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益鍇 蘇琦 顏春松
1.南昌大學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省胸科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6;3.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中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并且常有肺外的累計,如腦膜、消化道,腎臟、子宮及輸卵管等。但初期癥狀往往不典型,所以疾病的早期診斷相對困難。越早診斷、越早治療對肺功能及其它的臟器損害越小[1]。結核耐藥病例的逐年增多,引起大家的廣泛重視。結核耐藥原因,既有天然耐藥的菌株占優勢菌生長而來,也有人為不規則抗結核治療導致的人工選擇而來,一旦產生耐藥,則給后續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而耐藥菌株的傳播,進一步加重了全球耐藥結核病的嚴峻形勢[2]。肺結核的治療方面,隨著不斷有新的抗結核藥物被發現,臨床上應對耐藥率逐年上升治療措施也逐漸增多。即將上市的貝達奎林,還有德拉馬尼,是其中重要代表,并且已經經過臨床研究證實有效。
1.1研究對象 活動性肺結核(PTB)組33名:其中男性19名,年齡區間為19歲至55歲,女性14名,年齡區間為18歲至48歲。對照組:健康志愿者15名,男性10名,年齡區間為23歲至44歲,女性5名,25歲至42歲。
1.2方法 PTB患者均接受每日用藥方案,2HRZE/4HR。在藥物抗結核治療前、治療7d、14d、30d、60和180d,采空腹靜脈血。健康志愿者亦采靜脈血,用于相關血清微量元素與銅藍蛋白的檢測。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SPSSInc, Chicago, USA)進行統計分析。數據表示為均值±標準差(SD),p<0.05被認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1抗結核治療前后 PTB組和對照組的血清鐵、鋅、銅離子水平變化,PTB組抗結核治療前血清鐵、鋅離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給予抗結核治療后,隨著治療時間的增長,PTB組血清鐵離子水平逐漸上升。相反PTB組抗結核治療前血清銅離子、銅藍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見表1),給予抗結核治療后,隨著治療時間的增長,PTB組血清銅離子水平逐漸下降。

表1 PTB組和對照組的血清鐵、鋅、銅離子,銅藍蛋白結果

圖1 PTB組血清鐵、鋅、銅離子不同時間結果
血清鋅主要參與體內生物酶的合成及激活其生物學作用;血清鐵則主要影響血液中氧的轉運;在肺結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中,兩者之間是否會發生協同作用,目前尚不得知[1]。血清銅和銅藍蛋白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的變化為何同另外兩種金屬元素趨勢相反,也進一步印證了血清銅主要參與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中,機體內總銅含量不變的情況下,這類自我保護機制的活躍度隨著病情的逐漸改善而有所下降[3]。銅、鐵和鋅等元素是機體多種重要生物過程的必需微量金屬。鐵是細胞色素的氧結合分子,也是許多分子氧在運輸和儲存中起重要作用的酶輔因子的組成部分。而銅是鐵發揮生理作用所必需的。并且,銅還參與活性氧(ROS)所致損害的機體防御[2]。相關研究表明,活動性肺結核患者血清銅水平升高的可能機理是銅在體內的利用障礙所致,結核菌感染時血清銅水平的增高反映的是機體防御機制,有利于抵御各種微生物的浸襲[3]。血清銅可能作為肺結核病人對抗癆治療反應的一個公認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指標,血清銅水平的測定對肺結核病的診斷及轉歸有幫助。鐵和銅通過銅藍蛋白相互連接。銅藍蛋白因其在鐵從細胞外排過程中的作用而備受關注,具有極強的氧化亞鐵酶活性,對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旨在通過評估PTB患者抗結核治療過程中血清Fe、Cu、Zn和CP濃度的變化,為臨床監測和評估PTB治療效果和評價預后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