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波
淄博市沂源縣三岔衛生院,山東 淄博 256111
近年來,受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主要發病人群為中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吸煙、職業粉塵、空氣污染等和該病的發生有關[1]。該病具有較長的治療周期,早期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發生,例如呼吸衰竭。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呼吸衰竭合并發生時,會加大治療難度,因此必須深入研究有效的治療手段[2]。本文主要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運用多索茶堿聯合噻托溴銨粉治療的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人。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齡(68.26±5.12)歲;對照組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齡(67.92±5.57)歲。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單純運用多索茶堿片口服治療:每次0.2g,一天2次,用藥時間為餐后3小時或餐前。觀察組除運用多索茶堿片治療以外,還采用噻托溴銨粉治療,在專用吸入器中加入1粒膠囊,在口腔深部放入口吸器,使勁吸氣,隨著氣流的作用,膠囊會快速旋轉,藥粉從囊殼中噴出,并進入呼吸道。每天1次,每次18μg。兩組均持續用藥1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比血氣指標和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其中主要的血氣指標包括血氧飽和度、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1秒鐘用力呼氣量)、VC(最大肺活量)、FEV1/FVC(1秒鐘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
2.1對比血氣指標: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血氣指標
2.2對比肺功能指標:治療后,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肺功能指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具有不明顯的臨床癥狀,且表現為進行性發展,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會使患者出現反復咳嗽、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發病后會明顯減弱患者的呼吸功能,出現氣道阻塞情況,從而引起呼吸衰竭癥狀,嚴重威脅患者健康[3]。
多索茶堿能夠擴張支氣管平滑肌,對炎性因子和細胞因子的釋放產生抑制作用,用藥后能夠使患者的呼吸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減少支氣管痙攣情況的發生。然而,采用單一的藥物治療無法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疾病復發率較高[4]。在長效抗膽堿能藥物中,噻托溴銨粉作為一種常用藥,它可以對副交感神經末端產生抑制作用,釋放乙酰膽堿,使支氣管不斷擴張。該藥物的主要給藥方法為干粉吸入,吸入藥物后會在患者的胃腸道內直接沉淀,其用藥安全性較高,不會向血腦屏障中滲透,同時不會影響神經系統。除此之外,噻托溴銨粉還能夠抑制M3受體,松弛平滑肌,能夠有效緩解氣道炎癥,改善肺功能,具有較長的作用時間,從而更好地控制病情的發展[5]。
本文通過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運用多索茶堿聯合噻托溴銨粉治療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運用多索茶堿聯合噻托溴銨粉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狀況,提升肺功能,從而加快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