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麗 龍德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廣東 廣州 510800
惡性腫瘤晚期疼痛又稱為癌痛,這種由疼痛部位需修復信息傳遞至神經中樞所引發的感覺往往對患者日常生活形成嚴重干擾[1]。目前單純西醫治療存在較大副作用,容易引起諸多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臨床治療。因此為減輕惡性腫瘤患者痛苦,積極選擇有效的鎮痛藥物治療方案尤為必要。既往有研究發現,中醫治療癌痛不僅具有顯著效果,且藥物副作用較少、安全性高,有助于癌癥晚期患者舒適度提高[2]。本研究將三階梯止痛療法+中藥穴位貼敷用藥方案實施于我院惡性腫瘤晚期疼痛患者中,深入解析其應用價值,現闡述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將我院于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74例惡性腫瘤晚期疼痛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37例。甲組男女比例為19:18,年齡32~69歲,均值(50.53±3.46)歲;乙組男女比例20:17,年齡51~80歲,均值(50.49±3.48)歲,以上一般資料(P>0.05)。
1.2方案 甲組:輕度疼痛:NSAID藥物,中度疼痛:弱阿片類+NSAID藥物,重度疼痛:強阿片類+NSAID藥物。
乙組:(1)選穴:主穴為阿是穴,其他穴位結合患者實際病情、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程度進行辨證選穴。(2)藥方:山慈菇20g,大黃、側柏葉、醋三棱、細辛、海藻、昆布、半枝蓮各10g,醋莪術、澤蘭、白及各5g。(3)操作:將上述中藥材研磨成粉加蜜調制成糊狀給予患者外敷,敷貼注意避開患者存在破潰、損傷及炎癥的皮膚部位。
1.3觀察指標 (1)運用數字疼痛分級法(NRS)、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PSQI)進行評估,分值越小,疼痛及睡眠質量改善情況越好[3]。(2)疼痛癥狀完全緩解為完全緩解(CR);疼痛顯著減輕,睡眠基本不受影響為部分緩解(PR);疼痛有所減輕,但仍自覺疼痛明顯,睡眠及生活仍受影響為MR;疼痛相比治療前未減輕為治療無效(NR);CR+PR=疼痛緩解率。
2.1疼痛及睡眠質量改善情況 兩組治療前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乙組患者治療后NRS及PSQI評分均優于甲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疼痛及睡眠質量改善情況對比分)
2.2疼痛緩解率 乙組疼痛緩解率為91.89%,與甲組72.97%相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疼痛緩解率比較[n(%)]
疼痛可對惡性腫瘤患者日?;顒印⑶楦谢顒右约吧钭岳砟芰υ斐芍苯佑绊??;颊唢柺馨┩凑勰ィ偌由蠈Π┌Y的恐懼,往往容易表現出害怕不安以及情緒低落和的心理狀態,情緒逐漸趨于負面,容易出現嚴重焦慮或抑郁等現象,導致患者無法安穩入睡,從而嚴重影響其睡眠質量[4]。既往常規西醫療法盡管療效確切,但也存在諸多副作用、容易成癮,從而對臨床療效產生不良影響,故臨床開始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韓素雅、王玉強、路大鵬[5]等學者研究指出,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明顯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疼痛(其疼痛緩解總有效率為73.91%)以及焦慮癥狀。本研究采用的中藥方中山慈菇及大黃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側柏葉具有祛濕散腫的作用;醋三棱主要功效為破血逐瘀、行氣止痛;細辛主要發揮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作用;海藻不僅具有消痰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還可起到降壓、抗凝血、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抗感染及抗氧化等多種作用;昆布主要功效為消痰利水、軟堅散結,與海藻同用可在癭瘤治療中發揮良好療效;半枝蓮以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為主要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其能夠預防腫瘤發生,具有抗病毒、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等突出作用;醋莪術、澤蘭及白及等藥材發揮活血化瘀、調經止痛、消癰生肌等功效。諸藥再借助穴位貼敷的方式使藥效能夠快速透皮入里,確保癌癥患者局部氣血暢通,從而有效緩解疼痛。本文結果顯示,乙組經過治療后,患者NRS、PSQI評分以及疼痛緩解率均優于甲組(P<0.05),進一步證實中西醫結合療法運用于惡性腫瘤晚期癌痛治療中可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惡性腫瘤癌痛患者選擇西醫藥物+中藥穴位貼敷進行治療,能夠顯著降低疼痛評分,促使患者睡眠質量改善,有助于疼痛緩解率提高,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