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哲
(都安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廣西 河池,530700)
牙周炎作為臨床常見慢性感染性牙科疾病,患病后患者牙周組織遭到破壞,導致牙糟骨吸收出現,目前已經成為了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針對牙周炎盡早采取有效治療方法,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目前臨床關于牙周炎常采取西醫治療,通過阻斷法和抗菌法予以治療,但效果欠佳。近些年來有大量學者在牙周炎治療上,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效果顯著[2]。
趙香萍等學者在牙周炎中西醫治療上選擇西醫超聲治療儀和中醫清胃散,結果表明,患者通過中西醫治療方案的采用,其牙周菌斑和出血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患者牙周疼痛癥狀也明顯減輕。該學者認為,中醫清胃散具有涼血清胃的功效,在散瀉火的同時無涼遏弊端,恢復患者氣血從而改善口內衛生[3]。結果表明,該學者所選擇研究對象在治療結束后,其VAS 評分為(1.2±0.3)分,相較于普通 治療患者(2.6±1.2)分有著明顯降低。中醫視角下,牙周炎主要屬于“牙宣”的范疇,腎元虧損導致患者氣血虛弱并且胃腸積熱,加上患者口腔衛生欠佳形成牙周炎。針對該病理,除了可以采取清瀉胃熱來實施對本治療外,也可以通過涼血解毒發揮出顯著療效[4]。劉培等學者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牙周炎研究中,對牙周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對照組采用常規奧美拉唑,觀察組采用清胃散和玉女煎聯合奧美拉唑,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以及生活質量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相較于常規奧美拉唑治療對照組,其牙菌斑指數和牙周袋深度明顯縮小,同時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該學者認為,胃火上炎以及虛實夾雜是牙周炎中醫視角下的重要病因,而清胃散和玉女煎中的知母水煎劑和生石膏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同時地黃水煎劑和牛膝能夠涼血抗炎,諸多藥材發揮出涼血解毒作用,治療效果顯著[5]。
由于中醫認為先天為腎,后天為脾,因此慢性牙周炎發病和脾、腎氣虛虧損有著重要關聯,因此在治療上需要堅持補腎健脾。張琳林等學者在研究中對患者在治療方案上選擇熱活血補腎類中藥聯合常規西藥,該學者對患者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進行了重點分析。結果表明,患者血清hs-CPR,TNF-α,白細胞介素IL-6 水平都得到了明顯降低,通過中醫藥補腎益髓治療,能夠對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進行清除,對牙周細菌及時進行滅殺,改善患者牙周指標,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池銳忠等學者在研究中針對牙周炎患者,在采取牙周寧片以及派麗奧軟膏基礎上加服中藥湯劑,湯劑的藥材組成主要包括牡丹皮、地黃、金銀花、山藥、知母以及澤瀉等。和單一使用派麗奧軟膏的患者對比來看,采用中西醫結合的觀察組患者不僅癥狀和菌斑指數得到了改善,同時其復發率也有著明顯降低。觀察組齦溝出血指數,探診深度,HbA1c3 項指標分別為0.49±0.41,(3.21±0.33)mm,6.64%4-0.54%,相較于對照組的1.57±0.34,(3.91±0.49)mm,7.01%±0.47%明顯更優。主要是因為通過補腎益髓,能夠做到健脾活血,對脾氣虛者進行補腎清火,通過溫補腎陽來起到一種確切的治療效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知柏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演化而來,其能夠將補鈣和滋陰相結合,在牙周炎患者治療中也有著重要應用。尹敏等學者對牙周炎患者采取知柏地黃聯合鹽酸克林霉素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另選取牙周炎患者只接受鹽酸克林霉素治療,研究結果表明,在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后,患者菌斑指數、牙周袋深度以及牙齦指數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其探針出血率變低,血清中各項炎性水平也有所降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3.88%)和探診出血率(38.78%)優于對照組的(79.59%)、(59.18%),此外臨床有大量學者采用六味地黃丸作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均收獲到了顯著療效,其能夠通過清熱滋陰改善患者因腎精虧,提高抵抗力,避免病情復發[9]。
劉樸等學者在研究中從中醫的補氣養血角度出發,該學者認為大都數中西醫結合治療牙周炎方案,都對腎虛這一因素進行了過分強調,對脾胃虛損不夠重視。因此該學者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上選擇西醫基礎治療(刮治、清潔)聯合中醫健齒護脾方,該學者從《圣濟總錄》中總結出,脾胃虛損所導致的氣血虧虛,如果血脈失養則血管非常容易發生破裂,牙齦就會出血且綿綿不愈,并且由于氣血不足導致牙齦失養,從而產生萎縮壓根裸露出來。該學者通過大量臨床觀察,發現眾多牙周炎患者都具有脈搏細弱、少氣懶言以及舌質淡胖等癥狀,因此對患者實施健齒養齦,能夠從根本上對癥狀作出改善,避免病情復發。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基礎治療聯合中醫健齒護脾方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相較于只采用中醫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炎性水平和牙齦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說明以補氣養血為治療原則,采用健齒養齦方法治療效果顯著。此外臨床有學者指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牙周炎所采用的補氣養血方法,大都需要運用到苦參、蒲公英、麥冬、甘草以及當歸等藥材。其中甘草和麥冬能夠消腫鎮痛并且利濕除熱,而蒲公英等藥材則能夠調氣血。通過采用此類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能夠將固齒功效發揮到最大,讓患者牙齦出血、牙齦腫脹以及口臭等情況都得到明顯改善,整體治療效果較為理想。
武榮等學者對牙周炎患者實施金梔潔齦洗漱液聯合雙氧水牙周袋清洗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其在中藥方劑組成上主要包括苦參、梔子、金銀花等,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后患者整體治療效果更優。譚錦章等學者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療中,采用云南白藥聯合輔酶Q10 治療方法,結果表明,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抗氧化應激反應明顯降低,且各種炎癥介質減少。表明上述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能夠發揮出較好的協同作用,對牙周組織的相關炎癥進行有效控制,維持牙周組織的穩定健康,臨床療效顯著。
目前臨床針對牙周炎所采取的基礎治療方案為牙石和菌斑的清除,包括刮治、潔治以及根面平整等。常規方法在治療側重點上沒有對宿主全身狀態進行治療,導致一些病情較重的患者治療效果不夠理想。而中醫藥在牙周炎治療上能夠從辯證論治出發,彌補現代醫學治療上的不足。臨床大部分研究都是在西藥基礎上實施中藥治療,之后對比治療效果。絕大部分研究結果都表明,中西醫治療有著更加確切的療效。
綜上所述,牙周炎作為目前成年人失牙的重要原因,常規西藥治療和中醫治療在療效上都不夠理想,因此臨床近些年來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具有明顯應用價值。在今后的牙周炎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研究上,應該在循證醫學的指導下,將牙周炎遠期療效作為重要評判指標。通過失牙顆數以及牙槽骨的重建來對整體治療效果進行確定。同時通過現代醫學實驗技術,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牙周炎的具體機制進行探析,為臨床牙周炎科學治療提供準確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