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靜(江蘇:沭陽縣悅來中心小學)
在平時的作業中,在一次次的知識檢測中,有不少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都會,但是一做題目就錯了。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原來是學生審題解題出現了問題。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以及解題能力,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掌握學生的各種思維特點,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培養其審題解題能力,讓學生養成動口讀題、動眼觀察、認真思考、標注關鍵詞、認真檢查的習慣,從而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習效率。
筆者通過對本校學生成績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發現,有許多本校學生上課認真安靜聽講,一旦開始做作業就容易出錯,考試拿不到高分。因此,我以提高學生解題正確率為出發點,認真培養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努力做到目標明確、措施有效、過程詳細、效果明顯。本文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審題解題能力。
認真學會讀題分析是培養學生數學審題分析能力的關鍵一步,因為所有的書面能力檢測都由讀題分析組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讀題審題分析能力,通過讀題培養促使學生養成認真讀題做題的好習慣,從而明確題目的準確意思。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 要求其對讀音和審題都準確無誤,做到不隨意增減字、不讀錯句子。教師要準確掌握指導方式和教學方法,通過強有力的指導措施,培養引導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良好習慣。
要想正確領會題目意思,認真動眼觀察必不可少。小學中低年級的數學題目大多圖文結合,有時學生被圖像迷惑,沒有認真觀察,導致題目做錯。因此,教師必須時刻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其認真觀察習慣,以幫助學生提高審題能力。例如在教低年級學生數個數或數人數時,有些學生看到情境圖中豐富多彩的事物,一數就會數漏了,甚至還會出現數多了的情況。因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孩子們,這幅圖美不美啊?那么這幅圖里有幾個人啊?有幾只小白兔,有幾棵樹啊?”直接把學生的思維指向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幫助他們認真觀察數量的特點,以提高答題正確率。又如,在教學“數圖形”時,學生已經讀懂這個題目中的意思了,但是多數學生時常少數了一些,所以我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觀察,采用按順序、分類別、列表格等方式方法,尋找關鍵信息,從而讓學生減少錯誤率。中低年級學生容易被一些圖像所迷惑,而高年級學生用眼觀察往往比較馬虎。高年級學生看題目時,經常會題目還沒有看完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動筆做題,認為自己學過的都會了,甚至對一些細節性的關鍵詞還沒有看到,導致一動筆就錯了。例如,在做圓柱或圓錐題目時,經常會讓學生求出它們的體積,而已知條件往往會是底面圓的半徑或直徑,很多同學都是因為沒看仔細而導致做題錯誤。這就需要教師多培養學生動眼觀察的能力。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否則很容易出錯,還可能出現南轅北轍的現象。在答題過程中認真思考同樣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善思考、善推敲的習慣。例如:“小花有4 個千紙鶴,小玲的千紙鶴是小花的3 倍多,小玲最少有多少個千紙鶴?”對這道題,一定要認真思考、仔細推敲,才能理解題意。為了讓每位學生認真讀題準確審題,培養其認真準確思考每個題目的良好習慣,我在課堂教學中一直嚴格要求學生一邊認真讀題,一邊準確圈出關鍵詞語,時刻注意提醒自己多注意、多思考。還有一些學生在答題中常常只注意到整體,忽略了一些細節,還有可能是因為不理解一些專業術語,例如經常出現的“減少到”與“減少了”的區別,“翻一番”“提高到”的意思等。對這些題目中的關鍵詞語,一定要引導學生高度重視,要求他們圈一圈、畫一畫,提高警惕性,避免丟失分數。還有一些學生經常會因粗心大意沒有正確理解這道題目中要問的內容是什么。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緊緊抓住每個題目內容中的關鍵詞和字, 幫助學生理解這些關鍵詞語的基本意思,并結合題目反復推敲,從而強化其理解能力和讀題審題能力,扎實有效地提高解題能力。
檢查是做題目必不可少的一步,有些答錯的題目很可能學生都會,但由于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做錯了,如果認真檢查就能得到糾正。例如在計算20000+55000時,有的學生會把答案寫成7500,還有的會把500-100 的答案寫成500,這類情況,都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粗心大意所致。所以,教師要強調,對解題結果進行檢查非常重要。我在教學混合運算的時候,學生會把運算法則背得很流利,但是在關鍵時刻用到運算法則的時候為什么還會出錯呢?原因可能有多種,但是如果最后認真檢查,就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教師一定要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再次閱卷,認真仔細檢查做好的題目。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培養小學生的邏輯審題能力和解題思維能力,努力培養他們盡快養成多主動觀察、勤認真思考、愛認真檢查的良好解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