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新等多方面的功能。總體來說,目前勞動與技術教育的方向存在偏差,有待糾正。
通過對學生學習現狀的剖析,筆者以為,在小學勞技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應采用以下策略:
蘇科版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內容包含了許多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益、對現實生活有用、與現代科技有關的課程資源,主要包括勞動、家政、技術和職業準備四個方面,具體內容又包含洗滌、紙藝、泥塑、結藝、布藝、烹飪、小木工、小金工、種植、電子小制作、家用電器、職業了解等多個模塊。蘇科版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材針對五年級學生開設了“家用電器”單元,是家政系列中的重要一節。在家庭生活中,經常使用、無法替代的設施與器材是家用電器。學生在生活中了解家用電器,掌握相關操作要領,提升運用能力,非常必要。這個模塊包含了解家用電器的應用和發展趨勢、學會閱讀家用電器的使用說明書、掌握常見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能安全規范地使用家用電器四個內容。由于家用電器已進入千家萬戶,因此對學生來說,并不稀奇,許多學生都接觸過家用電器并能熟練使用。筆者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開發“一課一主題”,根據學生學情設定學習主題。《家用電器的規范使用》的教學要求是:在學習“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家用電器的規范使用,重在實踐操作。教材設計立足于學生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跨出講堂一步,就意味著對課程的超越;融入了一種教育,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把學習勞動與技術從課堂所得延伸到課外,邁向真實生活。通過主題實踐活動,使學生盡快真正變成家用電器的主人,更好地享用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文明成果。
將學生置于生動具體的情境中,有意義的學習才可能發生。筆者有意改變以制作為主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和解決問題,力圖實現研究性學習和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融合。《當好小小采購員》是“烹飪單元”項目學習的重要一環,教材設計立足于學生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備好合適的食材是進行烹飪的前提。學會有計劃地購物、鑒別食材質量是提高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環節。筆者根據教材學情,創設貼近社會現實、生活實際的情境,同時貼近學生的知識水平,設計了“學會買菜”這個新項目,旨在通過制訂計劃促使學生全面考慮食物搭配的合理性。通過“學會買菜”活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更生動形象、直觀地掌握知識技能,增長共通能力。
在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中,把相關的知識點聯結起來,形成一個全面、系統的知識整體,通過學生自主建構、合作探究,避免知識技能碎片化,實現勞動與技術學科知識技能的融會貫通,提升學生的勞動與技術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從學生課堂活動的視角來看,真實學習意義上的小學勞動與技術課層次清楚,每個學生都通過真實的實踐過程獲得直接經驗,收獲操作體驗。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采用各種操作技法,利用已經感知的材料,深化對操作對象、技術過程的理解,掌握知識技能,從而開啟情感的體驗,收獲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踏入信息時代,學生的生活背景和學習基礎不斷被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改寫和刷新。在勞技教學中,應著眼于學生勞動與技術能力與共通能力發展的統一,將勞動與技術學科相關知識整合在主題所形成的脈絡與情境下。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生的知識背景為基礎,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深度學習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培養其勞動觀念,磨煉其意志品質,培養其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促進學生共通能力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