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萍(寧夏:隆德縣第一小學)
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在加大教學力度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學習數學需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我國培養更多的人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其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教師應多給予學生引導,鼓勵其積極思考和探索問題,使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得到培養,進而有效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并非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創新的重要前提,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其積極主動投入課堂教學活動,讓他們對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確保學生置身于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以“比例尺”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老師只要測量操場上旗桿的影子就可以知道旗桿的高度;爸爸準備到北京出差,打開地圖就可以知道北京到深圳實際有多遠。你們知道其中的緣由嗎?”學生產生疑問后,便會積極主動展開探索。又如,教師在教學“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可以問學生:“三角形的任意兩邊相加的和一定大于第三邊嗎?”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問學生:“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一定是180°嗎?是否會因為三角形大小的改變而有所變化?”由此自然而然地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和教師創設的情境充分融合在一起,進而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增強其創新力和探索力。
現階段,信息技術在教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開展信息多媒體課堂教學。要想在多媒體教學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應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熟練運用多媒體設備,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勢。此外,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把單一、死板的教材內容變成動態、豐富的教學知識。教師可以事先將教學PPT 設計好,在PPT中將與教學知識有關的視頻、圖片等加入,把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掌握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以“平行四邊形”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幻燈片播放平行四邊形變換的動態圖形,將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系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充分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學習內容,既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還可以使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思維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
當學生養成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后,教師便要引導學生,讓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種思維能力,借助創新思維能力把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效解決,以此加深對數學學科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形成主動的學習意識。同時,這也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和數學理論時,可以把生活中的例子實時引入,讓學生用數學理論和自己的思維與方法解答問題。此方式密切聯系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促進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提高,增強了創新思維能力的實用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將超市購物的場景展示出來,同時呈現商品的價格和圖片,之后問學生:“如果你有20 元錢,可以如何花?”學生紛紛思考,展開想象,有的學生說:“可以買3 袋5 元的餅干,1 個4 元的筆記本,這樣我還剩1元錢。”還有的學生說:“可以買2 袋5 元的餅干,2 個4 元的筆記本,這樣我還剩2元錢。”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不僅可以啟發學生思維,使其生活經驗得到豐富,還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有效提高,為其綜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僅要充分掌握基礎知識,對數學學科的理解還應具有獨到的認識。數學學科和一些文科類的學科具有異同點。其相同點主要體現在均具有靈活性。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務必用心領悟到數學同樣也具有靈活性和生機性。學生要在數學學習中經常運用數形結合,有效地把數學學習中死板的文字和數字轉變成豐富多彩的、形象的圖形,借助看圖像理解題意,正確解題。
以“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的教學為例。諸多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就可以準確計算出一些常規、規則圖形的答案,但對一些題意復雜性較強的題,就要把文字轉變為圖形,立足于題意要求把圖形畫出,如此解答方法就非常清楚了。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務必著重對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進行培養,這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圖形上,同時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極為有利。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鼓勵學生,讓其大膽提問,不斷創新。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時間堅持,教師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將學生的能力有效提升,增強其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