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峻
成都西橋賽爾醫院,四川 成都 61000
近年來隨現代人工業發展速度的加快以及環境污染程度的加重,也相應提高了一些呼吸道疾病的發病概率。哮喘就是其中的一種,臨床上根據患者病情程度不同,又將其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危重度四個級別,其中重度、危重度都屬于重癥哮喘范疇[1]。該類患者在疾病發作時,會有多汗、肺部腫脹、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且發作時間較長,對患者生活影響較為嚴重[2]。基于此,本文將探討無創呼吸機在對急診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中的效果觀察及對患者肺功能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8年3月-2020年6月,研究樣例均來自我院,樣本例數為58例;研究方法為分組對照法,其中接受藥物治療的29例患者為常規組,接受藥物與護理機聯合治療的為無創組。常規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7:12,年齡區間為44~72歲,平均年齡為(58.14±4.59)歲;無創組的男女患者比例為:16:13,年齡區間為44~73歲,平均年齡為(58.64±4.16)歲。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其他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在為患者進行檢查以后,給予所有患者氨茶堿(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H14020775)進行治療,要求患者每日服用3次,每次0.2g;結合患者治療情況給予抗感染干預。對于無創組,在此基礎上采用無創呼吸機對其進行治療,幫助患者擺至半臥位體位,將其頭部上抬,幫助其戴好面罩,接下來調整機器參數;將氧濃度維持在40~50%之間,吸氣壓與呼氣壓初始設置分別為10cmH2O、6cmH2O,依照實際情況再進行調整,但吸氣壓不得超過24cmH2O,呼氣壓不得超過10cmH2O。控制好吸氣時間,每日4h,1日2次。兩組患者療程均為3周。
1.3觀察指標 肺功能改善情況:通過臨床觀察統計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觀察指標包含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FVC三項。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無創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變化更明顯,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哮喘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但其對于人體健康的危害卻不容小覷。對于重癥哮喘患者而言,隨著其病程的延長,發作次數的增加會提高呼吸衰竭癥狀的發作概率,而且容易對呼吸系統正常作用造成阻礙,并影響其他器官的正常使用,還會降低患者免疫力,誘發下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癥狀[3]。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聯合方案對重癥患者進行治療,發現聯合組肺功能的改善情況也比較明顯。這是因為采用氨茶堿藥物進行治療其可有效松弛患者平滑肌組織,從而改善疾病引起的器官水腫、充血癥狀,提高患者呼吸肌收縮力,對患者病情進行控制。在此基礎上,采用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其可擴張患者支氣管道,降低呼吸功能產生的氣道阻力,加強肺泡通氣率,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另外其可以提高患者肺組織的順應性,改善肺泡擴張能力,排出二氧化碳,提高患者血氧指數。
總而言之,在對重癥哮喘進行治療時,選擇無創呼吸機聯合藥物方案,更有助于提高疾病控制效率,幫助患者減輕病情,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